首页 > 专栏 > 正文

2019固废战略论坛(下):垃圾分类之辩—四大博弈 红蓝交织

时间: 2020-02-03 09:34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潘功、李少甫、刘琪、丁宁

1579398024633488.png

垃圾焚烧方面亦是如此。日本的垃圾焚烧相对偏分散,每个区建造垃圾焚烧厂处理自己区内产生的生活垃圾,可以说是追求绝对公平的方式来开展。但是在中国则不同,我们有很多大规模的焚烧厂,这里面有很多社会学的问题,也有公共管理的问题,也有先进性和就绪性的问题。日均处理规模达到两百吨甚至三百吨以上时,以炉排炉为主要工艺的集中垃圾焚烧才能体现出效率优势。而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一些相对垃圾产生量较小的地方也会进行区域的集中,在合理收运范围内整合其他县、镇的垃圾统一进行焚烧,也就是所谓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常规模式。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方式可能能提高效率,但是公平性有所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小型化分散技术的不成熟(不就绪),导致垃圾产生规模较小的地区没有技术可用;另一方面则是运距的考量,当收运距离较远或协调成本较高的时候,这种模式就失去了原有的效率优势。

分散与集中,产废源是命脉

分散和集中的博弈也会在不同的地域带来发展机会,因为在政府的决策中有一个权衡的空间。比如规模在两百吨(每日)以下的垃圾焚烧,炉排炉技术适应不了,所以才会有热解炉多年的尝试,但是后者多年来被证明不成功。昨天陈德珍老师对热解气化技术在我国为什么不成功,讲的非常透彻(相关链接→陈德珍:热解气化技术在生活垃圾领域的难点与破解思路)。企业谋求技术突破去解决小而分散的问题,这才有了续盈和陈老师的合作(相关链接→合续环境李文生:改变乡镇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模式,是政府期待的更好选择)。而在中国大型的城市,包括大型的县城,我们当然会选择集中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报告的上篇中我们通过数据观察看到两千吨的炉子在新一线城市非常多(相关链接→薛涛年度报告上:大数据盘点固废环卫行业及十大影响力企业)。在中国现有的国情下,大多采取的是集中的处理方式,但是当运距超过50公里的时候,集中处理所带来的成本增加超过了效率所带来的成本降低,也就是说不如不集中,那么这里面就留下一个很大的需要技术突破才能解决的市场空间,就是续盈炉所想打通的空间,我们希望这样的技术能够有所突破。

1579398061898762.png

分散与集中,除了我们说的布局上的难题和由此带来的其他技术的发展机会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就是结合厂网一体的前后端角度统一来看,分散是蓝海,集中是红海。收集容易的集中处理模式大都都相对很简单,比如垃圾焚烧,扩张也相对容易,同一套体系几乎可以直接搬到一个新的项目,这样的领域往往很容易转变为红海。而餐厨垃圾项目为什么难?我们在去年的演讲中也提到(相关链接→薛涛:四维集约,合纵连横—固废产业年度盘点),就是因为它过于分散的垃圾产生端带来了收集的困难。要想保证一个城市的餐厨垃圾全部进入一座设施进行处理需要政府端强有力的政策和监管支持,同时也需要收运企业有非常高的专业性。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一个不能一刀切的,不能像垃圾焚烧扩张的形式,又回到了“一城一策”和“一时一策”的问题。我们研究过瀚蓝的餐厨垃圾收运的管理系统,就是通过控制我们的分散产生源提高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模式相对复杂,需要的专业度较高,这样的企业和项目就能抵抗外来资本的力量,能有效的抵抗简单模式的冲击。我们认为在分散处理中间实际上提供了商业模式探索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1579398083971133.png

同样的收运问题在危废领域也较为突出。要想做好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就需要走向客户价值提升的服务内涵,正如傅老师的演讲当中也提到了,未来的固废产业必将走向前端的服务(相关链接→傅涛:两山视角下的固废产业未来)。比如首联在广州开发的油途系统,实际上就是为前端产废点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共享额外收益,同时也产生了更高的竞争壁垒,掌握产废源就掌握了整条产业链。想让技术的领先优势实现护城河,我们有时候确实还要研究技术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共振关系。你开发的东西一定要伴随着技术的优势,形成商业模式的突破,两个叠加的时候,护城河才是最强的。

昨天报告里提到的江苏危废供大于求的情况,不光是要靠运营的效率提高解决,也一定会有一个走向前端服务的网络化的关系,才能带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相信未来十年肯定不是能够简单用资本,用量继续能够获得优势的,尤其在分散领域,尤其需要复合的竞争优势。

结语

对上述垃圾分类影响下的固废领域的四大博弈和三不可能之间的矛盾,我没有任何确定性的解决方案,本次报告只是力图为大家在纷繁的各方意见中提供一些用于探究的标尺,旨在为地方政府在考虑固废处置可持续和公共管理接口方面提供“一步与多步”的规划思路;为企业家、技术创新者们从合理战略战术、技术发展的可持续等方面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从本质上而言,企业若想长期稳定盈利和发展,还需在全面了解政策环境、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持续提供客户价值,为客户提供具有“就绪度”的解决方案。在“无废城市”推进过程中红蓝交织出现的时候,希望我们行业的优秀企业们正在做好相应的准备。

固废趋势聚商讨, 红海竞争真纷扰

蓝海暗礁亦惨烈, 还看技术与商业

垃圾分类观点多, 三叉戟把逻辑说

偏激空想乌托邦, 三不可能是硬伤

一步多步规律找, 金字塔基不能倒

公共商业边界明, 两网融合方能行

先进还得要就绪, 技术原力是创新

分散集中要权衡, 公平效率应运生

1...2345678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