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香港淘大花园“非典”事件前后

时间:2003-05-15 09:00

评论(

3月26日,港府卫生署证实,淘大花园E座有5个家庭7人受感染。28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大幅增加到63人。31日,感染人数再激增至213人!而到4月15日,淘大花园的感染人数竟达321人。
3月31日,香港特区政府决定对疫情严重的淘大花园E座实行封楼隔离;第二天,宣布将E座全部居民迁往隔离营。4月10日,正式发出“家居隔离令”,对证实感染了非典的家庭实行隔离措施。
港府公布淘大花园疫情调查结果
4月17日,香港特区卫生署公布了淘大花园爆发严重“非典”事件主要调查结果。现部分摘录如下:
此次事件的源头病人是一名33岁男子,他在深圳居住,并经常到淘大花园探访其弟。该病人患有慢性肾衰竭病,一直在威尔斯亲王医院接受治疗。2003年3月14日,他呈现“非典”病症。在3月14日和3月19日,他曾到淘大花园E座其弟住处,期间因肚泻而使用过厕所。其后,他的弟弟夫妇和两名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照料他的护士被证实感染“非典”。
截至4月15日,淘大花园共有321宗“非典”个案。感染个案明显集中在E座,占累积总数41%,第二位是C座(15%),第三位是B座(13%),而第四位是D座(13%),余下个案(18%)则散布在其他11座。
E座与淘大花园内其余各座楼宇一样,楼高33层,每层8户,而发生最多感染个案的住房编号是8号(73%)和7号(42%)。在10楼及以上楼层的单位所受的影响较10楼以下的为大。
根据卫生署进行的问卷调查,除了“非典”的常见病症(即发烧、发冷和呼吸急促),约66%的个案呈现肚泻症状。调查显示只有4%的患者曾接触其他“非典”病人,而有8%曾在3月17日至23日期间倒过内地。
疑点指向污水系统
在港府的调查结果中提到:淘大花园每座楼宇都有8条直立式污水管,收集所有楼层同编号住房的污水。这条污水管连接水厕、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台排水口。上述卫生装置都各设有U形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厕所。聚水器内须有足够贮水,方可发挥其隔气作用。
根据香港当局与淘大花园居民的面谈,涉及厕所内散发臭味的投诉十分普遍,显示接驳一些单位的U形聚水器可能未有发挥其应有功用。由于水厕、洗手盆、浴缸是常用的,所以与其相连的U形聚水器大部分时间应是有贮水的,并应能发挥隔气功用。不过,由于大部分住户清洁浴室地面时,惯性以拖把抹地而不是用水冲洗,所以大部分连接地台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很可能因干涸而未能发挥隔气作用。事实上,香港当局曾在E座一个单位内进行测试,发现当浴室的抽气扇启动后,空气会从污水管经地台排水口倒流进入浴室。我们推测气流可能把存于污水管内的带病毒液滴散发至浴室内,而浴室的抽气扇亦可能把这些液滴排放至分隔相邻单位的天井,最后带病毒的滴液通过窗户进入其他单位。
有关测试显示污水渠并无渗漏,不过,测试显示E座四楼附近污水渠排气管有泄漏问题,当局在该处调查发现一条显眼大裂缝。每当冲厕时,这条有裂缝的污水渠排气管可能向天井排放带病毒的液滴。当局在安排E座居民返家前,已把这条大裂缝修补妥当。一般而言,任何排污渠系统泄漏或渗漏都不容忽视,因这些情况可导致渠管释出带病毒的液滴,污染天井。
为确定环境受病原体污染的程度,港府相关部门在淘大花园收集了空气和水样本、环境拭子,以及取自动物的各类样本。结果发现空气和水样本并无不妥,而从E座一套住宅(有一患“非典”的病人在该住宅居住)厕盆内收集的一个环境拭子证实含冠状病毒,当局在蟑螂身上和老鼠排泄物内也发现冠状病毒。由于老鼠并无感染或发病迹象,有关阳性结果只表明淘大花园的环境受到污染,而虫鼠在这次疫潮中亦很可能只不过是病毒的被动载体。
近期的研究显示,很多“非典”病人的粪便都含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在粪便的存活时间,相比附在物品表面的更为长久。在淘大花园爆发的“非典”事件中,多至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有肚泻,导致大量病毒排放至E座的污水渠。
源头病人有可能首先透过E座的污水排放系统、人与人的接触及大厦设施(如升降机及楼梯),令大厦内的一批住客感染病毒,然后再感染同座的其他居民。这些受感染的居民其后可能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及受污染的环境设施把病毒传播给E座内外的居民。
干涸的U形聚水器提供了一个途径,令含病毒的污水小液滴通过浴室的地台排水口触及居民。每当有人使用浴室时,关上的门及运行中的抽气扇能造成负气压,驱使这些小液滴由地台排水口进入浴室。淋浴时所产生的水蒸气及浴室内的潮湿环境,也有助液滴形成。淘大花园的浴室面积非常狭小(约3.5平方米),更提高了液滴触及物品的机会。带病毒的污水液滴可粘附在各种物品的表面上,如地毯、毛巾、洗手间用品和其他浴室设备。
当局已研究疫症是否经空气、食水或带病毒的雾化尘埃微粒传播。这些传播途径与流行病学分析及化验结果并不合。
世卫专家仍在调查淘大花园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来自加拿大的4名专家4月底抵港,他们此行专程来港研究淘大花园感染“非典”的途径。
专程来港研究淘大花园“非典”事件与环境关系、率领四人专家小组的费尔德曼表示,他们将视察淘大花园等发生多宗感染个案的地方,了解大厦各种情况,确定感染的途径,并会取走样本进行化验。费尔德曼表示,小组会集中研究经由飞沫传播的途径,同时亦会研究经由空气传播的可能,但他认为,有关可能性较低。他又指出,淘大花园的感染问题仍存有疑问,除了水、人与人的亲密接触外,环境包括空气传播及污水处理也是一个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调查。(中国建设报)感染个案的住房编号是8号(73%)和7号(42%)。在10楼及以上楼层的单位所受的影响较10楼以下的为大。
根据卫生署进行的问卷调查,除了“非典”的常见病症(即发烧、发冷和呼吸急促),约66%的个案呈现肚泻症状。调查显示只有4%的患者曾接触其他“非典”病人,而有8%曾在3月17日至23日期间倒过内地。
疑点指向污水系统
在港府的调查结果中提到:淘大花园每座楼宇都有8条直立式污水管,收集所有楼层同编号住房的污水。这条污水管连接水厕、洗手盆、浴缸和浴室的地台排水口。上述卫生装置都各设有U形聚水器,防止污水管的臭味和昆虫进入厕所。聚水器内须有足够贮水,方可发挥其隔气作用。
根据香港当局与淘大花园居民的面谈,涉及厕所内散发臭味的投诉十分普遍,显示接驳一些单位的U形聚水器可能未有发挥其应有功用。由于水厕、洗手盆、浴缸是常用的,所以与其相连的U形聚水器大部分时间应是有贮水的,并应能发挥隔气功用。不过,由于大部分住户清洁浴室地面时,惯性以拖把抹地而不是用水冲洗,所以大部分连接地台排水口的U形聚水器很可能因干涸而未能发挥隔气作用。事实上,香港当局曾在E座一个单位内进行测试,发现当浴室的抽气扇启动后,空气会从污水管经地台排水口倒流进入浴室。我们推测气流可能把存于污水管内的带病毒液滴散发至浴室内,而浴室的抽气扇亦可能把这些液滴排放至分隔相邻单位的天井,最后带病毒的滴液通过窗户进入其他单位。
有关测试显示污水渠并无渗漏,不过,测试显示E座四楼附近污水渠排气管有泄漏问题,当局在该处调查发现一条显眼大裂缝。每当冲厕时,这条有裂缝的污水渠排气管可能向天井排放带病毒的液滴。当局在安排E座居民返家前,已把这条大裂缝修补妥当。一般而言,任何排污渠系统泄漏或渗漏都不容忽视,因这些情况可导致渠管释出带病毒的液滴,污染天井。
为确定环境受病原体污染的程度,港府相关部门在淘大花园收集了空气和水样本、环境拭子,以及取自动物的各类样本。结果发现空气和水样本并无不妥,而从E座一套住宅(有一患“非典”的病人在该住宅居住)厕盆内收集的一个环境拭子证实含冠状病毒,当局在蟑螂身上和老鼠排泄物内也发现冠状病毒。由于老鼠并无感染或发病迹象,有关阳性结果只表明淘大花园的环境受到污染,而虫鼠在这次疫潮中亦很可能只不过是病毒的被动载体。
近期的研究显示,很多“非典”病人的粪便都含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在粪便的存活时间,相比附在物品表面的更为长久。在淘大花园爆发的“非典”事件中,多至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有肚泻,导致大量病毒排放至E座的污水渠。
源头病人有可能首先透过E座的污水排放系统、人与人的接触及大厦设施(如升降机及楼梯),令大厦内的一批住客感染病毒,然后再感染同座的其他居民。这些受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