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保行业拟全成本付费 处理价格或翻倍

时间:2015-10-16 17:04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李艳茹

评论(

由于环保产业的公益性质,长期以来,关于其是公共属性还是商品属性的争论不断出现,环境服务费在市场定价和政府定价之间也总是摇摆不定。

昨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意见》明确要求提高污水处理费

关于环境服务业,《意见》要求,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统筹运用环保税收、收费及相关服务价格政策,加大经济杠杆调节力度,逐步使企业排放各类污染物承担的支出高于主动治理成本,提高企业主动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合理盈利”原则,合理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不应低于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探索建立政府向污水处理企业拨付的处理服务费用与污水处理效果挂钩调整机制,对污水处理资源化利用实行鼓励性价格政策。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完善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运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主动治污减排。

关于节能、生态,《意见》明确,健全生产领域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和财税制度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此外,《意见》还要求创新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财政投入与价格调整相协调机制,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并提出通过推进政府定价项目清单化、规范政府定价程序、加强成本监审和成本信息公开、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强化反垄断执法、完善价格社会监督体系等方式来建立健全政府定价制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意见》的发布,意味着环保行业即将进入“全成本付费”时代。

声音:全成本付费或使环境服务价格翻倍  环保企业将受利

此次发布的价格机制改革意见稿,旨在打破市场垄断、实现充分的市场竞争。然而,行业普遍认为,与成品油、电、煤、移动通信等因存在垄断而需要放开价格不同,环保行业的价格改革并不是由于市场竞争不充分、市场被垄断、价格被误导,而是这一行业本身的公益性所致。将环保领域的定价机制完全交付市场,将会对行业产生怎样了影响?

环境服务价格进入上升通道

 “环保领域价格原有公益性色彩,现在文件中强调的是全成本付费,无论是工业排污还是市政居民污染费用处理,都要逐渐实现全成本,可以理解为市政公用行业、工业排污行业将逐步提价,价格进入上升通道。”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列为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方向之一,可看出对环境领域发展的重视,该《意见》中提到的内容基本已在研究制定或推进实施中。”

实际上,近年来,政府上调环境服务费的思路上较为明显。2015年年初,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三部门就联合下发《关于制定和调整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2016年底前,设市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吨应调整至居民不低于0.95元等。而这个价格仍达不到“全成本付费”的标准,将来可能还会有更进一步的调整。薛涛称,污水处理收费标准提高是一个大的趋势。因目前的水价包括供水水价、污水处理费用和水资源费等,未来水价将会有一波的涨价潮,这波涨价潮将会逐渐在一、二、三线城市间铺开。

“当前环境领域价格到位的比例仅50%左右,预计到2020年环境领域的平均成本将会上涨一倍,环境领域价格的将逐步实现到位。”薛涛表示。

会提高企业治污的主动性

永清环保(300187.SZ)董事长刘正军表示:“过去环保行业的价格一直有两方面是倒挂的,一是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的成本和收费是倒挂的,也就是成本高于收费,二是污染企业主动治理污染相比不处理而言,在经济上也是受损失的。这次价格改革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对于排污企业和环保服务企业都是一个真正的正向刺激,对于企业做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紧迫性有大的促进。”

环境税征收是大方向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通过环保税收和环保收费相结合来提高企业主动治污的积极性”,薛涛称,现在暂未有确定消息说环境税什么时候开征,虽然环境税征收可能还需要时间,但是一个发展的大方向。

薛涛称,因为环境领域有一些大量的通过中央财政支付转移资金的项目,有时地方政府的价格调整不到位的话,还需中央财政进行支付。但《意见》中没有提到关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事情,如果有这个的话,实现环境领域价格到位的力度可能会大一些。

编辑:李艳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