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水污染防治,许多预测又在几大领域、多少万亿投资上做文章,力图吸引业内业外眼球。其实GDP都破7了,陈吉宁部长“大治理不是几万亿”的名言也早已传遍大江南北了。为什么看戏仍要看热闹呢?就不能看点门道?
水污染防治的新门道归纳起来有十个看点:质量挂帅、环评导向、规划落地、排污许可、产业低碳、源头突破、面源上位、大战黑臭、监督有据、标准回归。
看点八:大战黑臭
大战黑臭水体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黄浦江治污中曾提出过解决苏州河黑臭的口号,这是中国水污染防治最早的治理黑臭战役。现在要求在2017年前,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这个任务难度很大,因为凡黑臭水体必然是污染物受纳量超负荷,稀释净化水量严重不足,水体流动性特别差,所以全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海河流域,拥有全国近70%的黑臭水体,就不足为奇了。
有观点是治字当头,把城市污水治到地表水IV类送入河道,其实地表水V类标准就能保证不黑臭,其中溶解氧2mg/L为关键指标。所以污水即使治到IV类,排入不流通的水体假以时日,随着水体溶解氧的降低,也会演变成黑臭水体。南水北调东线治污成功的经验是在“治”的基础上加“截、导、用、保”四个字,最终落实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上。不对症下药、不综合治理,想一招奏效不可能。
住建部提出黑臭水体识别主要针对感官性指标,60%的百姓认为是黑臭水体就应列入整治名单;至少90%的百姓满意,才能认定达到整治目标。
治理黑臭,整治技术应围绕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
第一类,控源截污技术,即防止外来的各种污水、污染物等直接或随雨水排入城市水体,主要包括截污纳管、择段排污和城市面源污染控制;
第二类,内源控制技术,清除影响感观的漂浮物、垃圾等,对底泥需先判断有无再悬浮可能,再决定是否清淤;
第三类,生态修复技术,即通过生态和生物净化措施,消除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常用人工湿地、生态浮岛、水生植物、人工增氧,以及修复硬化河(湖)岸带;
第四类,活水循环等其他技术,通过向城市黑臭水体中补入清洁水,促进水的流动和污染物的稀释、扩散与分解。
以上四类技术要根据“适用性、综合性、经济性、长效性、安全性”原则,因地制宜、因水而异,选择应用。
因为四类技术的基础是生态流量和水系流通,这是水利部门的职责;而控制内外污染源和生态修复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截污纳管等城市工程项目是建设部门的职责。面对治理黑臭水体,需要城建、水利、环保三部门合作,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统一规划,形成合力。
现在环保部会同住建部建立黑臭水体管理信息平台,每半年公布全国黑臭水体信息,督促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这就是看点。大家从黑臭水体数量的消失过程中可以看各部门合作,看责任人能否在达标期限内完成任务。潘岳副部长所说的环保考评要让老百姓感觉得到,那么就从大战黑臭水体看个究竟吧,2017年就可以让老百姓从身边感觉到黑臭怎样消失,当年治理北京龙须沟的故事,怎样再次流传。
原标题:水污染防治十大看点(五)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