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山东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文)

时间:2017-03-27 15:38

来源:山东省政府

评论(

发展特种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重点支持聚碳酸酯及共混改性材料、超透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3D打印用高分子材料、特种尼龙等高性能工程塑料,以及高吸水性丙树脂(SAP)等短缺型高附加值合成树脂研发和产业化。

2.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

提升先进陶瓷规模。面向冶金、航空、化工、机械等应用行业,加快研发制造氧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等结构陶瓷产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能源交通等领域用超导陶瓷、电子陶瓷、生物技术陶瓷、光敏陶瓷等功能陶瓷产品。

发展特种高端玻璃。研发适合不同气候特点、光学性能固定、产品机械和化学耐用性好的高端产品,重点发展液晶平板显示器(TFT-LCD)玻璃基板、太阳能玻璃等特种玻璃。

3.高性能冶金材料。

转型发展特种金属。重点发展精品型钢板带、优质管材、机械钢、高品质不锈钢和高强汽车板钢、高耐蚀性能钢、磁悬浮轨排、高强度船板钢等新型优特钢产品,加快发展钕铁硼等高附加值稀土永磁材料,逐步提高特种高端金属产品占比。

扩大高强轻质铝合金比重。面向大飞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需求,研发大型铝合金型材加工工艺及装备,重点发展高性能、高精度、大尺寸铝合金、铝镁合金和钨铝合金等新材料,积极开发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及储存罐体用铝合金。

积极发展高密度粉末冶金。开发高压缩性铁粉、软磁材料粉、无偏析混合粉等高性能钢铁粉末新品种,以及粉末冶金汽车用关键零部件、低合金高密度粉末冶金结构件、高强度粉末冶金零部件等钢铁粉末冶金制品。

4.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大力发展特种碳纤维。面向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需求,着力研发高弹性高模量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和产品一致性。加快发展煤系沥青基碳纤维、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扩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的下游应用。

推进高性能玻璃纤维发展。重点发展耐碱、低介电、扁平纤维、超细电子纤维及超薄电子布等功能玻璃纤维,加快研发智能、绿色的生产制造技术,推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以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化。

布局发展前沿新材料。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研发机构大力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参与量子、纳米、智能、石墨烯、超导等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密切跟踪引进前沿新材料生产制造技术,推动建设前沿新材料产业化基地。

(五)现代海洋产业。拓展海洋智能信息化及海洋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培育一批前瞻性产业,构建低消耗、低污染、高收益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巩固扩大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地位。

1.智慧海洋。

实施“透明海洋”工程,全面构建“智慧海洋”系统,提升海洋信息获取手段。研制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海洋温度、振动、应力监测装备和海洋动力学环境监测装备,实现对重要海洋参数的实时、精准、长距离、分布式监测。积极探索海洋信息组织管理、应用服务及共享模式,提升我省海洋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和服务能力。研发面向多源、异构、时序的海洋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海洋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2.海洋生物。

加大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开发力度,利用生物提取与合成、基因工程、超临界、纳米、膜分离等先进技术,着力开发海洋新药物、生物医用材料、功能食品(保健品)、酶制剂、化妆品等功能性海洋生物制品。加快推进海洋药物资源、医药研发、药效学评价、安全性评价、中试孵化、临床试验、动物试验、生物制品等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海洋生物医药研究开发体系。实施海洋基因库项目,建设全球最大的海洋综合性样本、资源和数据中心。

3.海洋精细化工。

利用海洋生物提取的壳聚糖、海藻多糖、硫酸软骨素、胶原蛋白,开发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医用生物材料、药物载体、表面活性材料、海洋生物质纤维材料、海洋防护、海洋环保材料、海洋防腐防污材料、海洋工程用高端金属材料和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开发特种海洋防腐涂料系列产品,推进新型防腐防污涂料在大型海工装备及岛礁建设工程上的应用。围绕军工、纺织化纤、健康医疗、海洋渔业等产业需求,推进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素复合纤维及功能材料产业化。

4.海洋工程装备。

研究开发海洋观测与监测关键装备。依托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重点研究海洋复杂环境下的观测传感器、遥测遥感器等核心装备。围绕强化对海洋环境的智能化监测,大力开发海底观测平台、远程探测雷达、遥感监测无人机、深海机器人等海洋监测设备。

大力发展钻采装备和船舶。研究开发超大型油轮、5000标准箱(TEU)以上集装箱船、豪华客滚船,打造国家特种专用造船基地。加快工程设计、模块设计制造、配套设备供应、技术咨询服务等专业化分包能力建设。重点突破海洋工程总装建造模式、海洋工程产品海上试航调试、主流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完整设计链流程等关键技术,发展自升式和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深水海洋装备系泊系统及成套设备等主力海工装备。

(六)绿色低碳产业。顺应新能源技术应用系统化、模块化、分布式方向,优化风能、太阳能布局,推动生物能的推广应用。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科技发展趋势,完善地方性标准规范和政策体系,推进纯电动、混合动力及低能耗汽车技术创新。加快节能环保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促进形成绿色产业结构、绿色增长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助力“生态山东”和“绿色山东”建设。到2020年,建设30个循环经济示范基地、300个示范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企业。

123456789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