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纪实】松滋市稻谷溪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时间:2017-05-31 17:33

来源:正和恒基

作者:宋玮 闵颖

评论(


 2.2.3丰富水体形态

园区的水体现状以大水面为主,无岛屿。湖面缺乏层次,景观较为单一。设计中在保持大水面景色的前提下,适当堆砌岛屿,以增加水的纵深感受;同时丰富水体的形态变化,构建湖、岛、溪、湾、堤、塘六种形态,增加滨水的游憩体验。

blob.png

图6 水系改造示意图

 2.2.4注入本土文化

稻谷溪公园的设计中,文化的体现并未采用强行融入传统文化的方式,而是结合基址特性,丰富不同的水体验,通过当地“划子嘴”形式构筑等体现水文化。同时,利用园中部分场地的基本农田性质,与周边农田大环境结合,融入当地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的融入是跟该场地自身的历史与特质相关的。水文化及农耕文化也易与我们希望展现的生态风貌协调融合。

 2.2.5统一全园基调

公园通过基调树种池杉、中山杉及木材、耐候钢、透水砖等一致的硬质材料统一全园的整体基调,同时从风貌及功能两方面完善城市到生态的过渡。

 2.3风貌过渡

设计中划分多个风貌片区,通过植物景观不同搭配,打造各异的景观效果,实现城市、生态界面的差异化。基地现状北部鱼塘分布相对较少,南侧精养鱼塘集中,现状补水口也在南部鱼塘区域。因此在理水的过程中,北部以陆地及少量湿地为主,形成城市风貌界面,南侧则以大面积湿地为主,形成生态风貌界面。

在种植、设施等布局上,也体现了不同的风貌特征。北部通过高大乔木搭配草坪,层次简洁。使用观赏性好的植物,打造主题植物节点。规则式种植与自然式种植结合,种植空间疏密有致,营造了活力健康、轻松怡人的氛围。南部以自然湿地植物景观为主,搭配秋色叶林地,形成自然野趣的生态景观风貌。两种风貌之间为大湖面及环湖垂柳景观带以及大片开花、色叶植物景观为主的游赏空间,作为城市风貌到生态风貌的过渡。

大面积的铺装场地同样分布于公园北侧,铺装材质以透水砖为主。南部则以线型栈道、点式平台为主。设施布局北密南疏,但设施材料均控制在片岩、木材、钢板三种。

blob.png

图7 公园剖面示意图

2.4功能过渡

2.4.1活动引入及分区模式

通过研究松滋市城市人口现状及公园服务现状,我们得到以下两个结论:1.城区中大量当地年轻人口外流,非户籍常驻人口及暂住人口多为学生及工业园区员工和留守老人;2.稻谷溪公园功能定位应区别于小南海的综合性湿地游览功能及同期待建的乐乡公园的运动公园属性。因此,我们将稻谷溪公园定位为:1.服务于松滋本地市民,2.提供周末及日常休闲去处,3.以儿童及亲子游憩为主。

表1 活动分类表

                                              11.png

设计中热闹丰富的活动多分布于园区的北部区域,南侧则以自然的湿地风貌搭配少量湿地休闲栈道及湿地科普。划分多个功能分区,布局各类型活动,包括城市活力区、休闲游憩区、滨湖风光区、东溪湿地区、南溪湿地区、农耕文化区(基本农田区域)、康体养生区(二期待建范围)。

blob.png

图8 功能分区图

2.4.2交通组织模式

设置两级绿道,以绿道系统串联公园多条主题游线。园路布置上主路成环,形成环湖游憩体验。在湿地区域避开湿地,尽量不破坏湿地的生态整体性,二三级园路成网分布。整体北部路网较密,分布均匀,道路级别较高。南侧道路在湿地区域偏一侧布置,道路级别较低,减小对鸟类栖息地的干扰。

blob.png

图9 道路布局图 

3.结语

综观来看,稻谷溪湿地公园是一个以保护涵养、生态恢复为基础,设计城市、生态两种风貌界面,集康体养生、休闲游憩、生态科普、亲子娱乐、农田观光为一体,面向公众,开放、包容的城市湿地公园。

在城市加速发展,“生态保护”、“生态涵养”等字眼频现的今天,城市与生态涵养区之间的此类公园并不在少数。作为新兴的公园类型,这类公园的建设理论和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方法。本文旨在通过阐述稻谷溪公园设计中对城市功能与生态属性间矛盾的处理,从而探讨如何在公园建设中打破城市与生态涵养区间那面看不见却又坚实存在的“围墙”。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