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绿色化的理念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产城功能协调”新模式,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推动形成跨区域、跨领域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工业领域通过“建链、增链、补链、延链”,推动循环耦合,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网络。社会领域与京津统筹规划、统一布局,构建再生资源一体化处置利用产业体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发电项目,餐厨废物资源化利用项目,转炉除尘灰、粉煤灰等固废综合利用项目。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实施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能源资源高效利用、污水集中处理、基础设施等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构建京津冀区域、城市间的废旧电子设备、家电回收体系,提高废旧电子设备家电回收企业的拆解能力和资源化利用率。
二、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冀发〔2017〕7号)(“1+18”系列措施)要求,指导“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推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确保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全力推进燃煤控制。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三条铁线”要求,优化调整用煤产业规模与布局,削减煤炭消费总量,新建用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减量替代。通过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压减过剩产能、燃煤锅炉治理、散煤压减替代等方式大幅降低煤炭消费量,稳步提高外购电、天然气比重,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加快推进城镇气化,力争实现城镇居民生活燃气全覆盖。合理布局燃气调峰电站,适度发展天然气汽车及配套加气站政策落地。在气源有保障、经济可承受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工业领域“煤改气”,加快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应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有序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大力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改造,市建成区禁止新建各类燃煤锅炉。市建成区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市域全面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
(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开发使用天然气、电力、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快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余热利用工程建设,鼓励余热余压利用,加强供热管网增容改造,最大限度实现城市、县城和重点镇建成区内集中供热。积极推广大型煤粉高效锅炉、“微煤雾化”锅炉及其他高效节能环保锅炉,提高燃煤锅炉能源利用效率,采取“以大带小”方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积极推进农村“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对全市现有煤炭经营单位进行深度整治,禁止销售和使用劣质散煤。荣乌高速以北全部区域(禁煤区)内,市、县建成区完成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基本实现无煤化,同步推进农村地区“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建设。完成全市禁煤区(荣乌高速以北)散煤清洁化替代,同时完成荣乌高速以南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农村区域散煤清洁化替代,实现全市域散煤清零。加快推进县城和乡镇集中供热,各县城、乡镇建成区集中供热率力争达到75%,在集中供热难以覆盖的区域实现清洁能源或洁净燃料替代,基本实现城市无煤化。实施农村地区散煤压减替代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推广“煤改气”“煤改电”“煤改地热”“煤改太阳能”及秸秆能源化利用等燃煤替代模式。
(三)强化污染源协同防治。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采取“双零控制”,对现有企业环保不达标“零容忍”,坚决采取强制措施综合整治“散乱污”企业,对新上项目环保不达标“零出生”,从源头上严格控制新增污染。加快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强化能耗总量和强度双重控制,到202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17%左右,煤炭压减完成国家、省下达的任务。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提高能耗、污染排放标准,倒逼企业不断提高节能减排水平。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深化钢铁、水泥、电力、玻璃、石化等重点行业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实施煤电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推行精细化管理,燃煤发电全部达到“近零排放”。减少二次颗粒物前体物的排放。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和锅炉全面达标排放,全面实行在线监测。推进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面推进化工、涂料、涂装、家具、印刷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VOCs污染治理全覆盖。汽车涂装、涂料和油墨生产、印刷等行业按要求推进废气达标排放治理,到2020年底,完成全市VOCs重点排放企业综合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建立固定源、移动源、面源排放清单,对芳香烃、烯烃、炔烃、醛类、酮类等挥发性有机物实施重点减排。加强氨污染控制,改进传统落后的施肥方式,推进氨合成与化肥行业的技术升级与污染治理,加强脱硫脱硝过程中氨逃逸控制。狠抓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治理,全面落实绿色施工堆场场地围挡、路面硬化、定期洒水、高空喷雾、原料及建筑垃圾及时覆盖等各项降尘要求,全面推广高效自动洗轮机、防尘抑尘材料等新技术,城市建成区施工工地现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治理工业料场无组织排放。各种煤堆、料场实现封闭储存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深入实施露天矿山污染整治行动,对三河东北部矿山进行深入生态修复。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青贮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和废弃物露天焚烧。严禁城市建成区露天烧烤,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严禁城区露天烧烤。开展道路车辆综合治理,减少区域性污染物排放。深入实施道路车辆污染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强化渣土车管理,持续保持黄标车淘汰高压态势,加速淘汰未达到国家Ⅰ类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未达到国家Ⅲ类排放标准的柴油车,于2019年提前实施国家第六阶段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排放标准。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在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开展新能源汽车使用试点示范,在农村地区推广电动农用车。继续淘汰高排放车辆,加强在用机动车年度检验。强化新生产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达标监管。开展清洁柴油机行动,加强高排放工程机械、重型柴油车、农业机械等管理。严控进市高排放车辆,优化重型货运车辆行车线路,实施过境重型货运车辆远端绕行,减少对城市建成区的污染。
编辑:刘影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