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山东省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时间:2018-04-10 15:17

来源:菏泽市政府

评论(

中国固废网获悉,日前山东省菏泽市发布了《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直各单位,市属各企业,各大中专院校:

《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3日

菏泽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56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69号),加快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全面设点、全市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监测网络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应急预警、综合集成、测管联动、综合保障等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建成水陆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设点,完善全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以有代表性的背景区域等区域为重点,不断完善全市环境敏感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在全市县级空气质量站已经建设的基础上,到2020年前,全市168个乡镇办事处,建设152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敏感区域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市环保局牵头,市住建局、市林业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配合)

2.水环境质量监测。为全面分清县区断面监管责任,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和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提供科学支撑,按规范科学布设地表水监测断面,覆盖县界,在县区出境断面增加12处水质在线监测站,并对其他已有的水质在线监测站增加相关监测指标。到2020年前,所有县区均布设地表水监测断面。(市环保局、市水利局牵头,市国土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配合)

3.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根据行政区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和土壤污染防治需求,选择耕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场地等区域,统一规划、整合优化、科学布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8年6月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完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布设任务,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作用,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根据工作需要,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耕地退化、土壤沙化程度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2020年底前,全市土壤监测点位基本实现县区按功能全覆盖,初步建成全市土壤环境监测网。(市环保局、市农业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国土局、市住建局配合)

4.声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区域环境、道路交通、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在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敏感场所开展监督监测,对道路交通和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开展噪声自动监测。(市环保局牵头,市交通运输局、市交警支队配合)

5.辐射环境质量监测。以满足行政区内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应急管理需求为目标,按照“需求牵引、风险导向、先急后缓、突出重点、资源共享、数据共享”的原则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逐步开展辐射自动监测。(市环保局牵头,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卫计委配合)

6.污染源监测。排污单位实行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及时向环保部门申报、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重点排污单位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明确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监控工作任务和分工,按照污染源监测质量核查制度,上级环境监测机构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质控检查和监测能力考核,并及时通报结果。组织开展对规定条件的建筑工地、加油站等面源污染地安装自动监测设备。严格管控移动源污染排放,配备固定式和移动式遥感监测设备,2018年6月底前建成互联互通、共管共享的遥感监测网络,全面筛查超标排放车辆。(市环保局牵头,市经信委、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质监局配合)

7.生态状况监测。逐步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生态遥感监测系统,加强无人机遥感监测和地面生态监测,加强重点区域防护林监测、保护与管理,实现生态保护空间红线区域动态监控。(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林业局牵头,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配合)

(二)全市联网,实现生态环境监测信息集成共享。

1.建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集成共享机制。各级相关部门获取的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数据实现集成共享。2020年底,各县区要完善监控平台,并联网对接,以建立全市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共享与发布机制,排污单位及时上传自行监测结果。(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配合)

2.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大数据关联分析与应用,利用大数据支撑法治、信用、社会等监管手段,提高生态环境监管的主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气象局配合)

3.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监测信息。依法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规范发布内容、流程、权限、渠道等,及时准确发布全市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信息,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保障公众知情权。(市环保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牵头)

12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