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恒通环境)在底泥原位修复领域表现亮眼,1月,恒通环境将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工艺成功应用于廊坊的黑臭水水体治理项目中,收获业主单位好评。
近日,恒通环境将携第四代箱涵清淤机器人、排水管网“四位一体”建设&专业化运维解决方案,和数次斩获大奖的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亮相上海环博会。
“蚯蚓土”,是土壤改性的一种生态方法,因其具有独特的团粒结构而著称。这种结构是由若干土壤单粒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的一种土壤结构,团粒结构体表现为团粒间为大孔隙,团粒内为小孔隙,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总孔隙度高,无效孔隙少。恒通环境的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工艺,正是基于该原理的一种泥体处理技术。泥体经过“蚯蚓土”结构改良后,实现了团粒结构、不亲水性、透气性(团粒结构的底泥内部溶解氧浓度几何级增加)等物理特性的改性。
团粒结构与普通结构对比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蚯蚓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点:
它是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小肥料库。团粒内部的孔隙水份多气体成分少,既可以保存随水进入团粒的水溶性养分,又适宜于厌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团粒间的充气孔隙中气体成分多,适宜于好氧性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分解快,产生的速效养分多,供肥性能良好。
它能维持较高的土壤生物多样性。由于团粒结构的土壤大小孔隙同时存在,且比例适当,水气环境多元、物质能量供应多元,这为不同大小体型、好氧厌氧生活习性的动物、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
它具有不亲水性的特征。团粒改造后的土(或泥)具有不溶于水的基本特征,这是由于颗粒在外部膜结构的作用下产生自缚现象,这是泥体不随水体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底泥结构改良后的剖面示意图
恒通环境受“蚯蚓土”启发探索出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将其用于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控制,并应用在河北廊坊八干渠、徐水瀑河等黑臭水体治理的项目方案中,成功接受了工程实践的检验。继而,恒通环境还将把这一技术应用于雄安新区、重庆等地的生态建设实践中。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黑臭水体外源污染治理的核心在管网,内源污染治理的核心在底泥,已是业内达成的共识。处在黑臭水体治理的风口,恒通环境提出“双核”驱动黑臭水体治理:凭借排水管网“四位一体”建设&专业化运维方案,解决外源的管网问题;同时,采用底泥原位生态修复技术,解决黑臭水体的内源污染问题。恒通环境相信,采用这种双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治理方式,可以有效消减黑臭水体,提升城市的水环境质量,这也是恒通环境的奋斗愿景。
编辑:汪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