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发展模型,为供水安全保驾护航

时间:2019-03-11 13:35

来源:E20供水圈层、哈希

作者:陈娅

评论(

水源地水质恶化、管网管材老旧、二次供水水箱消毒不到位等问题正威胁着供水安全。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饮水,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供水全过程的水质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哈希公司基于目标管理及过程管理理念,建立了适用于供水企业的“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发展模型”,以推动供水水质全过程管理,并创新性地提出:“供水全过程水质管理”和“智慧水务“将成为推动供水行业发展的两大驱动力。

我们生活中的饮用水是通过供水系统输送至千家万户的,从原水、水厂处理,再到城市管网运输、二次供水,最终到达水龙头。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如何在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中充分保障水质是第一要义,水质监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

另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优质饮水、直饮水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部分地区已开展相关规划。如上海在供水规划中提到:至2035年,建成“节水优先、安全优质、智慧低碳、服务高效”的供水系统;深圳也在《深圳市建设自来水直饮城市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表明“到2025年,城市供水基础设施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推广直饮水入户,率先在全国实现公共场所直饮水全覆盖”的目标。由此可见,优质饮水、直饮水将成为未来十几年间供水行业发展的重点之一。相对于普通自来水,直饮水的标准更为严格,还需要包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水质监测工作带来新挑战。

基于前文所述,水质监测作为评估与保障供水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与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显得至关重要,方可满足水质的全过程管理和高品质饮水需求。

在管理体系方面,哈希公司作为水质监测行业的领军企业,率先提出“供水全过程水质管理”与“智慧水务”将成为推动供水行业发展、提升供水品质的两大驱动力。基于此,哈希早已于2012年创新性地提出了“供水全过程水质管理理念”。但由于当时大多供水企业在二次供水管理上受限,难以实现真正的全过程水质管理,故而哈希将重点放在了水厂的水质全过程管理上。

随着近些年来各地二次供水管理条例的出台,二次供水权责逐渐明晰,使得全过程水质管理成为可能。哈希通过多年的行业调研以及国际对标,最终建立了“供水企业水质监测能力发展模型”,旨在帮助供水企业自我诊断,精准定位,并进一步为供水企业规划适配于自身的水质监测发展路线。

模型将水质监测能力分为四大能力建设类型,即实验室检测、原水监测、厂区监测和输配水监测,覆盖了供水的全过程,并将其管理水平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单一质量管理、基础过程管理、精细化过程管理以及运营优化管理。详见下图:

image.png

单一质量管理阶段为供水企业水质管理的初级阶段,停留在只关注基本目标是否达成,不在意过程;处在基本过程管理阶段的供水企业已开始意识到过程水质管理的重要性,但也只是对最关键的指标进行监测与把控;在精细化过程管理阶段,供水企业对全过程水质开始精细化管控,全方位保障供水安全;在运营优化管理阶段,供水企业加强应急、预警等能力并基于水质监测数据对全过程管理运营进行优化。

在技术水平方面,水质监测产品将朝着绿色、集成化、智慧化、低运维量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在差异化、专业化、智能化方面的需求,并与智慧水务形成联动,以减少资源占用。以哈希全新研发的TU5系列浊度仪为例,它具有全新的360°x 90°检测技术,能够精准匹配实验室和在线数据,消除各种不确定性;确保低浊度测量中的精度和灵敏度;显著降低浊度测量所需时间;并具备预诊断系统进行设备维护预判。可广泛适用于自来水,电力,饮料,制药等应用场合。 

image.png

相信供水行业在双轮驱动力的推动下将不断提升行业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一份行业力量。

企业简介

哈希水质分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是哈希(HACH)中国总部。哈希(HACH)成立于1947年,是可信赖的水质分析解决方案提供商。1999年,Hach公司加入美国Danaher(丹纳赫)集团,现在是Danaher集团下属的一级子公司。

哈希(HACH)的全系列产品包括实验室分析仪、便携式分析仪以及在线分析仪、水质自动采样器、流量计等,致力于为纯水/超纯水、饮用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循环水、环境监测以及高校科研等各个领域的用户提供优质的水质监测解决方案。为了更贴近中国市场,更好的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也为了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内用户解决他们在水质监测领域所遇到的问题,哈希(HACH)已经开始了产品本地化的工作,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众多复杂的工作环节,从而使更多的客户可以使用到哈希(HACH)技术的高质量产品。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