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补道路交通短板。着力解决城市路网密度不足、微循环不畅通、主次干道断头路、公共停车设施不足等问题,谋划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桥梁隧道、快速路、公共停车场等方面的重点项目。(牵头单位:省住建厅;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
(八)补公共体育设施短板。谋划推进一批大型公共体育场馆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使全省所有县(市、区)达到“一场两馆”(一个标准体育场、一个不少于3000座体育馆、一个游泳馆)的标准,提升全省公共体育设施水平。
(牵头单位:省体育局;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三、实施步骤
(一)项目谋划阶段(2020年7月-9月)。指导各地根据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地方实际,对重大项目进行再次梳理,按照债券资金使用要求,对一般债和专项债举债额度进行摸底确认,抓紧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夯实前期工作基础。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0年9月-2022年9月)。各市县按照一般债和专项债的申报程序,对符合发行条件的项目抓紧组织申报,同时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有关预算投资和专项资金支持,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完成行动方案规定的目标任务。
(三)项目验收阶段(2022年9月-12月)。各市县对照行动方案开展自查,对标对表补短板,确保主要任务不漏项。组织完成项目验收,对行动方案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
四、资金筹措安排
全省各地共谋划补短板项目1484个,估算总投资2409.8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2295.96亿元,公共体育设施113.85亿元),其中,老旧城区补短板项目396个,297.03亿元;排水防涝补短板项目209个,418.39亿元;污水收集处理补短板项目234个,537.49亿元;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补短板项目68个,118.62亿元;供水供气补短板项目189个,344.11亿元;地下综合管廊补短板项目28个,121.63亿元;道路交通补短板项目299个,458.69亿元;公共体育设施补短板61个,113.85亿元。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人民政府要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省住建厅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搭建城市补短板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建立项目谋划库、实施库、建成库,对入库项目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排名,排名结果全省通报。会同省直相关部门,结合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入库项目提供绿色通道,采取并联审批、告知承诺等措施,提高审批效率。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在资金、技术、政策上予以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二)加大资金支持。省政府每年根据各地入库项目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转贷债券资金提供支持。省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对接国家相关部委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组织、指导各地申报、使用专项债券。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托地方投融资平台,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积极利用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和企业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的方式扩大融资渠道。
(三)加强项目统筹。各地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时序,加强不同类型项目之间的统筹协调。城市各类管网、管廊项目要与城市道路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验收。各类管网建设项目要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充分对接,能入尽入。各类地下工程项目要做好统筹安排,科学制定施工方案。鼓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成片打捆,与背街小巷改造和城市更新等项目统筹实施。
(四)加强督导考核。加强对入库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采取暗访、调研、座谈等方式,结合信息化手段,及时了解各地项目谋划和实施推进情况。对项目谋划科学、项目推进有力的进行通报表扬,并在“以奖代补”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项目谋划不积极,实施推进滞后的约谈问责。
(五)引导公众参与。各地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搭建公众信息平台,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充分运用电视、广播、纸媒、网络、微博、微信等多种载体,加大舆论宣传引导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