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普丨环保新材料“石墨烯光催化网膜”,是什么来头?

时间:2020-11-12 11:18

来源:泽明环境

评论(

  古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今有“一年到头为石墨烯忙”,泽明环境依托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团队及公司的自有研发团队,又一次在石墨烯碳材料研发领域创出新高度。

  经过研发人员的反复研究和推演,迄今为止已打造出以下明星产品:石墨烯基光催化网、石墨烯基转鼓式精密过滤器、石墨烯基一体化装备及石墨烯口罩等。

  这些产品从前期研发到后期产业化,不仅突破了石墨烯环境材料关键技术瓶颈,并建立了链条完整、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实现石墨烯新材料与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广泛应用。

  由于每款技术或产品展开阐释信息较多,所以会在保证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对以上提到的核心产品分期阐述,有意向的伙伴千万不要错过。

  可见光响应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

  可见光响应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以下简称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是以天然材料为基材,通过独特涂覆工艺负载多层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而成,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即可产生优良的光催化效果。

  该网膜不需要任何动力装置,在水体表面铺设即可实现对水体中污染物的氧化分解,具有无能耗、零污染和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同时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

  经可见光响应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处理后,水体自净能力得以恢复平衡,有毒有害有机物被降解破坏,臭味消除,与其他治理技术兼容性强。可见光响应的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

1605151224122396.png

  那么该网膜有什么技术优势及亮点呢?

  1、性能优良的石墨烯原材料

  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原料采用层数在3层以内的高品质石墨烯,具有高吸附性、高比表面积、高电子迁移性等优良性能。

1605151277797391.png

2、先进的改性石墨烯量产技术

  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基于改性石墨烯量产制备技术,可快速在载体表面喷涂改性石墨烯材料,工艺流程及制备条件简易,良品率高。

image.png

  image.png

  3、零能耗

  石墨烯基光催化技术是一种节能、环保无二次污染及效果可持续的技术,不需要任何动力装置,对水体中污染物有良好的氧化降解能力,增加和保持水体中溶解氧浓度。

  4、超强光催化能力

  本产品核心催化剂组分采用目前国内性能最优良的高端石墨烯原料,经化学活化修饰及负载贵金属活性组分研制的催化剂,可保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即可发生高效光催化反应。同时采用的膜状基质较其他基质大大提升受光辐照的面积,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效率,整体催化效率高于同类产品20%以上。

  1605151347395498.png

  5、持续强劲的光催化效果

  材料的光催化效果可持续3-5年,甚至更久,直至生态彻底修复,水体恢复自净能力;水质不会出现反复,消除治水的后顾之忧。

  1605151371929346.png

  6、靶向治理方案

  解决传统技术不能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强,可去除水体中的NH3-N、COD和TP等污染物,降解有毒有害有机物,真正实现“一河一治”和“一河一策”的优势。

  7、低成本的高科技治水技术

  由于不需要任何动力装置,只需要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真正实现低成本高科技治水,降低运营费用投入风险,创造社会、经济及环境价值

  应用场景

  石墨烯基光催化技术主要应用于受污染地表水体的修复治理,如流域、河道、湖泊、黑臭水体等的修复治理项目。

  应用案例

  宁夏银川滨河水系截污净化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

  项目概况: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铺设面积10.51万㎡,治理长度49km、受益水域面积35万㎡。

  image.png

  image.png

  江门某人工湖水质提升项目

image.png

  银川某湿地水质提升项目

image.png

  效果验证如下三张图所示: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第三方检测数据

  第三方监测结果显示:

  经过石墨烯基光催化网膜处理后,水体中的污染物被吸附降解,水质得到明显提升改善,滨河湿地出水CODcr可以达到地表IV类水标准,氨氮和总磷可以稳定的达到地表III类水标准;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