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信环境:匠心绘制美丽中国新画卷

时间:2021-06-17 14:51

来源:中信环境技术

评论(

  中信集团业务涉及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包括综合金融服务、先进智造、先进材料、新消费、新型城镇化等五大板块。今年中信集团携手下属企业首次联合举办开放日系列活动,邀请公众、合作伙伴、员工家属、媒体等走进中信的多元业务场景,感受中信在综合金融、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品质生活、社会责任等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诸多新可能。

  美好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定义。对中信环境而言,美好就是呵护你身边的绿水青山。中信环境作为全球领先的环境治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以“让山更青水更绿,世界更美好”为使命,通过充分发挥业务、技术、品牌、管理等综合性优势,驱动水处理、危废处置、制造、工程建设四大业务持续发展,为民众倾心勾勒绿色宜居生活环境,协同多方力量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2021年5月底至6月初,中信环境旗下24家子公司,联合当地政府、学校、社区以及合作伙伴等社会力量,开展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走进中信环境品牌开放日”暨“六五环境日”活动,近6万人次的社会公众近距离了解中信环境的环境治理技术及模式,协力打造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中国!

  蓝绿交织 水城共融

  水是生命的起源,人类逐水而居,渐成庞大文明,烁古耀今的历史名城,无不傍水而兴。2016年6月,亚洲最大规模地埋式MBR项目——北京槐房再生水厂正式投产运行,让京城翘首期盼“一亩泉”湿地景观重现眼前。源头活水的绿色生机与活力,凝聚了中信环境“科技向美”的“膜”法力量。

  2021年6月3日,中信环境邀请清华大学水环境保护教研所60余名师生,走进北京槐房再生水厂,探寻“膜”科技的卓越应用,感受湿地公园的美丽环境,共襄产学研实践之路。

1623912775917109.png

  与水共生 与绿相伴

  “与水和谐共生 与绿相依相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水污染问题日渐凸显,制约着美丽宜居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中信环境始终致力于探索人与水的和谐共生之道,不断用“膜”法力量助力“水清、岸绿、景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2021年6月,走进甘肃兰州、河北霸州、山东昌邑等地,人们亲眼见证脏臭的城市污水如何经过中信环境“膜”法力量,转变成源源不断的清水,流淌到城市河道、湿地,重新润育着这些城市,无不为之震撼。

  美丽乡村 写意中国

  乡村,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习俗,更是农耕精神的栖息地,寄托了我们的美好“乡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乡村污染触目惊心,曾经寄托美好思念的家乡,成为了避之不及的地方。中信环境始终围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初心,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环境治理模式,布局美丽乡村建设。在湖北孝感,中信环境在4个县区承建了近50多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彻底改写了当地乡村污水漫道、臭气熏天的农村面貌,全面结束当地污水直排的历史。当地乡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变成一汪碧水,潺潺流向远方,悠悠碧水绕城郭的儿时美景又回到了村民的身边。

  在江苏宜兴,原本人人避之、臭气熏天的林家南河,经过中信环境技术系统整治后,澄澈的河水随风荡漾,鱼儿遨游浅底,野草青苔洗涤着人们过往的记忆。“与河为邻,与水相伴”的场景已重回人们的生活。

  生态画卷 共绘美好

  你眼中的美丽中国又是什么样子?你心中的绿水青山又是怎样一副面貌?在小朋友眼中美丽中国又是怎样一副景象呢?在山东东营,中信环境隆重举办“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和谐家园”主题绘画比赛。同学们纷纷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对地球、对环境、对生命的热爱,也让我们看到了这支守护环境的未来主力军的自信与担当。

  绿水青山 用心守护

  一株“小草”,为地球增添一抹“新绿”,一缕清风,为心情增添一丝“舒爽”,一汪清泉,为生活增添一份“美好”。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棵树,爱护每一片土地,净化每一缕空气,是我们呵护家园最好的行动。在今年的走进中信环境品牌开放日,中信环境技术各子公司举行不同形式的“我为小河做体检”环保活动。有的走近身边的河流,和当地居民一起为家乡的河流做一次“体检”;有的走进周边乡镇分发精美环保海报,为保护环境持续发声;有的走进身边的公共场所捡垃圾,宣传环保理念;有的倡议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身体力行让更多人与绿色同行……

中信环境作为中信集团布局环保行业的旗舰平台,始终秉承“技术创新、高效务实、价值创造、共生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积极响应国家振兴乡村及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依靠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及丰富的环境治理经验,投身水处理、危废处置、循环经济产业园、流域治理等环境整治工作,推动形成绿色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绘美丽中国新画卷。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