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

时间:2022-01-26 10:04

来源:生态环境部

评论(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题聚焦水生态环境保护。

image.png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image.png

  刘友宾首先通报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

  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三个治污”,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与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更加坚持问题导向、依法监管、指导帮扶、改革创新。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发布

  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网上公示、专家评议、公众投票以及现场核查等环节,通过综合评议,确定了马踏湖等18个美丽河湖案例、青岛灵山湾等8个美丽海湾案例。

  中国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履约任务

  20年来,我国建立国家履约协调机制;强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淘汰和削减,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清理处置历史遗留的10万余吨POPs废物,提前7年完成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下线和处置的履约目标,全国主要行业二噁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强化POPs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助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每年减少数十万吨POPs的生产和环境排放,环境和生物样品中有机氯类POPs含量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中国提交《关于汞的水俣公约》第一次(完整版)国家报告

  2021年12月,中国正式提交了报告。为落实《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要求,中国停止了烧碱等7个行业的用汞工艺,禁止了9大类添汞产品的生产和进出口,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禁止新建氯乙烯单体的用汞工艺,现有聚氯乙烯生产的单位产品用汞量较2010年下降超过50%。截至2020年底,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9%已实现超低排放,并采用协同高效脱汞技术,脱汞效率可达95%左右,大气汞排放浓度普遍可达到每立方米5微克,远低于每立方米30微克的国家标准。

  张波介绍近期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2021年,全国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4.9%,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比例为1.2%。长江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为97.1%,干流水质连续两年全线达到II类。黄河干流全线达到III类水质,90%以上的断面达到II类以上水质。长江经济带1064家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小编带您一起盘点一下

  媒体问答

  总台央视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请问“十四五”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当中有哪些政策举措?

  张波: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已经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十四五”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目标定为85%,不鼓励各地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是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高质效。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新华社记者: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曝光了一些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其中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黑臭水体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请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的总体成效如何?

  张波:“十三五”期间,黑臭水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直接投入超过1.5万亿,消除90%以上黑臭水体,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重视不够,做事情花架子多、实工少,还有一些地方经济政策不到位,使得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长效机制很难建立起来。黑臭水体治理比的是各地干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能力和作风。没有硬功夫,打不赢黑臭水体这一仗。

  中国青年报记者:2022年生态环境部提出要重点出台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关于考核的设想是什么?具体有哪些打算?目前工作进展如何?

  张波:我们以水环境理化指标为代表的优良水体比例比较高,但是水生态系统失衡方面的问题很严重。“十四五”期间,将探索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机制,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聚焦流域突出的问题,精准传导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通过解决流域的突出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通过长江流域的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国的水生态保护修复。

  澎湃新闻记者:我关注的是地表水环境情况,从国家地表水考核的排名情况来看,我国地表水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对于地表水考核不达标的省市,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波: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不平衡是必然的,有一些先进地区,也有一些工作滞后地区。推动工作相对滞后地区改进工作,生态环境部有一套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包括分析预警、调度通报、独立调查、跟踪督办四个环节,省、市也参照部里的办法,搞分析预警、调度通报、独立调查、跟踪督办。这样的机制在全国形成以后,就会事半功倍,可以更高效率地解决问题。

  南方都市报记者: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多地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请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波: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能力不足、质量不高、运行不好,这在不少地方确实是老大难问题,要高度重视、勇于担当,抓紧解决。从当地实际出发,精准分析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科学谋划对策、推动落实,力戒虚功。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健全相关收费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可持续地做好污水垃圾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工作。还要加强监督,通过黑臭水体治理,倒逼各地加快补齐城市污水设施建设的短板。

  荔枝新闻记者:近日印发的《“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提出要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请问生态环境部下一步会有什么相关举措?如何完善湖长制组织体系,防止制度“空转”和流于形式?如何协调解决湖泊保护治理跨区域、跨流域问题?

  张波:生态环境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河湖长制的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监督指导各地落实河湖长制工作要求。与依法治污有机结合,贯彻落实法律要求,健全相关标准规范。与科学治污相结合,按照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各地实际来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科学提炼和实施项目。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流域上下游、左右岸责任,加强流域区域协同、部门协同、行业协同,形成河湖治理的强大合力。

  环球时报记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期日益临近,请问赛事期间空气质量如何保障?保障措施是否会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

  刘友宾:冬奥会、冬残奥会赛期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冬春交汇季节,环境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以人大决定或立法等形式,授权当地政府在冬奥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可依法依规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当预测到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各地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项减排措施要做到精准、科学,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尤其对涉及民生、能源供应、居民取暖、疫情防控等运行给予充分保障。

  界面新闻记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建设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容易出现权责不明确的问题,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理解、认知和诉求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统筹协调,确保生态保护补偿顺利开展?

  张波:流域生态补偿比较复杂,不大可能全国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解这个问题。现在的做法是从流域上下游比较容易接受的一些点上先作为补偿标准。先易后难、逐步完善,推动横向生态补偿顺利开展。目前,已指导协调了18个相关省份,签订了13个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其中半数流域已经完成至少一轮补偿协议。补偿机制实施后,跨界断面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流域上下游协同能力明显提高。

  光明日报记者:根据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推进黄河流域“清废行动”以及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请问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今年的重点举措是什么?对于黄河流域部分干支流水质较差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张波:黄河流域治理,首先水资源短缺是突出特点,要按照“四水四定”理念,扭转在缺水地区发展大量高耗水行业的做法。其次是水环境治理的问题,污染最重的是中游部分地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要补欠账,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要加快补齐,一些地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粗放。下一步要引导和推动黄河流域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南华早报记者:原计划于今年4月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第二阶段会议是否会因疫情影响再度推迟?请介绍一下目前工作情况。

  刘友宾:COP15第一阶段会议已于2021年10月11-15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在昆明顺利召开。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1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COP15线下续会已确定推迟举行。再考虑到其他原因,原定于今年上半年举行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举办时间可能也会受到影响。中方和公约秘书处、COP15主席团及各缔约方将共同协商确定COP15第二阶段的具体会期及组织形式,并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

  新京报记者:“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展如何,有哪些特点?

  张波:“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照程序会签报批。规划既注重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并巩固深化;又锚定2035年目标,对有关工作部署、重点任务和规划目标进行了完善。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方面有新突破,着力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二是聚焦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督促指导各地做实地市级的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形成了359份规划要点。三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有机结合。指导地方精准、科学提炼规划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