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网运行调度水平。推动建立多种能源联合调度体制,发展柔性直流输电,优化电网安稳控制系统配置,全面提升电网灵活控制和抗干扰能力。推进配电网改造升级,提高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适应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和多元化负荷发展需求,增强电网就近就地平衡能力。增强电网适应性,加大配电自动化改造力度,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局域网、直流配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支持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建设,实现新能源就地就近开发消纳。
第四章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增效
持续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把节能降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形成节能低碳的能源消费新模式。
一、推动能源生产绿色化
推动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开采。加强化石能源生产过程碳排放监控,加快应用绿色开采和智能化技术,加大余能、副产品回收利用力度,降低煤炭、油气开采过程中碳排放。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油气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加快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化石能源开采先进技术、装备,加快推进燃油、燃气、燃煤设备等电气化改造。
推进能源加工储运提效降碳。加快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炼厂、智能炼厂建设,延伸炼化产业链,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行煤炭分质分梯级利用,推动煤炭转化向高固碳率产品发展。优化煤炭物流网络,提升铁路、水路、铁水联运等运输比例,发展多式联运等绿色运输方式,支持企业推广智慧低碳仓储和物流。
大力发展能源低碳循环经济。创新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开展采煤沉陷区治理、煤矸石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共伴生矿产资源和尾矿综合利用,避免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利用采煤沉陷区、关停高污染矿区发展风电、光伏或农林生物质产业。探索开发已枯竭或无开采价值油气田、煤炭采空区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能力。探索开展废弃岩盐钻井、闭坑的金属矿山地下巷道、采空区对二氧化碳的地质收纳封存研究。
二、促进用能方式低碳化
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用能。加强工业领域节能,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建立以碳排放、化石能源消费控制为约束的减排机制,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建立绿色用能监测与评价体系,完善绿色能源消费认证标识制度,引导工业企业和园区高效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改造升级挖掘节能减排潜力。推动提高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推进城镇既有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加强建筑能耗计量、监测、统计,深入推进新建建筑规模化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促进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鼓励重卡、船舶使用LNG或氢能替代燃油。实施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开展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高数据中心、5G通信基站等能效标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市政基础设施融合,提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水平。
促进生活领域用能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提升现有大型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能力,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供暖,扩大集中供热覆盖区域,增加省辖市城区和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县城城区集中供热面积。推广商用电炊具、智能家电等产品,提高餐饮服务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电气化水平。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持续开展散煤治理工作,加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洁净型煤配送供应,到2025年,力争我省平原地区散煤基本“清零”。
加快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推进大型农业生产机械电能替代,培育和发展电气化农机服务站点,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电气化改造,加大农用散煤替代力度,推广电气化育苗、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技术等。优化电网企业办电流程,大力推广高能效用电技术。加快迭代升级农业电气化新技术、新产品,助力乡村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推进家居生活领域电能替代,倡导使用节能高效空调、电冰箱、电厨炊等家用电器,提升电能在农村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
三、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
完善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控能耗强度,以化石能源为重点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用能预算管理体系,实施能源消费总量预算管理,探索实施区域能评制度。加强节能监察,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形成“区域能评+分类管理+能效标准”的节能管理模式。以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为重点,加快制度突破、机制创新、模式探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能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项目流动和集聚。建立智慧节能综合服务平台体系,有效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推行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实施能源消费集成化、智能化改造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改造。
持续推进煤炭消费替代。科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严格落实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加强重点行业煤炭消费监测预警管控,着力压减高耗能、高排放和过剩落后产能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进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热力、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消费,加快推进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燃煤热风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建材行业煤炭替代,大力削减民用散煤及农业用煤。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