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图文实录 | 生态环境部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 关注全国水生态环境

时间:2023-02-22 14:20

来源:生态环境部

评论(

二

去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总台央视记者:城市黑臭水体的问题,2022、2023、2024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40%、60%、80%,我们看到由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还有一些城市存在返黑返臭现象。我们今后重点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制定完善黑臭水体治理有效措施。

黄小赠:城市黑臭水体是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切实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消除水体的黑臭,实现清水绿岸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十三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吹响了向黑臭宣战的冲锋号。

这几年,各地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从目前情况来看,“十三五”纳入黑臭水体监管清单的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大家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会有切身的体会,黑臭水体少了很多,也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以前这些黑臭水体经过治理变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了城市品质,改善了人居环境,有力促进了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要求要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在“十三五”基础上,把黑臭水体整治的范围扩大到县级城市。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期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各项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同时,为加强这项工作的监督指导,生态环境部牵头印发了《“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巩固提升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动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两个文件印发以后,各地各部门认真开展县级城市及县城黑臭水体排查,建立清单,采取有力措施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作。2022年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顺利完成40%的年度目标任务。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保障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一是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日常监管,通过卫星遥感、明查暗访,独立调查等方式,聚焦城市污水垃圾收集不到位、处理效能低、直排环境、截污治污不彻底等突出问题,通过全国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精准识别突出问题以及工作滞后地区,有关信息我们会及时向各地发出通报预警,切实压实地方治污主体责任,同时强化省级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责任。二是加大技术帮扶。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信息公开。我们之前建立了很好的机制,及时发布黑臭水体整治有关信息,今后我们继续完善这个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

凡是出现返黑返臭的,或者人民群众有举报反映的,包括新闻媒体朋友们到各地调查了解到的情况,我们都会及时纳入管理清单,向地方发出预警通报,督促相关城市全面排查整治,切实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谢谢。

三

抓好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牛鼻子”

南方日报记者:去年国务院发文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今年年初生态环境部和水利部印发了落实要求,请问两次发文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刚才黄司长提到了一些排污口监管的工作,能否介绍一下这些工作的具体推进情况。谢谢。

黄小赠: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排污口虽小,但是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大,这个小小的口子一头连着江河湖海,一头连着跟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朋友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是打通水里和岸上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牛鼻子”,抓住、抓好、抓实、抓牢这个“牛鼻子”,有利于倒逼岸上各类污染源的全面整治,实现水陆统筹。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很重要,对今后一段时期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目标、任务及重点举措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同时进一步细化有关要求。前不久生态环境部会同水利部又联合印发了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通知,对到2025年,未来三年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具体目标任务和相关工作要求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分解。相继出台这些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全面加强排污口监督管理,对于促进绿色发展,保护和建设美丽河湖、美丽海湾具有重要作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

按照《实施意见》工作部署,各地正在全面开展排污口查、测、溯、治各项工作,同时,进一步规范排污口设置审批。借着这个机会,给各位朋友通报一下,根据我们调度的数据,全国已经累计排查24.5万公里河湖岸线,查出入河、入海排污口近23万个,将来随着排查工作的深入,数量我想会继续增加。目前为止,这23万个排污口约三分之一完成了整治。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这几年累计审批了入河排污口8000余个,备案入海排污口900余个。

12345678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