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5国外媒走进中信共话“一带一路”绿色新可能

时间:2023-10-24 13:30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10月20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结束之际,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25个国家27位海外媒体人士走进中信,来到位于北京丰台的槐房再生水厂,探寻中信环境在生态领域的绿色实践,共话“一带一路”绿色新可能。中国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陈德海、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欧亚中心主任汤晨,中信集团董办副主任刘广,中信环境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书平,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磊,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松出席活动。

△ 活动合影

中外媒体人士首先来到1:230比例的槐房再生水厂四层沙盘模型前,饶有兴致地了解这座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全地下、封闭式再生水厂的结构布局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参观沙盘模型

随后,在项目最核心的地下生产车间膜池,大家实地了解了由中信环境自主研发的MBR膜技术工艺。像“面条”一样的膜设备,引起多位媒体人士的好奇。白俄罗斯广播电视台第一国家频道雅罗斯拉夫·丹尼连科表示,“白俄罗斯境内有1万多个湖泊,享有‘万湖之国’的美誉,非常需要这种全球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期待我的国家能与中信集团有这样的合作。”

图片3.png

△ 参观地下膜池

十月的北京,叠翠流金。“一亩泉”地上湿地水清草碧、鸟栖鱼藏、流水潺潺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外媒记者的注意,大家纷纷驻足留影,拍摄栈道两侧挂满果实的树木和浸染的层林,踊跃地报名体验取水。“快看,这是什么?它们在游荡!”一位外媒女士拿着量杯指着刚刚从取水器倒入的水样里的小鱼虾,发出惊叹。

△ 外媒记者对清澈水样里的鱼虾发出惊叹

在秋日的余晖里,中外媒体人士边走边与中信环境的技术专家们热烈交谈着“一亩泉”湿地生机重现的奥秘,不断追问中信环境污水处理的各类技术和项目案例,无一例外地表达着对所在国家与中信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与热切期待。进入实地考察后的座谈环节后,现场气氛愈发热烈起来。刘广首先代表中信集团对远道而来的媒体朋友表示欢迎,对中信秉持“开放共享”理念,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杨书平在致辞中表示,中信环境作为中信集团生态环保领域唯一投资建设运营平台,在助力推进中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参与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擦亮共建“一带一路”的绿色底色贡献了中信智慧和中信力量。未来,中信环境将充分发挥自身环保行业全产业链优势,共建“绿色丝路”,共创绿色未来。

△ 回答外媒记者提问

随后,与会媒体从各自不同的关注点,展开热烈交流,纷纷就中信海外业务开展、项目建设计划、社会责任履行等情况频频举手争相发问,“中信‘一带一路’沿线业务已给很多国家的发展带来助益,未来是否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更深入合作?”“中信是否会到约旦投资兴业?”“中信环境在哈萨克斯坦开展的KBM油田回注水项目进展如何?”“中信环境是否有计划在埃及开展水处理、水环境项目?”……“中信在环保领域的成就,今天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看到了中信人的勤奋与智慧,看到了中信集团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就。”毛里塔尼亚《消息报》记者艾哈迈都·穆罕穆德·穆斯塔法表示,世界有共同的未来,人类有共同的命运,希望中信不断发展、中国不断发展,给世界、给人类一个美好的未来。中信集团办公厅、董办,北京排水集团党委宣传部,中信环境办公室、品牌文化部、子公司中信环境技术有关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