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出炉!清华、同济、北大等六所高校环境学科排名前3%

时间:2023-11-09 09:41

来源:软科、中国水网

评论(

2023年11月8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前3%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小编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完整排名表附上,供大家查阅参考~

2023年11月8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排名榜单包括98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5所高校的5053个学科点上榜。

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前3%的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名,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1988年,被评为我国唯一的环境工程重点学科,2002年、2007年两次蝉联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2013年两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第一名,2017年、2022年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A+,2021年环境学科QS排名第8名,2022年、2023年环境学科QS排名第9名。学院长期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科技委环境学部”主任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拥有两院院士6人(含双聘),长江学者3人,杰青5人,优青、青长、青拔等国家“四青”人才14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选3人,上海领军人才9人,其他省部级人才计划20余人。2017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榜单,学科排名获评A+级;2019年学科国际QS排名首次进入51~100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迈向世界一流学科奠定坚实基础;2020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环境科学学科进入50~100位。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人才计划15人次,国家青年人才计划25人次。北京大学生态/环境学科ESI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入全球前1‰并升至0.2‰,QS排名全球16,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生态环境部、北京市等多项重要科技奖励,以及WMO、UNEP、AGU和EGU等国际奖项。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目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中组部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中组部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5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2022年,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环境科学与工程”软科排名全球第10,“地球和环境科学”自然指数全球(高校)第1,“环境科学”校友会排名全国第1。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目前拥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4位国家杰青等国家级高端人才组成且45岁以下博士化率100%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的历次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获得A+,全国并列第一,市政工程获得A。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目前拥有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国家万人计划6人(含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含海外1人)。学院现有环境科学与工程(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A级学科)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学科,A+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环境/生态学科位列ESI世界前1‰。

除排名前3%的高校外,小编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完整排名表附上,供大家查阅参考:

640 (1).png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