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湖南省工业水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重点技术攻关方向包含火电行业高含盐废水处理、高氨氮废水处理、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全厂废水零排放等。
湖南省工业水效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决策部署,提升我省工业用水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关于印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家节水行动湖南省实施方案》、《湖南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现状形势
(一)工业用水现状
“十四五”以来,全省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把节水作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持续建立和完善工业企业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合理用水的长效机制,工业节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用水总量显著下降。2022年,我省工业用水总量为50.87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4.51亿立方米,较2020年分别下降12.22%、67.22%。重复用水率逐步提高。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85立方米(当年价),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2020年提高2.19个百分点。节水技术推广不断加快。“十四五”以来,积极开展节能节水“三新”征集活动,湿法炼锌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高难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新技术等20余项节水工艺技术装备纳入省节能节水“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推广目录。节水载体示范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目前已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109家,其中水效领跑者22家,节水标杆企业10家,常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2022年国家水效领跑者。
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工业节水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节水意识有待增强,部分企业对节水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未将节水工作纳入生产经营全局考虑。二是政策体系尚不完备,缺乏开展用水管理和节水的刚性约束政策及鼓励和支持节水的补贴政策,制度规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节水科技有待发展,节水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节水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四是节水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全省取用水监测计量设备设施不完善,再生水、雨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利用比例较低。
(二)面临形势
新发展阶段提出新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十六字”治水思路为节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发展阶段,更应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叠加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要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对工业水效提升提出更高要求。
政策支持带来新机遇。工业水效提升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所在,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明确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有效保障用水效率和效益提升。省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共同推进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湖南省实施方案》,为实施工业水效提升行动注入强大推力。
技术变革催生新动能。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推动工业节水行动进入全新提速期,为提升工业水效培育新动能、再造新优势。
二、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优化工业用水结构,推动节水技术创新应用,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工业用水管理,完善标准政策体系,不断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努力形成集约高效、循环多元、智慧清洁的工业用水方式,加快构建与水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重点用水行业水效进一步提升,钢铁行业吨钢取水量、造纸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分别下降10%,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分别下降5%,纺织、食品行业主要产品单位取水量分别下降15%,火电行业用水量得到合理控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左右。工业节水政策机制更加健全,企业节水意识普遍增强,节水型生产方式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工业用水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节水型工业格局。
表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水效提升预期目标
注:1.2020年单位产品取水量为全省平均值,由研究单位测算。
2.2025年相关目标均为预期性指标。
四、重点任务
(一)建设节水型工业产业体系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以水定产,确保工业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与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条件相协调。将发展节水型工业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绿色环保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低水耗高产出产业比重。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2.严控高耗水行业用水增长。严格控制高耗水、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加快改造和淘汰直流冷却式老旧火电机组。严控高耗水行业新增用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用水要求合理布局。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对超用水定额标准的企业限期实施节水改造,提升用水效率。完善高耗水项目节水评价和审查制度,强化节水“三同时、四到位”验收监督。(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