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调查,核实一批喊口号、不作为的形式主义问题,并对五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通报。此次公布案例集中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如污水直排、管网建设不足、要建项目还未建等。
12月15日,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调查,核实一批喊口号、不作为的形式主义问题,并对五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通报。
此次公布的问题中包括龙岩泉州城区、河南多地、海南多地存在污水直排问题;甘肃省黄河流域部分城市因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存在生活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等各类问题;青海则存在雨污混流、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不过,此次典型案例中令人震惊的是,地方政府多次画饼,未能如期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其中:
甘肃一座原本在今年年底实施的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设施,但现在仍然没有实施;
西宁市应该在今年4月投运的第三污水处理厂8万吨扩能工程,其建设工期一直拖延,截至督察时只完成总工程量的85%。
《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完成133个污水处理项目,按期完成的仅50个,截至目前仍有10个未完成。
多个“幽灵”项目相继浮出水面……
如果没有督察组深入,恐怕我们都以为地方政府早已完成那些年定下的KPI。
01关于生活污水的问题,管网是每一轮督察的重点
1.管网问题集中暴雷
管网问题在每一轮环保督察中都不容回避。
在此次督察中,福建、河南、海南三地区面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突出的问题,是管网问题:
督察发现,福建龙岩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作不到位,老旧城区和40个城中村合计14.9平方公里区域雨污不分,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达20%以上,雨季大量污水下江入河;多个小区管网混错接问题突出,发现三个小区污水一直未接入管网,长期直排。
河南信阳市息县老城区污水管网改造不彻底,4处生活污水直排或溢流入河,其中约1.8公里河段水体普遍黑臭,5个采样点氨氮浓度最高达到47.6毫克/升,为重度黑臭;此外,息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承接工业园区污水的管网存在破损,部分污水直排进入澺河。
督察发现,2022年海南琼海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仅为27.8%,大量生活污水直排,沐佑沟、双沟溪等沟渠水质长期为劣Ⅴ类甚至出现黑臭;沿黄塘溪的污水管破损,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监测结果显示,污水化学需氧量浓度达155毫克/升。儋州市生活污水收集主干管严重缺失,只能用城市排洪箱涵收集生活污水,雨季大量雨污水直排光吉河,导致下游水体黑臭。
2.污水处理出现问题,没法绕开管网
行业内常说的一句话是“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是管网。”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5%以上,但管网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中的短板,管网覆盖不足、漏损、客水挤占管网、错接混接、溢流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也正是我国污水处理率高但污水收集处理率仍比较低,黑臭水体频发的主要原因。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生态市政院院长王家卓也曾在“2018(第十六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指出,重厂轻网,导致污水收集系统效率低下,进水浓度低,在目前的水环境治理中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非常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管网重视却远远不够,导致当前污水收集系统效率低下、进水浓度低。
E20研究院指出,2021年,住建部首次在年鉴中公布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的数据,2021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68.6%,同期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则高达97.89%,两个指标差值超过了29%,表明我国污水收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十四五”时期管网的建设、改造、修复仍需重点关注。(详情点击:首次官宣城市污水收集率!管网、污水、再生水等机会在哪儿?)。
2022年,四部委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老旧污水管网改造和破损修复。在开展溯源排查的基础上,科学实施沿河沿湖旱天直排生活污水截污管道建设。公共建筑及企事业单位建筑用地红线内管网混错接等排查和改造,由设施权属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单位) 或者管理单位等负责完成。到2025 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 70%以上。
3.系列新政下,管网建设的钱究竟要从哪里来?
管网问题自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就频繁暴露在公众面前,多地政府也多次发文要确保管网建设,那么管网建设需要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成为重要问题。
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沈阳工业大学环化学院兼职教授薛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管网建设空间很大,如果对雨水污染进行非常完善的处理,粗略估计至少需要15万亿—20万亿的投资。
面对万亿市场,管网建设的资金该如何筹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1月,《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发布,也对管网是否纳入特许经营进行补充。在这个文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的项目”的项目清单中,出现了污水管网项目,实际上根据文件要求,却又是不能操作的。在2018年,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补偿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设施运营成本(不含污水收集和输送管网建设运营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污水处理费标准”。而此文件中又提出“在项目建设期对使用者付费项目给予政府投资支持,政府付费只能按规定补贴运营、不能补贴建设成本。”按照2018年的文件,百姓没有对管网的支付责任,管网没有收费权,而此文件又规定财政补贴只能补运营、不能补建设,因而市政污水管网就不具备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进行融资的可能性,所以只能走购买服务委托运营模式外包,不具备特许经营市场化的基础,除非未来发改委修订价格机制,管网建设和运维可以向居民等收费,管网的特许经营(PPP)才可以被实施。
从上述文件中可以看出,管网项目的资金或更多依赖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了。
如今年,发改委、环境部、住建部三部门发布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中,明确了要加大对环境设施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环境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投放力度和融资支持力度。
7月初,浙江省也发布《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通过列入“千项万亿”工程、以奖代补、专项债、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等方式完善资金投入,并引导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污水系统的提升改造和运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困难地区的支撑。
02幽灵项目 ,地方政府画大饼,督察才能显原形
在此次督察中,也曝出地方政府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画大饼的问题。
《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完成133个污水处理项目,按期完成的仅50个,截至目前仍有10个未完成。其中,陵水县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直至2023年5月才开工建设;海口市江东新区水质净化中心2022年1月建成投运,但建成以来长期“吃不饱”,计划建设的66.9公里污水干管实际建成36公里,正常通水的仅6.9公里,且管网破损严重,导致进水浓度低,监测结果显示,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只有19毫克/升。
2019年9月印发的《海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实施方案(2019—2021年)》明确,全面实施排水管网雨污错接混接点治理、破旧管网修复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但全省大部分城市直到2021年才启动,相关工作严重滞后。琼海市327公里的排水管网缺陷高达12898处,平均25米就存在一处缺陷。截至目前,海口市仅排查清楚1个片区情况,该片区配套的61.8公里管网缺陷高达1349处。
督察发现,按照甘肃省要求,兰州市应于2023年底前至少实施一座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设施,但至今未实施。全市城区生活污泥均由2018年建成的兰州市污泥处置厂填埋处置,该厂设计库容100万吨,处理能力400吨/日,实际接收污泥约580吨/日,截至2023年11月,已填埋污泥162万吨。现场检查发现,该厂未按要求设置甲烷气体自动检测及点火装置,导排系统已被污泥完全掩埋,填埋区积存大量渗滤液,甲烷及恶臭气体导排受阻,存在严重环境安全风险隐患,群众对该厂臭气扰民问题反映强烈。
西宁市城区现有8座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9.8万吨,实际处理能力缺口约11万吨。《西宁市“十四五”城市排水建设规划》将第三污水处理厂8万吨扩能工程列为重点工程,要求2022年底完工,实际2023年4月建成投运。投运后处理能力缺口仍然很大,5月至10月通过溢流口直排雨污水408万吨,平均每天直排2.2万吨。海东市循化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1年5月就得到批复,但建设工期一直拖延,截至督察时只完成总工程量的85%。早在2017年,循化县就提出建设城北片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仅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批复了三次,建设期限从2018年变成2021年、再变成2023年。截至督察时,工程尚处于场地平整阶段,建成时间又推延到2024年。
针对上述问题,督察组在通报中也直接撕开地方政府的遮羞布,指出是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这些问题经中央督察组督察和集中曝光,相信后续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
另外,从硬币的另一面来看,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代表着上述省份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留白市场~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