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湖北省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印发

时间:2024-06-20 09:39

来源:襄阳住建

评论(

(十)建筑节能改造。按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 等要求,排查超出使用寿命、能效 低、存在安全隐患且无维修价值的建筑节能设施设备,确定更新改造年度计划,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小区建设等实施节能改造。更新范围包括热泵机组、散热器、冷水机组、外窗(幕墙)、外墙(屋顶)保温、照明设备等。到2027年,更新改造节能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米。

三 、实施路径

(一)省市县一体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将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作为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平台的第一应用场景,搭建“省—市—县”一体化监管平台,省级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以市州为单位统一开展建设运营。

(二)共同缔造推进电梯加装。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组建“一站式”加梯公益组织,发动群众参与, 一户申请即启动意愿征询,破解“群众工作难”;开展带量集中采购,降低电梯成本,破解“居民出资难”;通过电梯企业牵头设计、施工、监理企业成立联合体,推广加装电梯示范合同,将加梯纳入质量监管体系,破解“工程监管难”;通过电梯整体加装、连片托管、物业全覆盖,推进“保险+维保”一体化,破解“后期管理难”。

(三)引导多元投入。用好“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按效付费”政企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性资金的撬动作用,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和供水、污水、供热与环卫等设施设备更新工作中,鼓励市场主体参与项目投资、建设,建立长效运营管理机制。

(四)加强供需对接。建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鄂产设备供给清单,精准对接省内更新设备需求,通过带量集采等方式降低企业设备采购成本。

(五)抓好试点示范。统筹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以“五个一”工作方法(一次普查、 一次赋码、 一次建模、 一次开挖、 一次治理)推进城镇污水管网攻坚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与城 市合同节水管理工作。推行二次供水改造、移交、管护、运维一体化,供水企业牵头实施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更新改造。通过设备更新,提升智能建造水平,促进建筑业转型发展。鼓励武汉、襄阳、宜昌等重点城市,率先完成试点示范任务,复制推广试点经验。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工作专班,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见效。市县住建部门要会同发改、财 政等部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项目谋划和申报,明确实施主体,简化前期审批手续。

(二)加强标准引领。坚持以安全韧性、绿色低碳、质量提升等为重点,制定或修订标准,引领设施设备更新。严格落实各项强制性标准和设备淘汰目录要求,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按照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要求,对设备进行统一编码赋码,构建设备更新智能化管理的标准和体系。

(三)加强政策保障。加大财税扶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统筹中央和省级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各市县实行电梯加装补助,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加装电梯,支持提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落实设施设备购置抵扣税收优惠政策。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给予支持,市县对供水、供气、供热、环卫设施、建筑施工、建筑节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等设施设备更新给予企业贷款贴息,省级按照市县贴息的50%给予补助,期限不超过2年。健全费价机制。积极稳妥探索供水、供热、污水与垃圾处理等价格和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四)加强跟踪评估。对政策实施绩效进行跟踪和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各地住建部门要做好信息统计,及时报送进展情况。

image.png

image.png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