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央视曝光农村污水“假工程”冲上热搜,除了真没钱,还有啥借口?

时间:2024-06-25 09:3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郭永伟

评论(

6月24日,央视新闻报道山东青岛市一社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这一事件迅速冲上媒体热搜,不仅令人震惊,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以“水十条”为始,农村污水浩浩荡荡跑了近10年,虽然确实一直面临资金问题,但我们真可以用这个借口掩盖掉这一产业领域的种种痼疾?尤其是系统层面的缺陷?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的一则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广泛关注。一项耗资数百万的污水处理设施,被揭露为“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设施形同虚设,屎尿横流,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文后附完整报道)。

这一事件迅速冲上媒体热搜,不仅令人震惊,更值得我们深思:如果以“水十条”为始,农村污水浩浩荡荡跑了近10年,虽然确实一直面临资金问题,但我们真可以用这个借口掩盖掉这一产业领域的种种痼疾?尤其是系统层面的缺陷?

诚然,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当下存在切实的困难。但它并非唯一原因,央视的曝光揭示了更为“系统性”的问题:即便有了资金,如果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管,资金也可能被浪费在无效的“晒太阳工程”上;此外,建设期的不负责任、偷工减料,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失职,都是导致“假工程”出现的重要原因。

“系统性”和“真没钱”,到底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又或者互为因果?

去年底今年初,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预示着农村污水治理进入又一程。文件开篇即给要特别解决的几大问题定了基调——

1、治理机制不完善

2、治理重点不突出

3、治理成效评判不科学

4、治理模式不精准

5、治理成效不稳固

6、保障措施不健全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本次事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随便在网络上搜一条“农村污水”的研究或分析就会发现,这些问题早已被讨论烂了,但另一面却是如许板上钉钉之共识,竟没谁给出了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625093241.png

AI制作,农村污水横流图

我就这则新闻简短访问了广东新大禹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他指出:“这些所有的问题都是表象,根本是定位的问题,要把它理解为不仅仅是环境保护的工作,而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最终目标,是美丽乡村的协同任务。以终为始,若只谈‘环保’,上上下下就忽略了‘村民’而只谈达标,COD、氨氮、总氮、总磷、SS...而以‘新农村’目标为导向,则达标的目的是为了连接美好生活,便同时要确定‘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村民怨言’,我们的标准规范里有没有将这些村民感知度和满意度水平指标化?”

微信图片_20240625093244.png

AI制作,未来美丽乡村图

定位决定方向,认知决定方法,大家普遍公认的是这个市场没有所谓技术性难题,但是面对诸多不可控的系统环境,解决问题也许又必须从技术上寻求突破。

因为以系统思维阅读这个市场,技术居中,居于诸多环节的锚点位,是规划和运营之间的连接,把技术产品化、标准化、智能化,能够建构整个网络的系统接口——

1、规划:更好的统筹和策划,必须与后期的建设、运营相辅相成,浑为一体

2、建设:更高品质的设计和施工,既是好规划的落实,也是好运营的前提

3、运营:规划和施工是好运营的先决条件,同时好运营,应是规划和建设的后发约束

那么,在资金和资源都相对匮乏的农村,如何通过技术产品的创新来激活运营系统?

麦建波也提出了三个足够:要足够简单、要足够便宜、要足够长效。我调研过他们广东湛江项目,以及长三角地区很多运营商都在经营着运营良好的项目,他门确实做到了,便也没有类似事件中的破败问题。

但他们的实践如何复制到更广大的农村污水处理市场去?如何在紧衣缩食的当前形势下激活存量“假工程”“晒太阳工程”?到底该怎么激活全国约70万行政村、约270万自然村的巨系统?是我们环保人在此事件中要反思的大问题。E20研究院联合两山系统解决方案中心将持续就相关事件和课题开展研究,敬请关注后续调研结果。

相关系列文章详见:两山系统解决方案

附:完整报道

街巷屎尿横流!这里的污水治理工程如此荒唐

一直以来,中央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多项政策中,都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为重点工作。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短板,也是农村群众最期盼改进的民生实事之一。

但近期,总台《财经调查》接到部分群众的反映,他们村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

建好污水井却只是摆设

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