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近两年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环境行业的估值和未来的信心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中国环保公司,我们认为在这个战略契机点,它会为我们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所以我们提出了在“十五五”再造一个上实环境的发展目标”。
3月27日,在2025(第二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上海实业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环境”)借其在水务环保领域的卓越成就和行业影响力,荣获“2024 年度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称号,上实环境党委书记、CEO汲广林以“崇德尚实恒业至善,持续创造行业价值”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汲广林表示,上实环境的未来战略将主要围绕科技、金融、产业三个关键词展开,他认为,科技是行业变革的逻辑起点,金融将在行业重构中起关键作用,而产业的兴盛则需这些元素充分叠加与灵活应变。
汲广林
融产模式 铸就行业领军之路
汲广林介绍,“崇德尚实和恒业至善”是上实集团的企业精神,行业价值就是论坛主题讲的价值本源,上实环境其实是上实集团按照融产结合规划的一个板块,“融产结合”也是上实集团原来主要的商业模式,通过金融和产业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创造行业价值。
上实环境从2010年收购亚洲水务开始,进入水务和环保行业。2012年,从新交所凯利板转移至新交所主板上市,并更名为上海实业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后于2018年在香港主板完成双重上市。
2010至2024年,上实环境通过金融和产业相结合的融产模式,成功实施了配股发行、公司股权交易以及收购扩张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推动了产业发展,并创造了市场价值,成为了中国环境产业运营与投资领域的领军者。
目前,上实环境在中国拥有近250个污水处理及供水项目、固废焚烧发电项目以及污泥处理项目,水务整体设计处理规模达到1343万吨/日,业务覆盖中国20个省、市、自治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以金融思维 打造独特优势
汲广林强调,上实环境曾以“主动投资集团”为定位,并在这一理念的驱动下,积极甄选产业方向,最终聚焦于环境产业。鉴于环境基础设施是当时的重要投资领域之一,公司始终秉持金融思维来审视产业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优势:
一是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即“融产结合”。先观察产业,然后用资本力量推动产业,通过产业发展来进一步集聚资本和产业效益,进而以产业的发展曲线来主导资本的进退;
二是战略财务规制与经营市场化,上实环境采用的是境外资本架构,相对国内来说,它的金融资源相对来说灵活而充沛。在项目的实际运作与布局上,则充分融入了市场化元素,并始终坚持着一种平衡的管理策略:一方面,确保管控体系符合上市公司的高标准要求,保持相对的规范与宽松;另一方面,在基础端与市场端,则尽可能地保持高效与灵活,以激发企业自身的活力与潜力。因此,上实环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直线型国企模式,而是融合了国际化资本运作优势与国内市场灵活性的独特企业形态;
三是后台专业化与前端个性化,在筛选收购标的和发展项目时,上实环境严格要求其产业业务、运营能力和团队需具备行业专业水准。同时,充分尊重并发挥每个项目的独特性和差异化优势,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相对竞争优势。
四是国际与国内资源的开放合作,两个市场的跨境管理与产业布局,核心在于融产结合,也是上实环境的发展独特之处。
战略聚焦 再造一个上实环境
汲广林表示,上实环境未来战略将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展开:科技、金融、产业。在他看来,科技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头动力,特别是在技术革新如AI人工智能等浪潮的推动下,深入理解科技与该行业的融合关系,将成为环保未来发展的逻辑起点,即“起于科技”。
尽管如此, 汲广林强调上实环境仍坚守原有的商业模式,并坚信在行业重构与重塑的进程中,金融将成为变革的关键力量,促使行业格局再次被塑造,即“成于金融”。
最后,重塑一个行业和产业,若科技、金融等元素不能充分融合叠加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兴于产业”将难以实现。
关于科技、金融、产业及企业间的合作,汲广林表示,相比一些企业去做全产业链,上实环境更愿意做行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上实环境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愿意将旗下所有载体、土地及场景资源,与行业内部具备技术优势、引领发展趋势的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无论这些优势体现在传统技术领域还是智能领域。
因为内卷结构 所以上实环境不做全产业链
在论坛现场,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薛涛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与汲广林进行了互动。薛涛提到,面临“十五五”,汲总觉得最难的是什么?怎么克服?
汲广林强调,如果只谈战略点,不谈技术点的话,行业最难的是在市场结构和发展模式上,还没有实现充分的市场塑造。
如果要用一个市场逻辑去看国内市场,要充分重视政策和理念上的问题。政策上的问题肯定要政府解决,但是行业理念上的问题,还是需要行业去真正理解,这比讨论应收帐款等问题更有意义。
我们从国际视角来看行业结构、技术结构和资产结构。我们(国内)现在是内卷结构!上实环境为什么不想做全产业链,因为在行业中,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战略定位,做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的事情,尽可能一起推动行业向更良性的方向去发展更有意义。
编辑:陈伟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