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我国将基本解决3.23亿农村人口存在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结构和保障措施如何?水利部部长汪恕诚近日就此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保障饮水安全、维护健康生命是人对水的第一需求。汪恕诚说,自2000年国家启动农村饮水解困项目5年间,中央安排国债资金及地方政府投入和群众自筹共投入222亿元,使6700多万农村人口告别了饮水困难问题,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任务,农村供水工作由饮水解困向解决饮水安全转变。
“饮水困难解决之后,农民群众迫切要求的更高层次的饮水安全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汪恕诚说,据农村饮水安全调查评估显示,到2004年底,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23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按地区统计,西部地区人口为1.25亿人,中部地区为1.38亿人,东部地区为6985万人。按水质和缺水问题分类,存在水质问题的人口为2.27亿人,存在缺水问题的人口为9558万人。
汪恕诚援引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说,在发展中国家,80%的疾病是由不卫生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的,妇女儿童受危害最严重。要减少疾病、拯救生命,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
汪恕诚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决心进一步加快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去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人饮水安全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决定用10年时间基本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也提前完成联合国千年宣言提出的“在2015年年底前,使无法得到或负担不起安全饮用水的人口比例降低一半”的目标。
目前我国农村供水仍以分散式供水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低,规模小,管理方式落后。谈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保障和管理方式时,汪恕诚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农民投工投劳,但要防止加重农民负担。中央资金将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东部发达地区应利用自身财力,加快解决现存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
“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全国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汪恕诚说,水利部将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对于离城镇较近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提倡通过延伸城镇已有的供水管网来解决。对于离城镇较远、人口稠密的地区,结合当地村镇发展规划,兴建适度规模的跨村镇联片集中供水工程。对于居民点分散、水源规模较小的地区,兴建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对于在供水成本较高的地区,特别是高氟、高砷、苦咸水等难以找到良好水源的地区,采取特殊水处理措施,兴建集中供水站分质供水。
汪恕诚表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全面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模式。新建农村供水工程全部明晰产权、落实管理主体、明确管护责任,集中供水工程做到按成本计量收费、良性运行。
编辑:全新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