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无锡水污染事件应追究环保责任

时间:2007-06-01 09:48

来源:齐鲁晚报

评论(

  据新华社5月31日消息,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使无锡城区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市民纷纷抢购纯净水,桶装纯净水每桶从平日的6元涨到10元。

  无锡水污染事件,不仅给市民带来许多不便,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笔者注意到,水污染事件发生后,无锡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采取了一些应急处理措施。应该说,政府应对城市公共危机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笔者认为,太湖严重水污染,实际上是当地环保欠账过多的一次总爆发,那么,这能否触动官员的环保痛觉呢?

  对于此次蓝藻突然爆发的原因,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去年是暖冬,蓝藻经过处理之后还冻不死,今年天暖得早,符合蓝藻的生长温度,加之无锡夏天风向西南,加重了太湖的污染。但他不得不承认,太湖周围的污染排放也是个问题,一些企业确实存在偷排污水的行为,如果要彻底改善水质,就需要对大环境综合整治。可见,这起水污染事件的实质,是环境污染问题,天气原因难以掩盖当地环境污染加剧的事实。

  5月28日《江南时报》报道说,2006年,无锡人均GDP突破了7000美元,但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人口素质的约束。过去几年,无锡每年大约要用8万亩土地换取15%的GDP增长和20%的工业增长。这说明,太湖流域环境污染问题不是短期内形成的,高GDP是以透支发展后劲、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说,无锡水污染事件正是政府一味追求GDP、不注重环保造成的。

  无锡水污染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这起事件或许可以唤起政府官员的痛觉,对其他地方也会有所触动。但是,相对于对GDP的追求,水污染的痛觉与反思未必能长久。因此,笔者认为,要让水污染事件真正触动官员的环保神经,就应该落实环境污染问责机制,对环保目标进行分解,降低发展能耗与污染指标。甚至还可以考虑把“污染帽”与“乌纱帽”挂钩,铲除拿环境换GDP的土壤。或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遏制官员制造“污染政绩”的冲动。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