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汉城清溪川复原—城市生态恢复工程的典范

论文类型 基础研究 发表日期 2005-05-01
来源 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
作者 何永
关键词 清溪川 历史 演变 复原 工程 景观
摘要 清溪川是韩国首都汉城汉江以北流经城市中心区的一条人工河道。在其600余年历史中,经历了由水源河道到排水河道,从明河到暗河,再恢复成明河的过程,是汉城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本文介绍了清溪川的历史演变,特别是重点介绍了成为当今城市生态恢复的典范工程-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做法及其景观建设的内容。

何永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100045)

  摘 要:清溪川是韩国首都汉城汉江以北流经城市中心区的一条人工河道。在其600余年历史中,经历了由水源河道到排水河道,从明河到暗河,再恢复成明河的过程,是汉城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本文介绍了清溪川的历史演变,特别是重点介绍了成为当今城市生态恢复的典范工程-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做法及其景观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清溪川、历史、演变、复原、工程、景观。

CHEONG GYE CHEON RESTORATION IN SEOAL

---A PARADIGNM FOR THE URBAN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He Yong
( Beijing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 Design,Beijing,100045)

Abstract:The Qing Xichuan is a manmade water channel flowing through the city center on the north of Han River in Seoul, the capital city of Korea. In more than 600 year history, it has experienced from a water resource catchment to the water disposal channel, from a surface river to the underground river, which was covered by a highway. It is a witness of Seoul city development history This essay will introduce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 of Qing Xichuan, especially the river restoring project of, from the engineering to its landscape developments.

Key words: Qing Xichuan, History, transform, restoring, project, landscape.

  清溪川是流经汉城中心区,横贯城市东西的人工河道,起着重要的城市排水作用(图1)。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在朝鲜时代的500年和现代100年中,清溪川是汉城的历史、文化和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1汉城及清溪川流域影象图

  清溪川见证了汉城的城市发展史,特别是受到了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战后经济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清溪川不堪重负,变成了垃圾覆盖、污水横流和贫民窟聚集的地方。环境的恶化和城市中心区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使得汉城市政府下决心从1955年起开始了清溪川覆盖工程,并在加盖后的清溪川上修建高架路。工程历时20年,成为穿越城市中心的主要交通动脉。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使得人们重新审视城市发展轨迹、城市建设及城市管理的方向。2003年,汉城市政府启动了清溪川复原工程,计划2年内将高架路拆毁,重新打开河道并进行景观建设等一系列工程,使清溪川再生成为城市中心区人们享受自然的去处。图2和图3是清溪川复原前后的对比。这项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时存在很大争论。从清溪川的历史演变和清溪川复原工程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清溪川复原确实称得上是城市生态恢复工程的典范。

图2 东大门地区现状清溪川上的高架路

1清溪川的历史演变


图3 同样的位置看恢复后的清溪川


1.1朝鲜时代的清溪川(1394~1910年)
  
清溪川由汉城周边山上的小溪汇流成,其能够在朝鲜时代保持500年的历史文化中心地位,与其既是水源河道,又是重要排水河道有关,它与汉城的历史紧密相连。那时清溪川上有9座桥,部分与传统民间风俗有关,如桥上民族舞蹈表演和放飞风筝。大部分桥在清溪川覆盖工程时被毁,另有一座埋在了路面下,仅有一座移到了附近的公园中,至今保留。
  1760年,清溪川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去除底泥和底沙,石墙护砌,部分河道裁弯取直,当时的国王还设立了专门负责河道管理的政府办公室。这次改造形成了现在清溪川的雏形。随后,每隔2~3年疏浚一次,承担起内城污水的排放功能,河道两侧也成了商业和手工业中心。从清溪川弘报馆中展出的朝鲜时代的清溪川两岸模型可以看出,清溪川的水、河岸、桥等已经成了当时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图4 20世纪70年代末的清溪川高架路

1.2清溪川的覆盖(1955~2000年)
  
在战后的20世纪50年代,清溪川成了垃圾、污水、贫民窟和贫穷的象征。60~70年代,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清溪川又演变成了以电子、机械工具、印刷及服装业为主的城市工业及服务业中心。清溪川的覆盖工程始于1955年,从上游开始。1958年5月到1961年12月,完成了东大门体育场以上的城中心部分。此后,1965年至1966年、1967年至1971年分别完成其余部分。
  清溪川高架路的建设始于1967年8月15日,完工于1976年8月15日,全长5650米,宽16米。这条快速路以韩国本土的技术设计和建设,与路两侧快速崛起的建筑一起成为快速发展时代的象征。图4为刚完工时的清溪川高架路。

2清溪川的复原工程

  进入21世纪,清溪川高架路已经有40余年历史,年久失修给市民和环境都带来安全隐患,很显然,复原河道是对人和环境最安全的保护办法。清溪川复原工程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于2003年7月开工,预计到2005年下半年完工,分拆除工程、河道复原工程和景观建设工程三部分。
2.1拆除工程
  
采用低噪音、弱震动技术拆毁清溪川上覆盖的道路、高架桥和河道上盖等结构,尽量减少对周围地区的影响。拆除工程分4个步骤:第一步,清理辅路,保证2~3条车行道通行,减少对周围商户的影响;第二步,移除河道上盖;第三步,拆除桥墩;第四步,拆除结构。
2.2河道复原工程
2.2.1河道横断面
  清溪川河道复原工程设计标准为满足200年一遇的洪水过流需要。为防止水的渗漏损失,断面为不透水铺装。整个治理河段的横断面依周边条件不同分为4部分。
  第一段位于上游地区,河道蓝线条件较好,因此明渠底宽20.83米,边坡1:1.0,两侧二层台各21.83米和22.92米。二层台下及两侧设市政管线走廊。


图5 第二段河道横断面图*


图6 正在施工的行洪通道的溢洪孔

  第二段位于城市建设密集地区,河道蓝线用地非常紧张,又要留出两侧各两条车道,还要考虑人的亲水活动需求。为保证河道行洪断面,将规划路架设在河道两侧过水断面上。明渠底宽11.74米,边坡1:1~2,二层台下设市政管线走廊(图5、图6)。这种在城市密集区河道与车道相结合的做法值得借鉴。
  第三段位于城市建设密集地区下游,河道蓝线用地紧张程度较上段缓和,也要留出两侧各两条车道,但人的亲水活动减少,断面相对整齐。为保证河道行洪断面,将规划路架设在河道两侧过水断面上,明渠底宽11.74米,边坡1:1~2,二层台下设市政管线走廊。
2.2.2河道水源补水工程
  清溪川的补水水源有三处:从附近地铁站抽取浅层地下水、汉江及污水处理厂出水,保证河道常年水流的日补水量为9.37万立方米,其中汉江补水水源作为应急水源。河道水源补水工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为清溪川改造工程沿线,管线长5.8公里,管径900~1100毫米;第二段从清溪川改造工程东端点到清溪川汉江入河口,管线长4.3公里,管径1100毫米;第三段从清溪川汉江入河口到污水处理厂,管线长6.0公里,管径1800毫米。
2.2.3跨河桥
  清溪川规划修建21座跨河桥,其中5座是人行桥,16座是车行桥。
2.3景观建设工程
2.3.1河道景观
  河道景观规划突出河道的自然性,兼顾实用性及与水相关的河岸活动及安全。通过引入阶梯平台式堤岸,实现了自然保护与使用功能的统一。堤岸建设从利于水生生物生长考虑,使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阶梯平台的墙面采用传统的石材,同时栽种植物,反映清溪川的历史特性。
2.3.2灯光夜景
  水前的散射灯和重点景观的聚光灯相结合,形成和谐又有特色的灯光效果。灯光夜景规划从清溪川起点的广场开始,强调历史、文化和自然,创造了美丽的景色。
2.3.3滨水设施
  滨水设施使得汉城市民享受到与水有关的休闲活动,同时为外国旅游者提供一处吸引人的去处。滨水设施采用环保材料,尽量满足使用者方便。考虑到减少洪水损失,设施建设尽可能简单。
2.3.4生态植被
  植被有河道植被和道路绿化两部分。河道植被通过保持和恢复本地植物物种,保护健康的生态系统。道路绿化主要是沿清溪川两岸贯穿城市东西建造滨水绿化带。
2.3.5文化遗迹的恢复
  重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代表遗迹的2座桥梁,保留给后代。清溪川复原还结合传统与现代,以一个特殊文化带的形式,连接现状4个城门和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3结语

  对清溪川复原工程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交通与经济两大方面。原有横贯城市中心16条车道的交通主动脉,一下减为上下各两条车道的河边辅路,是否对城市交通带来负面影响?如此巨大的投资代价是否值得?得到的回答体现了汉城人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
  交通方面:原来的高架路不仅承担了城市交通,还由于其与外部连接的便捷引来了过境交通,而城市中心没有必要承担对外交通的通道作用。在着手这个项目之前,市政府重新组织了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并采取措施更均匀地分配交通流量,以提高效率;推出更多的中央公交道,增加单行线;开辟替代线路缓解过境交通和进城问题。通过上述措施并加强宣传,实现减少清溪川沿线交通流量的目的。
  经济方面:清溪川复原工程的主要投资来自市政府紧缩开支。此外,清溪川两侧已经形成了五金、工具、建材的商品集散地,虽然此类经营活动与清溪川复原之后的城市环境不一定相匹配,但市政府依然设法重构清溪川周边的商业活动,向希望继续在周边做生意的商户保证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不便,同时计划复苏这个商业区;对于想搬走的,政府将给一定经济和政策的补偿。
  600年来,清溪川已不仅仅是一条河道,它是汉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清溪川复原之后将成为“具有自然美景的城市河道”,对提升汉城生活质量和建设环境友好的城市中心区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为汉城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助一臂之力。清溪川复原工程必将成为城市生态恢复和现代城市管理的新典范。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paper@h2o-china.com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