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2-01-19 10:32
来源: 绿谷工作室
作者: 谷林
2017年,环保部组织在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开展“装、树、联”工作(所谓“装、树、联”,就是所有垃圾焚烧企业都要安装污染源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都要在显著位置设立显示屏,将污染排放数据实时公开;企业的自动监控系统都要与环保部门联网)。以进一步明确企业责任,倒逼企业全面提升环境管理整体水平,便于群众及时获取企业排污信息,化解抵触情绪和恐慌心理,增进“政企民”之间的互信。
绿发会的文章认为,生态环境部“装树联”避重就轻,回避垃圾焚烧二噁英和重金属污染数据。控制目录只涉及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和一氧化碳五项常规污染物,不涉及污染控制的关键核心问题二噁英以及重金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民众信任,或许就只能是一个梦想。而基于不信任的邻避事件,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从上面案例及描述也可以看出,运营特别是排放数据不公开,是导致民众不信任的重要原因,而在很多邻避事件中,政府的武断决策以及“瞒天过海”才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索。
嘉道数据曾就仙桃事件专门做过舆情分析,分析显示,有24%的受调查者对垃圾焚烧持支持态度,有23%的人是基于环保设施的环境污染考虑,另有22%参与调查的网民主要质疑过程不公开、缺乏社会参与,有近31%的人主要不满对群众的诉求采取强硬措施。
而在仙桃事件的网友留言中,也可以看到,触发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政府对垃圾焚烧项目的选址“事前秘而不宣”,或者进行形式主义的公示,周边民众大多不知情,等到大家知道时,选址已经公布,继而引发邻避。
更需要指出的是,仙桃邻避事件中,除了垃圾厂址周边的民众外,也有很多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市民参与了活动,他们的主要动因就是为了表达对决策形式和处理方式的不满,希望借此促进更多的信息公开,并推动民众参与制度、政府沟通和环境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佃利认为,在邻避事件中,多数地方政府基于管控思维,往往将邻避现视作影响地方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负面事件,将其视为阻碍地方政府职能履行、破坏政府公众形象的“负能量”,以封闭式的决策过程推进邻避设施建设,以教育、劝说、通知等单向的信息传递作为沟通的主要手段。当面对居民大规模集中反对时,他们才被动地采用协商、听证等方式同公众对话,或者采取行政手段,这种方式会收获一时效果,但大多数时间则会引发更大的民意反弹,导致事件升级。
解决邻避问题的参考案例
作者之前的专题文章特别提到,解决邻避事件的根本途径就是取得民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改变对邻避事件的固化管控性思维,要真正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做好服务。要理解民众的邻避心理及其合理性,不要将民众视为“不可开化,只为利益”的“小市民”,也不要将邻避运动视为洪水猛兽。反而要顺势而为,把垃圾焚烧项目选址作为促进民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的契机,主动进行信息公开,与民众深入沟通,促进互信。
从项目的角度,行业中也有很多案例值得参考和借鉴。
2005年,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由于运营不佳,遭遇周围居民集中投诉集,进入了环保部的“黑名单”,场内所有设备被贴上封条,技术选型遭到业内一致否定。周边社区对这个项目、甚至对政府的信任已经完全消磨殆尽,双方不具备任何对话的基础。作为南海区最大的环保企业,南海发展临危领命,接手了该项目。
当时南海发展做了个发展蓝图,希望可以邀约周边居民,和大家说下要建一个新厂来替代旧厂的事情,但15 个村委会、5所大学,最终却一个人也没约到。
面对此情此景,南海发展决定从居民诉求开始做起——既然民众不满意、不信任,那就通过升级改造和精细管理提升项目品质,表达为保障居民健康的决心,降低居民的疑虑,赢取大家的信任。
在经济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们从臭气、污水处理、烟气排放等方面入手,在两年内将项目所有的可见污染进行改善、消除,项目运营情况大为改观。
同时他们给周边居民发了监督卡,请大家一起参与项目管理,总经理甚至把自己的手机号告诉居民:24 小时有效,发现问题就直接给自己打电话投诉。
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项目公司与社区的关系终于得以缓和,居民也逐渐对项目有了更多信任。
有了这样的对话基础,当项目后续扩建一个日处理量1500吨的新厂时,听证、环评等环节都进展顺利,也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而在居民的期许和监督下,项目的运营管理也达到了更加细致、严格的效果。
后来,项目及企业负责人曾深入分享过她对于当年处理邻避问题的经验。在她看来,“共生”是一个关键词,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她认为,过去十年,固废行业属于粗放型的发展,只关注企业利益的一些发展,然而在新的形势下,要从原来的邻避逐渐要发展到邻利。要做到产业、资本和社区共生。
当垃圾焚烧项目建成之后,如何取信于民,台湾的八里垃圾焚烧厂提供了另一个范本。
据悉,八里厂在运营过程中,和周边居民形成共享型利益关系。比如它们建立了独特的回馈金制度,回馈金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主要用于全民之健康保险、医疗保健、文教事业,以及环境监测等公共服务。同时还建立了“敦亲睦邻”基金,以实现项目监管用及对居民的环境教育;在生活方面,项目建成了温水游泳池、环保小木屋、环保梦工厂、鱼菜共生、有机示范农园、原生植物园区等社区共享设施。其中最具创意的是,八里厂还将一楼大厅免费提供给附近民众举办喜宴,以让厂区与周边居民一生的美好记忆相关联。目前,八里厂已经成为区域里的旅游景点和社会活动场所。八里厂招工,也优先考虑周边村民或他们的子女。
同时在厂区运营方面,八里厂重点解决臭味问题。在信息公开方面,及时传送连续烟气监测排放数据供政府及民众随时监督,设置“民众协助监督委员会”,让民众共同参与监督焚化厂的营运,并委托第三方公证公司进行定期检测等等,用这些措施让民众真切看到厂子的运营质量,消除民众的误解,让大家放心。
编辑: 赵凡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 绿谷工作室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