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12-20 16:48
来源:
作者: 王志轩
4 消除雾霾不仅仅是提高脱硫效率,还需要解决扩散问题,尤其在零排放没有实现的情况下,人口密集地区尤其要注意。所谓的大范围雾霾,其实主要还是集中在排放大人口密集的城市。
5 石膏雨比PM2.5要大,但一样是破坏环境影响健康的因素,尤其是电厂周边环境。
6 加热烟气不能节水,但有利于扩散,降低湿度。烟气温度,湿度与扩散的关系请更专业的机构去研究。如果排放的尘,硫,氮等为零,也就没必要讨论扩散问题了。节能节水是伪命题,只有环保是真命题。
王志轩后续回应作者@温故1942:
看到了作者回应,感谢!因这里主要讲烟气干湿对雾霾的影响,因此石膏雨、节能等问题先不讨论,以免乱上加乱。
可以再简要分析如下:当湿烟气比干烟气抬升低,湿烟囱比干烟囱低时,污染扩散范围肯定小,主要影响(最大落地浓度)约在烟囱周围1、2km甚至是几百米范围内,电厂形成的细颗粒物污染物很难在空中长期悬浮并远距离输送,对雾霾影响是减少的,而不会加重。
实际上还是要回到本质上,即污染物排放减少才是核心,扩散方式对已经大幅度降的污染物排放影响大大减少,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另外烟塔合一技术在2006年12月首台在三河电厂已投产应用,此后有中国多台投产,并非国内准备“试用”。
至于美国的烟气加热问题,10多年前进行过大量专业性交流和讨论,主要是解决凝结雨和“白烟"感观问题,已有定论。
总之,我同意作者原文中很多观点,但就湿气排放的影响,烟建议一个专业者还是讲自已的专业为好,以免误导公众。
再讲一例,北京4大燃煤电今年已关了3座,干、湿烟气都没了,雾霾是否大减?这就不用我回答了。
编辑: 张伟
题目: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在全能低碳环境下,用冷凝技术加强农村煤炭清洁利用;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脱硫除尘是第一技术2020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第五条;第22页;第二行有‘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节能减排、清洁、高效、利用、再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但不同于2016,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提法,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提法。从“加强”到“推进”,改变的不仅仅是用词。“如果说此前还带有‘强化’的意思,‘推进’意味着这项工作必须要做、必须完成。”一直以来,中国能源结构有着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因此国家能源委员会将‘以煤则煤’作为北方采暖季保暖保供工作的重要补充,扭转了以往清洁取暖就是去煤化的思维。虽然国家将清洁燃煤作为清洁能源取暖的兜底补充,但是目前在暖通领域民用炉具洁净煤利用依然存在着能源浪费严重技术低劣,达不到绿色标准的问题。根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仍将达50%,2050年占比40%。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石,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能源绿色发展的最现实选择。随着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产业化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水平需要大幅的提升,在十九大报告的指引下,在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号召下,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技术改革创新积极性,在民间,民用暖通领域开发研究出了,“冷凝式型煤炉具脱硫除尘技术”,通俗简单地讲也是‘煤改煤’技术。此项技术的创新、研发、实验的成功,可以实现民用燃煤领域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实现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可以解决我国民用煤炭清洁化利用痛点长期存在的局面。”冷凝式型煤炉具脱硫除尘技术”。属于核心技术。属于颠覆性关键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国家从战略、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高度重视。当前无论从世界层面,还是国家层面,煤炭脱硫、除尘技术的应用只是局限在电厂锅炉方面,工业锅炉都很少利用,因为一套工业锅炉脱硫、除尘器设备高达100万元左右,相对于价值十几万元的锅炉,配套100万元的除尘器,再加上运行费用,企业根本不能接受。‘冷凝式型煤炉具脱硫、除尘技术’炉具本身造价是1000元,脱硫、除尘装置造价不到500元,每个冬季运行成本仅有136元左右。这项技术的研发成功,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做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群众温暖过冬有关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力度做好能源安全稳定保供,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优先。要坚持宜煤则煤、宜电则电、宜气则气,持续做好群众取暖特别是北方地区取暖用能保障。李克强总理在此次会议上改变了以往提法将煤列在了第一位置。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煤炭脱硫除尘是第一技术“节能是最廉价最清洁能源”开展能效;‘领跑者’引领行动,修订发布实施细则,扩大高能效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鼓励绿色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推广一批看的准、用量大,效果好的实用技术。其中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民用煤炭型煤炉具脱硫、除尘是第一技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能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安全稳定绿色的能源保障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节能提高能效是最快捷、最经济、最干净的“第一能源。节能提高能效不仅直接避免能源需求过快增长,而且间接减少上下游行业的能源需求。将节能作为推动创新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把“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本人看来,节能工作和技术也因此有了新使命、新任务。要通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深入挖掘暖通领域节能潜力,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暖通领域节能成为保障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最优先能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从2016-2030年,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提升为我国当前能源发展的基本战略。科技部组织专家规划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更是明确将“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作为主要任务。落实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就是需要大力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创新技术,构建市场化绿色创新技术体系,增加绿色技术有效供给,绿色技术有供给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支持此项技术开发推广,就是落实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该项技术有7个系列发明专利。可以在民用锅炉供暖领域,解决民用采暖炉的能源浪费问题和具有脱硫除尘效果的清洁利用技术问题。在民用炉具暖通领域解决,农村,农民80平米以上炉具供暖面积的硫化物排放问题。早在70年代欧洲国家就发明推广以天然气和石油为燃料并给于补贴的冷凝式锅炉。我国在冷凝式锅炉技术领域落后欧洲40年,2004年冷凝技术进入中国,2008年冷凝式采暖炉研发成功,由于政府政策支持不够,到现在只是在民间靠自身努力推广了几万台,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更没有得到政策倾斜。这项技术发明地在河北,河北到现在还在补贴普通燃煤民用炉具,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制定相应的冷凝式型煤炉具脱硫、除尘绿色技术标准。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在冷凝式型煤采暖炉技术基础上,增加脱硫、除尘装置,就可以实现民用炉具烟气硫化物和灰尘近乎零排放清洁、高效、绿色、技术利用效果。该项技术的特点是脱硫、除尘,不能脱硝。因为煤炭脱硝需要用氨水脱除。氨水有毒,民用炉具用氨水脱硝是不可能的。所以用无烟型煤、兰炭为燃料效果最好。因为无烟煤煤化程度高,其氧含量在2%左右,氮含量也比较少,一般约为0.5~3.0%。天然气的氧含量为3.5%~4%,无烟煤氧含量和天然气相差无几。 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0.9%,为了实现燃料的充分燃烧,炉具需要设定最佳空燃比,烟气氧含量控制在<8.2%;以内,误差控制在±0.5%以内。为此状态下,炉具实际点火实验检测氮氧化物排放只有67mg/m3。如果低于该数值从能效率和尾气焚烧效率的角度都不是最优的,如果超过该数值那么这时候空气氧含量就是过量的民用炉具炉膛温度在800°c左右,只要控制好进氧量,炉膛内不超过850°c就能够实现低氮燃烧。氮氧化物排放能够达到中华环保联合会2020年提出的【民用燃煤高效燃烧炉具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中关于氮氧化物排放150mg/m3.的规定。民用炉具炉体底部设计有出渣斗,炉具的进氧口也设计在渣斗处,在渣斗壁面上设计旋转的梅花形进风口就可以精准的控制炉具的进风量。在设计炉具梅花形进风口尺寸时,必须进行炉具实际点火实验出进氧量数据,根据进氧量数据设计梅花形进风口尺寸。在供热时脱硫时,在渣斗壁面和炉体处在关闭状态下时,只要旋转梅花形进风口就可以精确的控制炉具的进风量。2019年【最新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由国家环保部制定、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颁布的技术标准中关于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是200mg/m3。天然气氮氧化物排放是150mg/m3。冷凝式型煤炉具节能和脱硫、除尘绿色技术优势:1、节能数据:排烟温度只有50/70°c。热效率可达到82.8%,普通采暖炉排烟温度高达300/450°c。热效率只有30%左右,可以提高能效率,为了计算方便取整数计算如下;【80%-30%】÷30%=50%“÷30%=167%通过以上公式计算,冷凝式采暖炉比普通采暖炉提高能效率167%。锅炉有两个散热的地方,一个是炉皮,一个是烟囱,炉皮散热可以对厨房供暖,烟囱散热是“烧了老天爷”增加了温室效应,所以50/70°c排烟温度是最高技术。2、脱硫、除尘绿色技术数据如下:2018年经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颗粒物11.6mg/m3:二氧化硫55mg/m3;氮氧化物67mg/m3;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1;3、煤改电增加碳排放数据如下: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307克/千瓦时,用冷凝技术直接脱硫除尘供暖,比用电供暖还减少碳排放数据计算如下:1kg标煤按7000大卡对比:1度电=860大卡;7000大卡÷860大卡=8.14度电。说明:8.14度电只等于1kg标煤的热量。如果用冷凝技术直接用煤供暖,在脱硫、除尘绿色技术的基础上,和电厂相同脱硫、除尘效率下,每用电代民用煤1kg,计算公式如下;8.14度电x307克=2499克÷1000克=2.5kg用电代民用煤1kg,需要2.5kg发电用煤。截止到2019年统计我国北方发电煤炭装机容量是70%,精准计算如下;2.5kgx70%=1.75kg。1.75kg-1kg=0.75kg结论;每用电代煤1kg民用标煤计算,增加发电用标煤0.75kg。1个用3吨标煤的农户煤改电=3000kgx0.75kg=2250kg÷1000kg=2.25吨以上采用的是从网上查到的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最节能的,最环保的,最新数据。该农户煤改电后,国家多用了2.25吨煤炭用来发电。根据专家统计;1kg标煤燃烧后排放2.7kg二氧化碳co2,多用的标煤计算如下;2250kgx2.7kg÷1000kg=6.067吨二氧化碳co2;结论:1个3吨农户煤改电多排放6.075吨二氧化碳co2.煤改电越多,碳排放越多,在煤改电领域与2030年碳峰值达标工作相悖。4、冷凝式采暖炉节能减碳数据说明如下:以普通农村家庭120m2采暖面积举例,1个冬季如果用煤按5吨消费计算,普通炉具热效率30%,冷凝式炉具热效率80%,5吨*30%÷80%=1.875吨,5吨-1.875吨=3.125吨。就是节约3.125吨,实际用煤只有2吨,节约3.125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8.4吨,减排二氧化硫0.234吨,减排2.125吨粉尘,减排氮氧化物0.117吨。节能减排、经济、环保、绿色效益十分显著。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累计替代散烧煤超过1亿吨。经过科学计算;煤改电代煤1kg民用标煤计算,多用和增加发电用标煤0.75kg计算如下。1000kg*1亿吨=1000亿kg*0.75kg=750亿kg÷1000kg=0.75亿吨。截止到2019年煤改电累计替代散烧煤超过1亿吨,反而多用了0.75亿吨发电用煤,增加了碳排放。根据专家统计;1kg标煤燃烧后排放2.7kg二氧化碳co2,多用的标煤计算如下;750亿kg*2.7kg=2025亿kg二氧化碳co22025亿kg÷1000kg=2.025亿吨二氧化碳co2煤改电以来截止到2019年多排放了2.025亿吨二氧化碳co2杜祥琬工程院院士,副院长,按照杜祥琬的介绍,我国每年消耗煤炭约40亿吨,其中约7~8亿吨是散烧煤,这8亿吨散烧煤,煤改电后,多排放;2.025亿吨二氧化碳co2*8亿吨=16.2亿吨二氧化碳co2到2030年通过煤改电,替代完8吨散烧煤,我国多排放16.2亿吨二氧化碳co2。我国平均电厂锅炉发电热效率为35%,煤改电8亿吨散烧煤,浪费相当严重,冷凝式锅炉效率提高到了80%,可节约煤4.5亿吨。计算公式如下;8亿吨*35%÷80%=3.5亿吨;8亿吨-3.5亿吨=4.5亿吨用冷凝式锅炉直接脱硫除尘可节约4.5亿吨煤炭。2.7kg{co2}*4.5亿吨煤=12.15亿吨二氧化碳co2用冷凝式锅炉直接脱硫除尘可减少减少12.15亿吨{c02}+多排放的16.2亿吨{co2},一共相差28.35亿吨{co2}。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清洁化的煤电是清洁能源吗?关于“清洁化的煤电就是清洁能源”的说法特别多,企业大咖、行业专家、院士们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说煤电是清洁能源,“十四五”期间就可以接着大力发展了。煤电不是清洁能源。首先,在生产环节,煤炭的开采、运输会产生煤粉尘、瓦斯等大量污染物;在消费环节,会产生温室气体和氮氧化物。煤电再清洁还是要排放二氧化碳。我国生态环境部的文献《实施超低排放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中提到,煤炭因超低排放改造导致的“系统能耗”会增加约1950万吨碳排;为提高脱硫效率而增加的石灰石消耗会增加180万吨碳排;为提高脱硝效率增加的液氨消耗增加250万吨碳排,所以煤电再清洁还是要排放二氧化碳。在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国家还给超低排放脱硫、除尘的企业1分钱到0.5分钱的补贴,如果火电厂的发电量是4.9万亿度电,大概需要250亿到490亿的补贴。用煤发电脱硫、除尘,需要国家补贴,用补贴的电,再进行‘煤改电’,每改一个农户,基础投资加上补贴需要国家投资7/8万元。这只是计算了基础投资,还没有计算运行补贴。每改一个民用煤3吨的用户用煤取暖需要2200元,煤改电需要9500元计算,9500元-2200元=7300元,煤改电增加了取暖费用,还多用了煤,多排放了二氧化碳,老百姓还用不起。结论:煤改电是治理雾霾的副产品;不是清洁取暖,更不是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农村用电供暖,由于我国北方农村独立房屋性质和房间大保温性质差的原因,碳排放量增加是必然的,必须经过严格计算,从目前采用的技术措施,以及获得的计算数据来看,碳排放是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北方农村用电供暖对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实现2060碳排放达到中和的目标增加了困难。2020年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李克强总理关心民生,在暖通领域,对于农村供暖存在经济性问题不可不察。经济性问题不解决好,清洁取暖工作就做不下去。清洁供暖让老百姓能接受,在经济性上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不把经济性问题解决好,清洁取暖就很难市场化运行。通过科学计算就可以得到北方农村冬季居民供暖费用的真实数据。《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国家标准 8.3.2 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建筑所在地无法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不应设计直接电热作为室内采暖主体热源。8.3.2 本条引自《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直接电热采暖,与采用以电为动力的热泵采暖,以及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电能蓄热、在电网高峰或平峰时段采暖有较大区别。用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换为低品位的热能进行采暖,热效率较低,不符合节能原则。火力发电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对保护地球、拟制全球气候变暖不利,因此它并不是清洁能源。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区采暖能耗占有较高比例。因此,应严格限制应用直接电热进行集中采暖的方式。但并不限制居住者在户内自行配置电热采暖设备,也不限制卫生间等设置“浴霸”等非主体的临时电采暖设施。依据《中来华人民共和国自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2种属性的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由法律规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依据《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国家标准 8.3.2 条文中关于火力发电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对保护地球、拟制全球气候变暖不利,因此它并不是清洁能源,的定义。用火力发出的电供暖与强制性国家标准GB 不符合。 表2 北京采用的建筑采暖热指标(W/m2)采用北京单层住宅采暖热指标80/105w按最低80w/m2计算1、科学计算用煤炭供暖成本;在北方寒冷地区农村居民冬季取暖,不计算东北、内蒙、新疆寒冷地区5/7个月的供暖期,仅仅按华北地区4个月的供暖期计算室内温度达到18°c以上时,按供暖面积80w/m2热量计算如下:1KW折合标煤=860大卡。1Kcal/h(1千卡/时)=1.163W,1W=1/1.163=0.86大卡。24h/m2=0.86大卡*80w*24h=1651.2大卡按农村最小供热面积是80m2的房屋计算如下;1651.2大卡*80m2=132096大卡÷7000大卡=18.87kg标煤。【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发布的用能结构:我国北方地区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17%。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其中散烧煤(含低效小锅炉用煤)约2亿吨标煤,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北方地区供热平均综合能耗约22千克标煤/平方米,其中,城镇约19千克标煤/平方米,农村约27千克标煤按以上国家发布的农村w/m2用能27kg计算如下;24h/m2=0.86大卡*80w*24h=1651.2大卡1651.2大卡*120{天}=198144大卡 ÷7000大卡=28kg我计算的数据比国家公布的w/m2仅多了1kg说明数据值相近。该农户80m2的房屋每天需要18.87kg燃煤如果按华北地区取暖期120天计算如下:18.87kg*120天=2264.5kg÷1000kg=2.26吨该农户80m2取暖面积每个冬季需要用煤2.26吨按型煤每吨1000元*2.26吨=2264.5元。该农户如果用煤供暖2264.5元即可达到室内18°c2、科学计算用电供暖成本;该农户用电供暖;1kg标煤按7000大卡,对比1度电=860大卡计算;7000大卡÷860大卡=8.14度电。8.14度电的热能和每kg标煤热量相等。8.14度电*2264.5kg=18433度电根据2020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指导居民用电量阶梯电价试点的通知】第一档:每个月家庭用电不足210度,实行基础电价,即每度电0.5469元;第二档:每个月电费210度-400度,比基础电费增加0.05元,为0.5969元/度;第三档:每个月用电量超过400度的用户,比基础电费多收0.3元,为0.8469元/度。按第三档;每个月用电量超过400度的用户,比基础电费多收0.3元,为0.8469元/度。400度电÷8.14度电=49kg煤炭,按每天烧9.8kg计算该农户400度电只够用5天的能源。0.5969元*400度=238.76元;其余25天用电按第三档0.8469元计算;18433度电-400度电=18033度电。0.8469元*18033度电=15272元。该农户农户用电取暖每个冬季需要18433度电;需要15272元的取暖费用。该农户如果用空气源热泵取暖,按相关资料介绍,空气源热泵,在空气源40°c的状态下,空气源热泵能效比是1比4,在零度以下接近1.到底用多少电,国家没有标准。3、科学计算用天然气供暖成本该用户用了2264.5kg煤炭,按标煤kg7000大卡7000大卡*2246.5kg=15725500大卡每m3天然气=1立方米天然气等于8000大卡热量计算15725500*大卡÷8000大卡=1965.68立方米天然气2021年北京市天然气上调0.35元;调整后第一档每方天然气价格是2.63元;第二档为2.85元;第三档为4.25元;平均为3.24元*1965.68=6375元;科学计算煤炭、天然气、电三种能源,用煤最低,用电最贵按6亿农民年收入1.2万元计算,用煤供暖是最合算的,用气、用电供暖,离开国家补贴市场化运行是不可能的。按每80w/m2用能计算是北京最低数据,是华北平原北京市以南平原地区数据。冷凝式采暖炉节能设计原理和脱硫设计原理:1、我国北方农民用炉具带暖气系统取暖,属于供热系统,供热系统属于侧供给系统,利用侧供给系统有效整合资源,整合资源的目的是增加效率,利用增加效率降低成本,进行有效整合。整合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民用采暖炉具暖通领域社会生产力,用改革技术的办法推进民用炉具取暖系统结构调整,减少普通炉具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炉具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炉具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民用炉具全要素生产率,使高端炉具供给体系更好适应国家清洁用能结构需求变化。更好满足北方居民冬季取暖的需要,促进该领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讲是用型煤炉具炉后脱硫、除尘技术达到和电厂一样,实现终端工艺相同,进行民用炉具暖通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增加该领域的有效侧供给,在满足北方居民冬季取暖需要的同时,达到彻底治理北方农村暖通领域民用炉具的燃煤污染。从技术上讲;“只有不清洁的技术,没有不清洁的能源”。在燃料分类上,不看出身,只看排放,要看终端,终端排放达标。2、在热能工程领域中计算锅炉的热效率都是利用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来进行计算的,国外也是如此,如果按锅炉的高位发位量来计算锅炉的热效率,则100%的热效率是不可能达到的(能量守恒)。利用高效的冷凝换热器和空气预热器吸收锅炉尾部排烟中的显热和水蒸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从而达到提高锅炉热效率的目的。这种锅炉就是冷凝余热回收锅炉。冷凝式锅炉发轫于欧洲。德国、荷兰、英国、奥地利等国家于上世纪70年代,开发家用冷凝式锅炉,冷凝式锅炉除了具有传统锅炉的共性之外,更是制热机理的大胆革命与突破。在一些能源利用率较高的欧美国家,燃气冷凝式余热回收的热水锅炉其热效率高达103%以上,此外在烟气中的CO2和NOX等有害成份也大大降低,这对环保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在欧美等国,由于政府鼓励使用冷凝锅炉,并给于200美元适当补贴所以需求量不断增加,冷凝锅炉的使用率瑞士60%,荷兰50%,德国20%,奥地利(20%),英国(15%)冷凝式锅炉可以回收排烟中的水蒸汽凝结潜热,还可以降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所以它很快确立了其在暖通领域中的地位,欧洲国家对冷凝锅炉的认知普及及政策的倾斜,使得冷凝锅炉的应用极为广泛。而在中国,冷凝锅炉生产标准还是空白,是人们对冷凝锅炉的认识不足,是一重要原因。3、冷凝余热回收锅炉热效率分析燃料中含有大量氢元素,燃烧产生大量水蒸汽。煤含6的氢元素,也有可观的汽化潜热,在排烟温度较高时,水蒸汽不能冷凝放出热量,随烟气排放,热量被浪费。同时,高温烟气也带走大量显热,一起形成较大的排烟损失。冷凝式型煤采暖炉,由于烟气是从炉底水温最低处的进水口处排出,和热水出口是反方向。利用暖气低于50°c的循环回水和高温烟气冷凝换热,形成露点温度,实现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水蒸汽冷凝,同时实现烟气显热释放和水蒸汽凝结潜热释放,而换热器管侧的水吸热而被加热,实现热能回收,提高锅炉热效率。我国北方供暖市场上流行的是传统采暖炉,排烟温度一般在300~450℃,烟气中的水蒸汽仍处于过热状态,不可能凝结成液态的水而放出汽化潜热。众所周知,锅炉热效率是以燃料低位发热值计算所得,未考虑燃料高位发热值中汽化潜热量的热损失。因此我国传统民用采暖炉热效率一般只能达到30%。而冷凝式余热回收采暖炉,它把排烟温度降低到50~70℃,充分回收了烟气中的显热和水蒸汽的凝结潜热。热效率能达到80%。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冷凝余热回收锅炉烟气中水蒸汽容积成分一般为15%~19%,燃油锅炉烟气中水蒸汽含量为10%~12%,燃煤锅炉烟气中水蒸汽含量为6%。目前我国普通民用锅炉热效率均以低位发热量计算,浪费了大量能源。冷凝式采暖炉,为了充分利用能源,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的物理热能,当换热器的冷凝管壁面温度低于烟气的露点温度时,烟气中的水蒸汽将被冷凝,释放潜热,高低位发热量差就能被有效利用。4、冷凝式采暖炉的设计思想及原理:排烟温度是锅炉的基本设计参数之一。设计锅炉时首先要对该参数进行选定。冷凝式型煤采暖炉排烟温度直接影响到炉具的经济性和尾部受热面工作的安全性。选择较低的排烟温度可以降低锅炉的排烟热损失,有利于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节约能源及降低锅炉的运行费用。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锅炉的排烟温度并使之合理利用,是一个重大的技术性课题,本冷凝式型煤采暖炉其降低排烟温度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1)通过增加锅炉本体的对流受热面的换热面积采用提高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降低排烟温度;(2)在炉体内部设计有一回程炉膛、二回程、三回程冷凝管,形成三回程民用型煤采暖炉。(3)烟囱排烟口设计在炉体底部水温最低处的进水口处排出。上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回收排烟中显热与汽化潜热。5、冷凝式锅炉的显形优势:综上所述,冷凝式锅炉,是传热学、物理学、燃烧学、材料等科学的结晶。它以绝对的经济性傲视传统锅炉。冷凝式锅炉的推广,是一场思维的闪耀与观念的变革,同时,必将会推动热工领域的发展。冷凝式采暖炉脱硫除尘原理是,利用50/70°c的自然烟气排烟温度,利用双碱法脱硫技术,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燃烧效果图 立体型煤炉具内部结构示意图 臥体型煤炉具内部结构示意图6、炉具烟气温度对脱硫率最为重要锅炉炉后烟气脱硫、除尘的设计原理是什么?是烟气温度,发电厂烟气排烟温度是136/160°c,所以发电厂脱硫除尘器设计有烟气喷淋降温装置,将烟气降低到60°c后才开始脱硫,冷凝式型煤炉具排出的烟气温度不高于60°C,存在着天然的烟气脱硫温度条件,烟气脱硫是个放热过程,烟气温度越低脱硫效率越高。反之,烟气温度越高,脱硫效率越低。型煤炉具炉后脱硫、除尘烟气温度只有38°c,相比于电厂脱硫后55°c的排烟温度,比电厂烟气温度低17°c,硫化物排放基本是零。7、型煤炉具脱硫设计;型煤炉具设计有特殊冷凝换热管,冷凝换热管具有换热功能将烟气温度降低到50/70°c,因此炉具有烟气脱硫自然温度环境和条件。可以在烟道烟气出口处和烟囱底部设计安装脱除尘喷嘴,和电厂一样设计安装3/4道脱硫喷嘴,对烟气进行直接脱硫、除尘,而不必和电厂一样先再对烟气先进行喷淋降温,而后再脱硫、除尘,可降低喷淋降温工艺大量水源和成本。由于可以在烟囱1.5米处以下设计安装3道脱硫、除尘喷嘴对烟气进行喷淋、脱硫、除尘,传统脱硫烟囱变为智能数字化脱硫烟囱。传统意义上的烟囱再也不会冒黑烟和硫化物。冒黑烟的烟囱成为智能化数字脱硫器,民用炉具烧型煤从此没有任何污染,排放硫化物环保数据低于电厂,成本低于电厂。结论是;冷凝式型煤炉具排放烟气存在着炉后烟气脱硫温度条件,传统意义的冒黑烟的烟囱成为智能化数字脱硫器。从此中国民用炉具烧煤再无污染,脱硫后的烟气由于炭黑颗粒喷淋后被捕捉,捕捉后的炭黑颗粒,被冲刷到脱硫箱的入口处,被入口处的过滤网拦截,定期清理后倒入炉灰内,脱硫箱内的脱硫水循环使用,脱硫水中硫化物最终被钙化为石膏,石膏可以作为建筑材料回收。脱硫后的烟囱除了没有黑烟外,更没有‘白羽’现象,从此民用燃煤既不污染天,更不污染地,燃煤可以实现最低污染排放,和电厂一样可以达到国家燃煤排放标准。8、型煤炉具炉后脱硫原理和脱硫率;烟气温度和脱硫率炉具出口烟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可表示为近绝热饱和温度差对脱硫率的影响。在型煤炉具的烟道内一定湿度和温度的未饱和烟气与脱硫喷嘴喷入的PH值11.8的氢氧化钠浆液相接触,烟气处于饱和,水分不断向烟气中汽化。烟气在烟道中持续被含有氢氧化钠的碱水气化,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来自烟气的显热,致使烟道中烟气的温度逐渐下降,烟气湿度不断增高。烟气显热与水汽化产生等量的热又以潜热形式在烟道内完成交换并带回烟气中,烟气中的显热被全部交换为潜热,和原有的烟气中潜热大部分传递到烟道中的烟气中,烟道中烟气湿度的增高和烟气温度的下降,为烟道喷淋、脱硫工艺创造了必要条件。由于冷凝式型煤炉具设计的排烟温度是50/70°。冷凝式型煤炉具设计的烟气降温原理属于冷凝换热。对烟气进行喷淋,喷淋后的烟气,脱硫、除尘主要工艺是在炉具排烟烟道内完成的,在烟道内设计有3道脱硫喷嘴,对烟气脱硫、除尘,此时的烟气温度最低,脱除的硫化物,和烟尘效率最高。3道喷嘴均为螺旋脱硫喷嘴,3个脱硫喷嘴对烟气喷淋、脱硫、除尘效率高于电厂。螺旋脱硫喷嘴喷淋工艺过程进行的时间也非常短,因此该过程可看成是烟气系统的绝热降温过程。数道脱硫、除尘喷嘴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因为给碱水量充足。烟气给碱水量充足,当烟气达到饱和时,烟气温度就不再下降,烟道内相对稳定状态的温度便称为烟气的绝热饱和温度。在冷凝式型煤炉具炉后的烟气脱硫工艺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运行工艺参数—近绝热饱和温度差。近绝热饱和温度差为出口烟气温度与烟气绝热饱和温度之差,这个参数用于衡量烟气接近绝热饱和温度的程度(即烟气接近饱和状态的程度),分析冷凝管内和出口处烟道内工况及与脱硫率的关系,是最重要的运行参数之一。冷凝管出口烟气平均温度控制得越接近绝热饱和温度,表明出口烟气温度越低,烟气湿度越大,较长的湿态时间,也就是增加了气液反应的时间,由于S02、NOx与脱硫剂的反应条件主要受液相传质控制,气液反应时间的越长,脱硫、除尘效率越高。9、型煤炉具炉后的脱硫、除尘设计冷凝式型煤炉具设计有冷凝器,冷凝器由管板、冷凝管、内胆和外筒焊接在一起,冷凝管属于火管。由于管内初始烟气温度600°C,逐渐降低到50/70°c。由于冷凝式型煤炉具设计的排烟温度是50/70°。冷凝式型煤炉具设计的烟气降温原理属于冷凝换热。冷凝换热工作过程是在第二、第三回程冷凝管内完成的,在第二、第三回程冷凝管内烟气与水汽化等量的热以潜热形式被带回烟气中时,被冷凝换热过程持续传热到管侧水中,烟气中的热焓逐渐减少,烟气温逐渐降低,最终达到烟气脱硫温度条件。具有脱硫、除尘功能的冷凝式锅壳采暖炉采用双碱法脱硫、除尘。双碱法是利用氢氧化钠水作原水,用氢氧化钙做再生剂,对脱硫灰水进行再生还原,通过再生将脱硫灰水钙化为石膏,同时析出氢氧化钠原水,过滤掉石膏后,氢氧化钠原水还循环利用。利用双碱脱硫法原理,将双减法脱硫工艺利用冷凝式采暖炉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结构在烟囱内进行脱硫、除尘。双碱法脱硫属于湿法脱硫,湿法脱硫的烟气温度越低脱硫效果越高,冷凝式锅壳式采暖炉50°c/70°c的自然排烟温度,存在着烟气最佳自然温度脱硫条件,脱硫后的灰水用人工还原再生,冷凝式民用炉具就可以实现燃煤清洁、高效、绿色、利用,烟气排放天然气化。10、双碱法脱硫原理和工艺流程:{1}、脱硫原理: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烟道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用人工排入水桶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人工倒入脱硫箱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启动脱硫剂,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直接打入智能数字化烟囱脱硫器内脱硫,洗涤脱除烟气中SO2来达到烟气脱硫的目的,然后脱硫产物经脱硫剂再生桶还原成氢氧化钠再人工倒打回脱硫池内循环使用。脱硫工艺主要包括5个部分:(1)吸收剂制备与补充;(2)吸收剂浆液喷淋;(3)烟囱脱硫器内雾滴与烟气接触混合;(4)再生桶浆液还原钠基碱;(5)石膏脱水处理。双碱法烟气脱硫工艺同石灰石/石灰等其他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类似,主要反应为烟气中的SO2先溶解于吸收液中,然后离解成H+和HSO3-;使用Na2CO3或NaOH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HSO31-、SO32-与SO42-,反应方程式如下:1、折叠脱硫反映Na2CO3 + SO2 → Na2SO3 + CO2↑ (1)2NaOH + SO2 → Na2SO3 + H2O (2)Na2SO3+ SO2 + H2O → 2NaHSO3 (3)其中:式(1)为启动阶段Na2CO3溶液吸收SO2的反应;式(2)为再生液pH值较高时(高于9时),溶液吸收SO2的主反应;式(3)为溶液pH值较低(5~9)时的主反应。2、折叠再生过程Ca(OH)2+Na2SO3→2NaOH+CaSO3(4)Ca(OH)2+2NaHSO3→Na2SO3+CaSO3.1/2H2O+3/2H2O(5)3、氧化过程(副反应)CaSO3+1/2O2→CaSO4(6)CaSO3.1/2H2O+1/2O2→CaSO4+1/2H2O(7)工艺特点1、脱硫效率90%以上。2、脱硫剂采用钠碱和石灰,烟囱脱硫器内清液吸收,有效避免烟囱器内结垢。3、液气比小。可脱硫、除尘一体化。4、一次投资省,运行成本低。{2}、工艺流程是,采暖炉烟囱座下部设计有脱硫水箱,水箱内的氢氧化钠原水,经过一定时间和一定煤量的使用,原水逐渐变成带有灰渣的粘稠灰水,检测灰水浓度,当脱硫灰水变得粘稠时,用脱硫泵和T型三通铜球阀将水箱内脱硫后的粘稠灰水通过脱硫输入管将脱硫水从脱硫箱内抽出到容器内,用氢氧化钙也就人们通常说的石灰石粉作钙剂将脱硫灰水还原再生,脱硫水经过钙剂还原后,脱硫物钙化为石膏,氢氧化钠水析出再生,经过滤网过滤后,石膏被滤除,再生水倒回到脱硫箱内循环利用,石膏作为建筑保温材料被回收。11、脱硫工艺设计方法;采暖炉设计有炉面,炉面上安装微型125W增压泵,泵叶片是耐腐蚀铜质材料。烟囱座下部设计有脱硫水箱,脱硫水箱内设计有氢氧化钠脱硫原水,原水PH工作值为11.8。循环泵的输入端管口安装在脱硫水箱底部。脱硫泵输出端安装有三通阀,三通阀连接脱硫喷嘴对烟气喷淋、脱硫、除尘。当使用一定时间脱硫灰水变为粘稠时,改变T型三通阀球位置,通过T型三通铜球阀将灰水抽出到专用塑料桶容器内,用氢氧化钙粉剂对脱硫灰水还原再生,用100目过滤网过滤,析出石膏后,再次添加氢氧化钠PH值到11.8,形成还原再生原水,将添加入氢氧化钠后的再生水倒入水箱内继续循环使用,达到燃煤即不污染天,又不污染地的效果,析出的石膏可以作为建筑保温材料使用。采暖炉炉面上设计有碱液灌,里面装有50%碱液,碱液灌底部设计有水嘴开关,水嘴开关幅度的大小按型煤含硫量调整,水嘴下方链接一个电控水嘴,当需要喷淋时,电控水嘴开关同时打开,喷淋时,脱硫同步进行添加50%碱液,实现碱液自动添加,喷淋、脱硫、碱液添加自动化运行。碱液自动添加量以脱硫箱内PH值保持在11.8为准。采暖炉的脱硫、除尘正常工作状态都是由脱硫泵和T型三通铜球阀配合完成的。T型三通铜球阀B端为输入端,AC端为输出端,将C设计为常开开关,进行脱硫作业,将A作为再生开关,需要脱硫水再生时,将手柄旋转180°,将手柄指向AB端,启动脱硫泵,通过临时安装在A端塑料管,将脱硫水通过脱硫泵和塑料管输入到塑料容器内,用PH值7.8的石灰石钙基水,将脱硫灰水还原再生。脱硫箱内氢氧化钠原水,经过几十天左右的使用,还原再生。再生水添加氢氧化钠原液PH值达到11.8后,倒回到脱硫箱内循环使用。脱硫后排出的烟气只有38°c,排出的烟尘、硫化物几乎为零。排放几乎没有污染。从此中国的燃煤就会实现华丽翻身,乌鸦变凤凰,燃煤烟气排放符国家制定的标准。冷凝式型煤炉具热效率可达82.28%,比普通炉具热效率可提高173%,除去用型煤高出散煤23%的成本外,还可以减少5/3的燃煤费用,非常受农民的欢迎。脱硫、除尘所需氢氧化钠以及还原氢氧化钙原料和循环泵电费,每个冬季成本不过136元左右,脱硫成本只是节能费用的十分之一。需要的是每个自然村初期需要培养几个技术人员,在冬季采暖期间给于几个月的基本工资,帮助和施教农民掌握脱硫方法和脱硫水还原工艺,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炉具燃烧、脱硫是自动化控制的,当炉具需要对暖气加热时,智能温控器同时启动脱硫、除尘高压泵进行喷淋,喷淋水的角度是45度角,顺风方向倾斜,利用喷淋脱硫水45度角带动气体流动,当炉具需要加温供热时,同时启动脱硫、喷淋装置,脱硫、供热同时进行,平时处于封火状态。结论;农民烧煤可以,谁烧煤也必须脱硫、除尘。否则不允许烧煤,和上海实行垃圾分类一样,进行型煤炉具炉后脱硫、除尘技术标准化法制化管理,在农村推广型煤炉具脱硫除尘技术,并和电厂一样进行脱硫鼻贴,解决民用烧煤污染问题,并完成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型煤炉具炉后脱硫、除尘技术课题。{工贸司唐元司长负责}希望总理考察此项技术,解决该项技术课题在全国推广问题,完成总理提出的雾霾治理;谁解决,重奖谁的夙愿。谢谢
题目;全能低碳背景下用冷凝技术加强我国民生及工业用能器具的节能及清洁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率先达峰的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将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同时,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一、根据“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工业用能和民生用能领域推进、定位、节能提效是‘第一能源’的原则。节能提效是最廉价最清洁的能源,节能是零碳排放,将节能技术定位绿色、低碳技术进行推广。二、根据“十四五”规划,推进、定位、煤炭脱硫、除尘、低碳、清洁利用是‘第一技术’的原则。在工业热水锅炉上推进冷凝技术,并将烟气脱硫、除尘、清洁、高效、低碳利用,率先在冷凝式工业热水锅炉暖通领域实现碳排放达峰。改变我国只能在电站锅炉上进行脱硫、除尘、清洁利用的局面。三、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文件; 8.3.2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火力发电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对保护地球、拟制全球气候变暖不利,因此它并不是清洁能源】。GB是国家强制标准,这段话讲的清楚,‘煤电’不是清洁能源,根据这一定义‘煤改电’只是治理雾霾的副产品,而不是清洁供暖。根据‘煤电’不是清洁能源的GB国家强制标准,‘煤改电’就“不符合‘十四五’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规划”了。既然不符合‘十四五’规划,就应该停止‘煤改电’项目。那么当时国家为什么要上‘煤改电’项目呢?因为‘煤电’脱硫、除尘终端工艺达到了清洁排放。‘煤改电’就是为了一个单纯的目的;治理雾霾。根据‘十四五’规划,如果有绿色技术能够达到‘煤电’终端工艺水平,就不用‘煤改电’了,因为‘煤电’不是清洁供暖,是高碳排放。而且需要国家巨额投资和巨额补贴,同时老百姓也用不起。四、建议在民生用能领域,推进冷凝技术。冷凝技术发源于欧洲德国、荷兰、英国、奥地利等国家于上世纪70年代,开发家用冷凝式锅炉,冷凝式锅炉除了具有节能、提效、绿色、低碳功能外,燃气冷凝式余热回收的热水锅炉其热效率高达103%以上,在欧美等国,由于政府鼓励使用冷凝锅炉,并给于200美元适当补贴所以需求量不断增加,冷凝锅炉的使用率瑞士60%,荷兰50%,德国20%,奥地利(20%),英国(15%)。在民生用能领域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冷凝技术,用冷凝技术实现民生用能低碳化、清洁化、高效化、率先达峰。改变目前国家在‘煤改电’项目上进行的巨额投资和巨额补贴局面。用冷凝技术清洁取暖,实现低碳化的同时,民生用能2030年达到碳峰值,居民不但用得起,还可以实现市场化运行。让国家从‘煤改电’项目巨额投资,巨额补贴中抽身。五、冷凝式锅炉由于烟气是从炉底水温最低处的进水口处排出,和热水出口是反方向。其设计原理是利用暖气低于50℃的循环回水和高温烟气冷凝换热,形成露点温度,实现烟气温度降低,烟气中水蒸汽冷凝,同时实现烟气显热释放和水蒸汽凝结潜热释放,而换热器管侧的水吸热而被加热,实现热能回收,并将烟气排放降低到50/70℃,提高锅炉热效率,实现节能提效减碳目的,冷凝技术有一个大的特点,就是非常适用于燃煤锅炉的炉后脱硫、除尘技术,并且‘硫’‘碳’排放,低于‘煤电’。六、根据‘煤电’烟气低温脱硫原理,建议在涉及民生的锅炉上推进冷凝式炉后烟气脱硫、除尘技术。发电厂将136/160℃的烟气降低到60℃后才开始脱硫,喷淋的热能被白白浪费掉了,还增加了大量喷淋工艺用水能。喷淋的热能被浪费的同时还产生了蒸汽,蒸汽导致烟气中出现了“白羽”为了消除“白羽”还要对烟气升温。一降、一升、一浪费,增加了运行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碳排放。冷凝式锅炉的排烟温度国际标准是50/70℃,存在着天然的烟气脱硫温度条件,不用喷淋降温就可以直接脱硫。烟气脱硫是个放热过程,烟气温度越低脱硫效率越高。反之,烟气温度越高,脱硫效率越低。冷凝式锅炉炉后脱硫、除尘后,烟气温度只有38℃,相比于电厂脱硫后55的℃排烟温度,比电厂烟气温度低17℃,硫化物排放基本是零。七、电厂用煤发电,用湿法脱硫,烟气从160°C,降低到60°C,才能脱硫,产生了大量水蒸气,形成气溶胶,和颗粒物对大气污染严重,解决散煤污染,要精准治理,用冷凝技术直接脱硫除尘,即可。八、通过科学计算就可以得出冷凝式锅炉炉后脱硫、除尘碳排放数据以及用电供暖碳排放数据;以华北地区居民4个月的供暖期计算室内温度达到18℃时,按每80w/m2用能量,按农户80㎡的取暖面积,每天用煤碳排放和用电碳排放数据计算如下;1KW折合标煤=860大卡。1Kcal/h(1千卡/时)=1.163W,1W=1/1.163=0.86大卡。24hw/m2=0.86大卡*80w*24h=1651.2大卡该农户室内24h/m2供暖需要的热能是1651.2大卡1651.2大卡*80m2=132096大卡÷7000大卡=18.87kg标煤。该农户80m2每天18.87kg*120天=全年需要用煤2264kg;该农户80m2供热面积每个冬季需要燃煤2264kg用电供暖对比;1kg标煤7000大卡,1度电=860大卡计算;2264kg*7000大卡÷860大卡=18428度电该农户每个冬季用电供暖需要18428度电,现在中国国企发电厂的发电煤耗、供电煤耗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平均供电煤耗320克/度,发电煤耗更低,大约是305克/度,就是发一度电用煤305克,扣除自己用电,上网一度电320克标煤;320克*18428度电=58956960克÷1000克=5897kg标煤-2264kg标煤=3633kg标煤。该农户80m2面积用电供暖,电厂多用了3633kg标煤用来发电。每kg标煤释放2.7kg{co2}*3363kg=9809kg{co2}÷1000kg=9.81吨{co2},截止到2020年北方煤电装机总量占70%,9.81吨*70%=6.87吨,该农户80m2的取暖面积用电供暖电厂多排放了6.87吨{CO2} 我国每年消耗煤炭约40亿吨,其中约7/8亿吨是散烧煤。这是我国能源利用中最低效且污染最重要的部分,2030年这8亿吨散烧煤不让烧了。如果这8亿吨散烧煤,用电供暖计算如下;用电代民用煤1kg=8.14度电x320克=2605克÷1000克=2.6kg;用电代民用煤1kg,需要2.6kg发电用煤。截止到2020年统计我国北方发电煤炭装机容量是70%,精准计算如下;2.6kgx70%=1.82kg。1.82kg-1kg=0.82kg改1kg民用煤多用了0.82kg发电用煤。8亿吨*0.82kg=6.56亿吨。煤改电8亿吨散烧煤,电厂多烧6.56亿吨电煤。1kg煤炭释放2.7kg{CO2} *6.56亿吨=17.712亿吨{CO2} 煤改电8亿吨散烧煤多释放17.12亿吨{CO2}用冷凝技术脱硫、除尘供暖减碳数据计算如下;普通炉具和电厂锅炉热效率平均在35%以下,冷凝式锅炉热效率是80%。计算公式如下;8亿吨*35%÷80%=3.5亿吨;8亿吨-3.5吨=4.5亿吨用冷凝技术直接脱硫除尘供暖,节煤4.5亿吨用冷凝技术供暖减碳4.5亿吨*2.7kg=12.15吨{co2}17.12吨{CO2}+12.15{co2}=29.862亿吨{co2}用冷凝技术脱硫除尘供暖和用电供暖,排放二氧化碳总共相差29.862亿吨{co2}全国农村地区8亿吨散烧煤用冷凝技术直接脱硫除尘和用电供暖碳排放总相差29.862亿吨{co2}根据计算科学数据建议:1、效仿70年代欧洲国家对冷凝式锅炉补贴政策,鼓励居民使用冷凝式锅炉并给于补贴,对使用脱硫、除尘技术的居民,提供脱硫技术指导和脱硫技术方面服务并提供脱硫用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2、用类似‘煤改电’国家规划,推广冷凝技术。并上升到政治高度。3、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推进农村清洁供暖,农村用电1户1表超过400度 电价是0.8469元*用煤3吨农户 改电后 需要18428度电=15606元。农民用不起。4、空气源热泵环境温度在-7℃的时候“制热量/耗电量”大概在1.2左右;适用于地暖末端{水温35-45℃}是最佳节能温度。而北方居民房屋是二四墙,单层玻璃,使用的是铸铁暖气片,水温要求在70℃以上,室内才能达到适宜温度,国家集中供热设计标准出水口是80℃。空气源热泵效能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结论是;北方农民用空气源热泵取暖一个是暖气不热,再一个是省不了多少电。5、民用冷凝式锅炉制造成本1000元,脱硫除尘装置不超过500元,每个冬季125w增压泵按12小时供暖、脱硫电费100元;氢氧化钠基本不消耗,主要消耗氢氧化钙36元。普通炉具用煤3吨,用冷凝式炉具可以节煤1.688吨,按1000元计价。节约1688元。脱硫的费用,只是节能资金的十分之一,冷凝技术会受到农民的欢迎。
从系统工程角度看,考虑到中国东部实际的环境承载力,“一个环保工程师眼中的雾霾真相”提出的湿法脱硫潜在问题的警示,不是可以简单否定的!至少,离城市功能区(工业与人口)更加密切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应该更加注意湿烟气排放的逆温层影响,以及气溶胶作用对其他污染物的富集作用。环保问题不是可以简单否定的!
湿法脱硫,导致湿烟气排放增加,区域空气含水率提高,加上GGH作用,逆温层效果凸显,是否确实!?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