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的成本和价格是决定再生水市场前景的两大核心要素,直接影响到再生水供给量与需求量,也决定了该行业能否有足够的收益以保证正常发展。优化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形成完善的价格机制对于再生水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再生水市场价格机制并不明确,价格仍由政府部门决定,缺乏市场化的调节手段,终端用户水价普遍低于成本,阻碍了再生水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节约要求的水价机制。
工艺技术决定成本
由中国水网行业研究团队撰写的《中国城市再生水市场分析报告(2013版)》提出,再生水项目投资、运行成本与技术工艺、处理规模密切相关,因此,处理技术不同、规模不同,制水成本也不同。据中国水网调研数据,目前,再生水平均制水成本在1.5元-3.5元/吨,其中,投资成本平均在2275元/吨左右,运行成本平均为0.4元/吨。就不同技术工艺而言,规模在10万吨/日以上,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技术,吨水投资在800元以下,处理成本在0.7元/吨以下,采用电吸附技术,成本在0.5-2元/吨之间,采用膜法综合处理技术,成本为4-6元/吨。由此可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水质要求,综合考虑采用成熟稳定、性价比高的再生水处理技术对于降低再生水制水成本有着积极的作用。
地区差异价格不统一
再生水价格方面,目前各地不一。如北京市再生水价格统一为1元/吨;天津居民生活用再生水价格每2.20元/吨,发电企业用水为2.5元/吨;其他用水(包括工业、行政事业、经营服务业、洗车、临时用水等)为4元/吨。再生水价格一般相当于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20-40%,相当于工业用水价格的15-20%。此外,目前,再生水行业尚未享受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再生水的制水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额完全由财政补贴。在财政实力不足的地区,存在财政补贴不稳定的情况,直接影响再生水企业生产积极性以及再生水的推广应用,从而造成再生水利用率不足的局面。
推广再生水应用需要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通过完善收费制度,补偿再生水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支出,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使促使再生水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编辑:罗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