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产品化

时间:2021-12-13 09:51

来源:“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

作者:何峰

评论(

污水处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一大批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技术支撑。但就目前来看,支撑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供给和技术创新却不足,其根本原因是行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化升级是改变技术供给和创新困境的必要条件,其关键环节是技术产品化。因此,污水处理行业需要推进技术产品化进程,以助力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

当前,污水处理行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不再仅以低成本、安全生产、稳定达标为目的,应该在此基础上,追求高质量的“六化”(精细化、智慧化、资源化、低碳化、生态化、社会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高质量发展和鼓励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污水处理行业需要一大批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来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然而支撑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供给和技术创新却不足。

技术供给和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

污水处理行业门槛低、技术研发动力不足。

(1)工程项目模式主导,制约科技创新。污水处理行业以项目工程建设模式为主导,污水处理行业技术服务于项目工程建设,其定价标准依照工程建设成本,行业技术价值体现不足;设计阶段是对工程的实施在技术上进行全面而详尽的安排,需要技术公司提供详细的技术信息,这种工程项目模式对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保护不足。

(2)行业门槛较低,技术的工程化一再被强化。目前污水处理行业,同质竞争、低价竞争严重,并呈现工程“散装”的状态,水务企业充当的“民工”角色,将各个部分零散地拼装起来,行业门槛较低。因此,污水处理行业,成为非技术型央企扩展业务的首选。随着央企在污水处理行业出现,技术的工程化进一步强化。

(3)污水处理行业技术门槛较低,技术壁垒小。活性污泥法是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成熟的开源的技术。活性污泥法虽然后续根据不同场景有若干升级优化,但都没有脱离活性污泥法本身,没有形成很强的技术壁垒。

污水处理行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污水处理行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是制约技术供给和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产业化的本质是标准地连续生产,其核心是生产的连续性、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过程各阶段的集成性。

污水处理行业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设计院设计主导工程建设、技术配置散装化,运营管理(水务企业)更多依靠工程师的经验,还未形成生产的连续化、标准化、集约化,行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借鉴《构筑转化之桥》一书中的科技创新“六环节”发展规律(图1),国际上把科技创新“六环节”发展规律进一步分为上、中、下三个环节:上游为技术突破,中游为工程化、产业化,下游为市场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其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而在我国,绝大部分资源投入到了上游和下游,而中游资源投入比例很少,形成了产业化的鸿沟。分析其原因可知,科研院所和设计院等在主导技术突破和工程化,水务企业和资本在主导规模化、品牌化,也就是说,设计院(或科研院所)和水务企业在产业化的两端各自发力,而处在中间产业化环节几乎没有主体去做。

微信图片_20211213095414.jpg

图1 科技创新“六环节”发展规律和资源投入比重

产业化升级离不开技术产品化

如何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升级呢?产业化升级需要产品化,支撑污水处理产业化的三个环节——部件产品化、技术产品化、服务产品化。部件产品化是技术产品化的基础,为技术实现产品化提供基本的硬件保障;部件产品化和技术产品化是服务产品化的基础,为污水处理厂更好地实现服务产品化提供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撑。目前来看,部件产品化已经相对成熟,例如阀门、风机等等;技术产品化(工艺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服务产品化呈现空白状态。因此,当前制约污水处理产业化升级的关键环节是技术产品化。

微信图片_20211213095419.jpg

图2 产品化的三个环节

没有污水处理技术产品化,就不会有高效的市场化、规模化、品牌化。因此,唯有污水处理技术产品化,才能解决建设过程工程“散装”困境,推动运营服务产品化升级,从而提升污水处理产业化水平,进而助力科技创新,支撑污水处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PS:本文仅为作者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持续征集“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技术产品,如果您有好的符合技术产品特征的污水处理技术产品,欢迎您申报;同时也持续欢迎致力于打造标杆污水厂的同行积极申报标杆参与比选。

“双百跨越”垃圾焚烧标杆行动持续推进垃圾焚烧标杆相关工作,欢迎同行持续关注。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