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信号:今年环保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时间:2022-03-08 09:38

来源:E20研究院

作者:易君仁

评论(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预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本文梳理报告中与生态环保重点相关的内容,对于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以此为基础,E20研究院对强化“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环境治理趋势强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强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六大方面做了概要总结,供参考。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9.1%。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预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本文梳理报告中与生态环保重点相关的内容,对于产业需要重点关注的点,以此为基础,E20研究院做了概要总结,供参考:

1、强化“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高频出现。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新,从治理创新到改革创新,创新之举为新的发展之问破题。

2021年,我国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载人航天、火星探测、资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企业研发经费增长15.5%。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家实验室建设,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提高间接费用比例,扩大科研自主权。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首先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进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

其次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强调,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完善设备器具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这相当于国家对企业创新给予大规模资金支持。要落实好各类创新激励政策,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

E20研究院: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可以发现,“创新”与“技术”是我国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课题,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则是各行各业思考的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产学研中心主任/E20研究院院长傅涛曾分析,产学研用应该是以市场需求、客户需求为导向,技术能够满足用户特定场景下的需求,有付费的价值,技术才有产业化的潜力。他认为,在选择产学研用合作的企业时应当注意,不是所有环境企业都适合产学研合作。只有那些长期关注特定客户群、针对特定场景做服务、针对特定产品做持续开发的企业,是产学研合作的对象。此外,产品化是产学研的桥梁,如果不能把技术做成产品,只是以基础的硬件、软件设备来实现技术功能,以工程化、项目化作为技术的市场出口,没有产品体系的支撑,技术就没有依靠,技术的载体很薄弱。所以技术产品化是科研成果向产业推广的桥梁。

傅涛表示,应当以产品的持续开发来带动研发,而不是将研发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技术依靠推广是很难推动的,需要以市场需求导向的产品拉动研发,为产品的创新和持续迭代提供动力。

近两年,国家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每个行业都在思考进入高质量阶段的路径。去年开始,“专精特新”成为资本市场上一大关键词,“专精特新”是指四个方面:专业、精细、特色、新颖。很多环境企业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这也是今年新成立的北交所首选的方向,这给民营企业、技术型企业指明了一条方向,打开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大门。

自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2020年第一批北京市“专精特新”的活动以来,一大批环保中小企业参与进来,并有多家环保企业入选。E20环境平台多年来也在持续创新服务模式,集聚创新资源,2020年7月,E20入选北京市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3月,E20凭借持续创新、敢为人先的行业影响力,再度揽获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也有多家E20圈层企业入选。

2、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环境治理趋势强化

今年,将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支持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合作。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经济大省要充分发挥优势,增强对全国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困难地区要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E20研究院: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已达到基本的能力覆盖,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如下沉至县镇的垃圾处理能力缺失或不完善,跨区域协调布局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在近年来多次出现在各种规划文件当中,必然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同时,焚烧飞灰等配套处置设施也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产生量、运输、环境容量等因素跨区域布局建设。另一方面,区域环境治理不仅涉及地理区域的跨越,还存在行业领域的交叉,如水环境治理(流域治理)、底泥资源化、土壤修复等领域。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具体项目落地的过程也免不了企业之间跨领域的合作。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也进一步强化了长江大保护及黄河大保护工作的推进力度。

2021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关于“十四五”推进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及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的通知》发布,对于兰州、洛阳、郑州、济南等沿黄城市和干流沿岸县的工业项目入园及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进行严控,因此对于工业水源的选取、工业废水的治理及排放等均会带来影响。

在长江大保护的政策推动下,沿江11省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突破性成绩,未来“十四五”时期水环境治理仍是环境治理的重点,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污水直排、污染物收集率低等问题在“十四五”时期均会引起行业重视。与此同时,在污水资源化的政策引导下,区域水资源调配的系统性考虑下,集中和分散统筹的污水处理方式逐步受到关注。

 3、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

过去一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今年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大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大重要河湖、海湾污染整治力度,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完善节能节水、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等环保产业支持政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

E20研究院:“十四五”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符合国际碳减排的方向,是对“无废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积极响应。伴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E20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业将有36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

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全国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建议相关企业提前布局节能及沼气碳减排相关业务,为参与全国碳交易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固废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方面的顶层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在垃圾分类全面开展的当下,各地级市先后出台相关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预计垃圾分类的开展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多维度整合。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基本解决,整体上形成了“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处理格局。厨余垃圾的资源化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的商业闭环尚未形成,企业盈利能力有限。未来随着“无废城市”、“循环经济”等建设和开展,厨余垃圾资源化商业闭环终将形成。

土壤修复方面来看,从“土十条”的“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到去年环土壤[2021]120号文的“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再到半个月前中央一号文件中“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化肥、农药作为耕地的主要污染源,农用地源头污染控制一再被强调。此外,“生态修复”的概念也在之前文件中屡次被提及,“土壤修复”的概念逐渐向“综合治理”、“生态环境恢复”方向延伸。

4、强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过去一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优化经济布局。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出台新的支持举措,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障农资供应,对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200亿元补贴。推动乡村振兴,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今年将扎实稳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开展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试点。深化供销社、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等改革。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乡村产业。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加强水电路气信邮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建设。强化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一定要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务工增收的渠道。

E20研究院:2020年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之后,各级政府相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局,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按照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到2035年乡村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要实现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内涵的乡村全面振兴。

微信图片_20220308094031.png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依然重点强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

农村供水领域: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产业的发展和兴旺,这就离不开农村供水。自2021年起,从官方文件的各类提法中不难发现,不但要继续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还要解决乡村振兴第二、三产业供水保障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镇、集聚提升类和特色保护类村庄的人口会增加,这是未来农村供水规划考虑的重点。同时,农村改厕对农村供水的水量水压、持续供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十四五”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结合农村改厕需求有序推进,并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考虑,推动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要处理好农村供水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梯次推进的关系。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应与地方乡村振兴规划相协调,村庄调整和产业布局没有落实的,不宜开展大规模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此外,资金筹措也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地方政府可与水务投运公司或者专业化公司组建新平台,利用地方债、政策性银行贷款解决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并鼓励专业化公司统筹区域的供水工程建设。

农村污水处理领域: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来,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阶段国家重点关注的热门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国家累计改造农村户厕4000多万户,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5%。

但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整体建设水平仍旧较为滞后,农村人居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据调研,在农村污水治理的推进过程中存在着管网设施建设不足、治理技术选择与农村实际情况不匹配、价费机制不完备、长效运营维护机制不到位而导致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等种种现象,其背后反映出的规划问题、管理问题、技术与资金承受力及实际需求的匹配性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及村镇污水治理成效。

为进一步实现农村环境治理成效的提升,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意见》关于持续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2021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对农村人居环境提出新一轮任务目标,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得到显著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

农村垃圾处理领域:农村垃圾处理一向坚持就地处理的原则,主要以分散式处理为主。但由于居民人口相对较少、分布相对较散等特征,我国大部分农村难以规划建设规模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置设施。结合发改环资〔2020〕1257号文提及的“对于暂不具备建设焚烧处理能力的地区,可规划建设符合标准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以县城为收运网络的节点,对于来源分散、产生量不大的农村垃圾,可根据实际条件修建卫生填埋场,作为固废处置的兜底保障。这样既明确了部分地区的生活垃圾去向,避免滋生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也避免盲目修建焚烧厂,导致亏损运营,同时简化环卫收运网络,减少运输成本,为远期生活垃圾处置设施规划完成铺垫。

 5、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E20研究院:“碳达峰、碳中和”是全社会尺度上的战略目标,能源生产与利用是主战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环境产业,要如何助力如期实现“30·60”战略目标?

污水处理行业的“碳达峰”是指污染治理过程本身耗能是必然的,但是通过节能和提效,使得污水处理行业化石能源消耗尽早达峰,摆脱化石能源依赖;污水处理行业的“碳中和”是通过循环和替代,驱动污水处理行业的工艺路线、管理水平、功能价值等实现系统性的变革,成为城市的能源中心、资源中心。

在“2021(第十三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认为,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要慎提“碳中和”,当前首要的是明确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大背景下碳减排工作的着力点,要谋定而后动。排水与污水处理有许多直接和间接碳排放源,他分析提出了三大碳减排着力点:第一,对是否取消化粪池要有明确的态度;第二,研究污水处理过程N2O的释放、检测及控制要加大力度;第三,对污水处理节能降耗重要性的认识要提升高度。(相关阅读:王洪臣: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应找准碳减排着力点

此外,为了碳减排,需要节能降耗,需要真正的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需要安装必要的检测装置或装备,对管路或构筑物进行必要的改造,这就是“低碳改造”。

 在“2021年(第十五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王凯军分析,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对碳达峰期间需要强制性减排的行业也做了详细的目标要求。“碳达峰”目标完成后,能源活动排放明显削减,废弃物处理和农业管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比例相对比例显著增加,控制这两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成为“碳中和”中不可忽视的方面。因此,王凯军指出,在甲烷减排和碳中和方面,固废行业是最具有潜力作出贡献的行业,应该现在就开始发力。(相关阅读:王凯军:双碳战略下,固废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应该即刻行动

我国城市有机固废处理方式包括:焚烧、厌氧、填埋、堆肥。从各种方式来算,填埋是甲烷排放量最大的一种处理方式。王凯军表示,这对于行业来讲是一个机会,行业可以尽量借助甲烷排放,来呼吁推动垃圾焚烧技术的迅速普及,这是行业的一个发展契机。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垃圾焚烧已经有比较成熟的CDM方法。

6、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强化项目融资能力

要用好政府投资资金,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强化绩效导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合理扩大使用范围,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民间投资在投资中占大头,要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加强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继续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推广一批地方改革经验,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基本完成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社会事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

E20研究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要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参与项目投融资的积极性,首先,要做好项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和合理投资回报的架构设计,其次,要提高项目信息定向披露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再者,要增强地方政府作为平等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


编辑:李丹

2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2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