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固废综合治理、人工智能+......中央九项重点任务释放哪些信号?

时间:2024-12-13 16:52

来源:新华社、中国固废网

评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传递出非常积极的信息。

会议强调明年要抓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等九项重点工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传递出非常积极的信息。

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等九项任务目标

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判断,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九大重点任务。包括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等。

其中部署了多项具体行动: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微信图片_20241213173140_副本.jpg

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制定值得产业期待

特别值得环境产业关注的是,会议着重提出将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

重点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的制定将极大程度上推动固废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的营造,更好培育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效率变革,也将助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人工智能+加速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在具体行动中,也提到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明确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会议明确,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这也提示产业主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是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具体抓手,改造提升的重点手段,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的加持。

提振消费“两新”政策落实加速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这一任务目标,也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带动“两新”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预计,2025年继续实施“两新”即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额度可能比2024年的3000亿元增加,并且从汽车、家电扩围至家居、家装、家纺、消费电子等。

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中国之声采访时表示,在废旧家电回收的领域,国家也进行过一些探索,未来仍需要借助新技术,创新发展智慧回收体系来解决相关难题。(详情点击:央视中国之声采访薛涛:如何促进废旧家电的循环利用?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下一步将开展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同时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提高赤字、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额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会议在部署明年财政政策时称,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官方公开数据,2024年财政赤字率按3%安排,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1万亿元。2024年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元。

综合以上,2025年赤字率将超过3%,超长期特别国债将超过1万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也将超过3.9万亿元。这意味着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

同时,会议也强调,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会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会议的系列重要部署聚焦当前经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层次矛盾和紧迫性问题,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形成可预期的制度安排,有利于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形成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强大合力。

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原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