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7-09 10:13
来源: 央视中国之声
作者: 薛涛
今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以旧换新的热潮里,换车、换手机、换家具等。旧家电、旧手机该如何处置?是送去专门的回收网点,还是工作人员上门回收?除了大城市外,乡镇是否支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如何?如何打通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最后一公里?
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最后一公里物理上既包含深入到社区的家电回收点,概念上还包含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建立长期的消费品循环回收系统,二者互为补充。
针对这些问题,央视中国之声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等人进行采访。
据央视中国之声报道,今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以旧换新的热潮里,换车、换手机、换家具等。然而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人,他们表示自己非常想参与以旧换新,但是却不知道这个旧家电、旧手机该如何处置?是送去专门的回收网点,还是等着工作人员上门回收?除了大城市之外,一些小的乡镇支不支持以旧换新呢?那如果支持这补贴的力度又如何呢?
针对这些问题,最近全国多地都在组织以旧换新活动进社区、进乡村,加快回收网点建设,降低换新的门槛,优化消费者的体验。那么到底该如何来打通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最后一公里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周尧对此进行报道:
在安徽芜湖湾子区花桥镇的社区广场,不少居民在现场咨询家电补贴政策。村民宋金花打算以旧换新一台电视,以前因为旧电视舍不得扔,商场也没精力跑。来到家门口的工作人员给她耐心讲解了补贴流程。
宋金花:“我们年龄大了,不怎么会搞,工作人员把补贴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手续也都办好了。”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社区通过设置活动咨询点、安装维修点等措施,提供以旧换新贴心服务,并通过讲解帮助广大消费者了解相关优惠补贴政策。石家庄市栾城区隆安社区相关负责人陈世国表示,调研中他们发现很多居民对于收旧的渠道存在困惑,因此建立深入社区的旧产品回收渠道,才是打通以旧换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
陈世国:“通过将废旧家电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小修小补中,进一步畅通并规范了旧产品的回收渠道。同时,我们也持续推动废旧家电回收企业与物业、社区、街道共同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市民和消费者们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门回收服务。”
在国家以旧换新的政策推动下,各地不仅加大组织以旧换新进县域乡村的活动力度,相关企业和电商平台也开始纷纷布局县域市场,拓展业务覆盖范围。当前,商务部牵头建立了18部门参与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体系,推动相关部门出台财税、金融等系列政策措施,形成组合包。
例如,在财税政策方面,出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资源回收企业反向开票等具体措施。在金融政策方面,出台调整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要求提前还款免收违约金等优惠措施。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超过50%。1到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过80%,以旧换新成为推动家电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消费品以旧换新阶段性成效凸显。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截至目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21家部门和单位参与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正式建立。
李超表示:“截至到目前,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资金支持正在逐步落实,标准制定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今年拟制定修订的129项国家标准已经全部立项,节能降碳、环保、安全、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标准正在进一步完善。”
除了要打通以旧换新在物理上、距离上的最后一公里之外,在以旧换新的过程当中,打通环节上的最后一公里也尤为重要。比如说旧产品收回来之后,如何发挥更大的价值,让新旧消费品能够循环起来?
作为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环节,收旧对换新工作的推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各大城市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记者在上海看到,当地通过街道社区设立线上线下回收平台的方式,打通以旧换新的最后一公里。家住上海浦东的王阿姨一直想要重新装修住了30年的老房子,但是家里的旧电器、旧家具成了她最大的难题。最近,小区里设置了家电回收服务点,让王阿姨的困难迎刃而解。
王阿姨:“有了这样一个服务点,对我们年纪老的很方便。”
除了定时回收点,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上海还探索设置固定的回收惠民服务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有独立的服务区、分类存放区,居民家里有闲置家电的可以随时拿来售卖。不仅如此,记者还在附近街道看到了可回收物、二手循环驿站、二手图书、玩具、大件家电等都可以寄卖。陆女士说,现在她没事儿就喜欢和邻居到这里逛一逛。
陆女士:“换钱也可以,换物也可以,然后有的东西性价比也蛮高的,所以我们就蛮愿意过来看看。以前一般是家电换了才会想到把旧的卖了。现在就是我实时这边更新掉处理了之后,我觉得价格合适,我马上就可以买进,加快了更换的频率。”
据了解,上海今年将建成300个升级版惠民回收服务点,兼顾资源循环利用展示,二手闲置物品交换或交易功能,到2025年计划累计建成800个。不仅城市在发力,在县域乡村,回收服务产业链也在加速延伸。郑俊是一家二手回收平台的回收工程师,不久前,他跟着企业拓展县域市场的步伐回到了老家即墨。
郑俊:“大姨,你有几个手机要卖知道吗?”
大姨:“两个手机过时了。”
郑俊:“这手机给您看完了,还能值160块钱,你看这个价格行不行?”
编辑: 李丹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村镇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环境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聘顾问。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碧水源、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出版书籍有《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和《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其中,《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国全球繁荣基金全国水务PPP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政策建议研究、贵阳南明河综合整治(BOT+TOT)项目(北控水务) 、财政部第二批示范项目世行贷款宁波厨余PPP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