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12 10:14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环保老岳
继2024年推出《环保灵魂七问》,2025年【环保老岳】陆续推出《环保新语》系列文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不同的视角看环保,看行业,看未来!近期推出三篇《弱势的业主》、《沉默的技术》、《畸形的价值链》,将在本公号上为大家呈现,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分享给大家。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
看到这个标题,有的朋友会说:“呵呵,环保老岳一定是脑子坏了。没搞错吧?我们都被业主压迫死了,你居然说业主弱势,那谁强势?”
好吧,我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01政府项目
讲一个读者经历的故事。下面这是一个经济次发达地区工业园区污水厂项目投标情况。
实际上,这个业主从项目定标的那一天就开始难受了。为什么?项目形成了一个先天营养不良,后期被做成了比较失控的局面。
从源头梳理一下,这个污水厂建设项目是一个大院设计的,初步概算1.35亿;业主经过询价觉得相对合理,最终项目报审价1.29亿。但是,经过财政部门审核,直接硬生生的下浮20%,变成了1.03亿。项目在这个阶段已经造成了资金预算的先天营养不良。
投标阶段来了三十多家参与,实际有效投标单位27家。价格从上表可以看出,一些规范的、专业从事环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公司经过土建造价、设备询价,大部分公司保留了6%~9%的毛利,基本上投标9300~9700万不等。
据了解,投9000万以下价格的投标单位,无一对造价占比达到40%的设备进行询价,直接奔着下浮多少点能中标去谋划的。上表可以看出,最低6800万(废标)实际上在1.03亿拦标价的基础上又下浮了34%,殊不知1.03亿已经是两轮下浮后的价格。当地的招标规定是有限最低价中标,最后中标价7700万。以这个价格成交,相关领导当时还有点高兴,毕竟少花钱了。但是从中标后,中标方一个月始终不露面,业主想尽快开工也无法实现。后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施工方和业主方斗智斗勇,手段频出,增增减减,终于踉踉跄跄地把项目完成了。
原来业主一心想把污水厂做成一个优质工程,结果经过400天的努力,终于把污水厂从奥迪的档次做到了奥拓,项目在运行阶段是问题百出。业主后期总结下来,原来想大总包省事,结果麻烦太多;以后项目实施还是把设备、土建分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为什么说业主弱势?很多直接管理项目的业主不能左右当地的评标规则;作为实施者的业主知道低价不可能采购到优质设备,好货不便宜。其次,在地方财政缺钱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咔嚓一刀为政府省了20%的支出,显得是极其正确。殊不知,蛮横不合理的一刀切,使得预算不足,造成了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争执、僵持、甚至停工的情况层出不穷。再者有的地方规定不能标明设备采购的档次,不能推荐品牌;搞不清楚你要采购的是赛车还是拖拉机,让一些无底线的企业钻空子。到最后,项目做成什么品质,工艺合理不合理,能耗怎么样,很难把控。
业主的弱势在于:受外界种种制度因素制约,受环境监管的压力,受多级领导的要求,受时间节点限制必须快速上马,很难做到科学合理的筛选专业单位。
受制于缺乏专职的技术部门,专业知识不够(不包含地方专业水务公司),质量难以控制。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工程监理只能在土建、安全上做一些监管,在工艺及设备上缺乏专业有效的监管。最终结果即使不太满意,但在通水运营时间要求下,其他因素及各种问责制影响下,很多业主没办法被迫让步给予验收。
在和一位业主聊天时,他调侃自己:我就像一个“全能型媳妇”,上面有公公的规定必须要遵守,婆婆的要求必须要满足,中间还要辅助好丈夫会持家,外面还得接受村子里的人指指点点;下面管的这么多事、这么多人就像调皮的孩子,不知道哪个小家伙会给你惹出来什么事。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环保行业经历,遇到非常强势、蛮横不讲理的业主真是少之又少。至于有的乙方没有按照合同履行,或者是利用信息不对称隐瞒甚至是欺骗了业主,业主作为买方保护自己,强势起来也是必然。
02企业业主
对于一些中小型生产企业,没有条件配备专业的环保技术部门。如果要上一些环保设施,水气危废的处理并不是他专业擅长,环保工艺的复杂、多变性非常强。就像一个老板说:“我是搞食品生产的,我哪懂环保工艺啊”。所以业主在面对很多厂家竞标环保项目时,可能会有40%的价差,运营成本也是一个比一个低。
在项目答辩过程中,每个厂商都是信誓旦旦的拍胸脯、做保证。其实在价格高低不一,运营成本也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业主因为不专业,要做决定,就像在一团迷雾中抓瞎,这个时候他是孤立无援看不到真相的。没有办法,要么选一个大的品牌或者是了解的企业买心理保障,要么选低价确保省点钱再说,这时的业主是弱势的,因为他不知道他的选择后面是什么结果。直到有一天,老板知道项目调试不出来、运营不稳定,再或者是运营成本很高,才知道吃亏了。
数年前,西部很多地方的环保设施因为低价竞争,留下了很多“脑瘫型”项目。从乙方看,环保领域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不够,环保设施运营状况不透明,工艺、成本复杂性,给客户的价值感不强,给业主造成了选择上的困难。
编辑: 李丹
苏州水星环保工业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复星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岳飞第二十八世传人,精忠爱国企业家联合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