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5-09-18 14:34
来源: 《福布斯》中文版
作者: 于家伊
经过一系列努力,嘉博文通过餐厨废弃物转化得到的生物腐植酸最终获得了中国农业部颁发的土壤调理剂肥料登记证。经检测,嘉博文的腐植酸高碳肥的有机质含量是普通有机肥的2-3 倍,而重金属含量仅为普通有机肥的1/100。“最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餐厨废弃物生产的高品质高碳肥的各项指标被纳入了农业部土壤调理剂产品认定指标体系,也就是说,以后所有餐厨废弃物高碳肥都必须遵循这个认定依据。”于家伊说。
2005 年,北京昌平的草莓基地开始施用嘉博文的碳肥。经过几年持续的土壤改良,昌平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年均0.3% 的速度增长,对草莓抗重茬起了重要作用(草莓通常连续种植几年就必须休耕, 否则会引起重茬病)。现在昌平栽种草莓土壤的有机质从原先的1.6% 增加到了3% 以上,土壤经过 碳肥修复已经活了,具备自净化、自培肥功能,农民基本不施用化肥。
而因为长期施用化肥,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土壤都已经酸化、板结严重。在土壤中,碳氮的比例一般为30 :1,然而由于缺碳,中国土壤普遍存 在总磷、总氮严重超标的问题。同样,由于缺碳,化肥在中国土壤中的利用率低于30%,而在发达国家的利用率则高达50% 至60%。土壤酸化带来的 恶果不仅是粮食减产,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
在于家伊看来,中国的环境污染与土壤污染关系密切。“国际社会一直在关注中国流域污染,从农业角度来看,营养污染、总磷总氮相对过剩,本 质上是碳元素的缺失造成的,增加碳元素是加快环 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于家伊说,“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搭建碳元素高效循环利用平台,推动碳元素向农业反哺。”
对此,嘉博文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氮磷钾碳”全元素施肥的方案,以修复土壤地力。据于家 伊介绍,使用嘉博文的高碳肥,在一年中可以至少 减少30% 到50% 的化肥使用量。“经过几年培肥过程,土地就会恢复元气,直到最终达到不用化肥的目标。”于家伊说。目前,嘉博文的高碳肥已经被纳入中国中化化肥的肥料销售体系。据于家伊估计,中国土壤每年对碳肥的需求 量大约在3,000 至4,000 万吨,嘉博文目前的产出只是市场需求的百 分之一。
“理论上,如果全国的餐厨废弃物都搜集起来做成生物腐植酸肥料,一年也只有 1,000 多万吨的产出。我们反对人们在餐桌上 浪费粮食,但事实上已浪费了怎么办?需要把它高 效、安全地利用起来。”于家伊说,“此外,餐厨废 弃物的收运问题一直受制于政府的相关支持力度, 地下运作的泔水猪、地沟油在直接影响餐厨废弃物的收运。”为了应对当前的状况,嘉博文已经把更 多目光转向食品加工副产品、养殖业粪便处理领域。
最近,嘉博文与广西上上糖业达成了滤泥处理的合作共识。位于中国糖都广西省的上上糖业年产糖20 万吨,而每天由于榨甘蔗产生的废弃滤泥就 达600 吨。这些滤泥令上上糖业头疼不已—— 刚出来的滤泥还带着甜甜的香味,但只要一天时间,它们就会变得臭不可闻。“滤泥每在空气中存放一天,其中的氮元素就将损失10%,臭气就是这么来的。” 于家伊说。
此前,上上糖业主要运用堆肥的方式处理。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发酵时间至少要20 天以上,发酵后的肥料品质较低。嘉博文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在糖厂生产后端增加一个滤泥生物 处理的尾工艺,并与生产无缝对接。通过嘉博文的生物处理机,滤泥将直接变成高品质的黄腐植酸, 它既可以用作生物肥料,还可以生产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比如功能性饮料和药用产品。产生的腐植酸 肥料可以作为高品质的碳肥还原到甘蔗田里。
“据我们估算,只要连续施用3年腐植酸碳肥,这里的甘蔗就可以增加1个百分点的糖分,由此可 以直接给糖厂带来1亿元的增收——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好处,让链条上所有的参与者受益。”于家伊说。据她透露,年内将启动这一项目。“我们与糖厂采取了合资建厂的模式,我们输出技术和解决方案,并提供服务,成果收益大家共享。”于家伊说。
不仅如此,嘉博文还在与畜牧业企业推进畜 禽粪便的处理。一些从中看到商业和生态价值的企业希望与嘉博文合作,共同建立一套畜禽粪便作为 碳元素土壤调理剂的农肥标准——这在中国还是空 白。但于家伊提出,合作的前提是处理的粪便中不可以出现重金属物质。“这对畜牧企业是挑战,因为他们要逐渐改变以往不健康饲料的牲畜饲养方式。”于家伊说。
嘉博文在循环经济中创新的发展模式也得到了 投资者的认可。2007 年,嘉博文获高盛、美国康地谷物(Continental Grain Company)、光明食品等公司的投资入股;2009 年,嘉博文再次获得青云创投基金1170 万美元投资。
“不过,投资者看中的不仅仅是嘉博文当前实现的商业价值,他们更看重我们未来掌握碳资源的价值,”于家伊称,“目前的商业价值通过垃圾处理、 碳肥销售体现,但我们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生态价值目前还没有在我们的销售额中体现,比如我们增加了土壤里的有机质、减少了化肥的使用,这些都可以被视为‘二氧化碳当量’,而‘碳’是未来城市矿产中最有价值的资源。”
相关链接 厨余垃圾变碳肥 中关村再添“金”
编辑: 张伟
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北京市劳模、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优农协会副会长、健康土壤分会秘书长;国家畜禽粪便资源化联盟国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关村生态乡村创新服务联盟理事长;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京四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