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高效污泥脱水 环境经济效益显著

时间:2012-08-02 09:3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罗宇

评论(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泥的产量也呈上升趋势,污泥作为水处理的副产物,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和盐类,以及病原微生物和虫卵,若不妥善处理将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不仅可以降低污泥后续处置的难度,还可以提高污泥中干基污泥含量,减少污泥后续处置费用。众所周知,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降低污泥的脱水成本已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据悉,北京金州恒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州恒基)获得国家专利:高效污泥脱水处理技术(专利号201120575311.2)。近日,金州恒基技术总监王正宏做客中国水网,通过介绍高效污泥脱水技术,对污泥脱水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交流。 

王正宏介绍高效污泥脱水技术

研发背景 

政府导向是趋势 客户需求是动因 

我国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含水率有明确的要求,王正宏介绍,据住建部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GB/T23485-2009)要求,污泥用作混合填埋时,含水率不得高于60%,用作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添加料时,污泥含水率不得高于45%。2010年12月,环保部曾发布文件,《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污水处理厂以贮存为目的将污泥运出厂界的,必须将污泥脱水至含水率50%以下。虽然明确规定,然而国内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后的含水率在70%到80%之间,这给后续的污泥处置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国家政策对污泥含水率的要求越来越低,顺应国家政策与导向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从客户的实际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为业主单位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是专业运营公司的责任,也是开展“高效污泥脱水技术” 研发的直接动因。 

技术优化 成本先行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实现双丰收 

污水处理厂在选择污泥脱水系统时,成本问题首当其冲。“这套工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创新技术,它是对已有技术的改进和优化,通过对现有工艺、设备合理有效的组合达到优化目的。我们的设计理念很注重工艺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经过时间验证过的‘简单工艺’运转上相对更可靠。该系统的性能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单元的整体配合上,单独来看每一个组成单元都是很普通的组件,但是通过我们合理整合、特有的配套药剂单元使得‘普通简单’变得‘稳定有效’”。王正宏说,工艺简单、设备成熟并不是缺点,这样可以很有效的控制建造成本和运行成本,使高效污泥脱水技术不仅工艺稳定、可高,更做到了全寿命成本较低。“金州恒基高效污泥脱水技术”组件简单、工艺成熟、使得全寿命成本降低,运营稳定有效,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这是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大特点。 

从经济效益上来讲,一般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按照污泥的重量进行运输付费。举例来说,因为含水率降低,干基污泥量增加了,也就是说,同样的处理费用下,粗略计算污水处理厂用于支付污泥处置的费用降低了,所以经济效益还是相当客观的,这是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间接的经济效益。生产率的提高间接的节约了运营成本;成熟的工艺和设备节约了维护成本等,这也是不可忽视的成本节约。 

环境效益方面,传统中的污泥处置,一般会直接外运填埋的方式,往往暗藏环境风险。经过脱水减量处理后的污泥,因为含水率低,固化程度高,所以扩大了处置的应用范围。例如,所产生的残渣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和绿化土等产品;可以直接用于焚烧干化、堆肥等等;污泥含水率降低到60%以下后,污泥已经干硬成块,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漏、遗洒,就算在厂散堆时也比较方便,不会散发臭味避免了环境的二次污染。广泛的处置应用为污泥处理处置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良好的对接方案。 

组件灵活 适用范围广泛 

各类的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均会产生不同种类不同量的污泥,适用领域是否广泛是衡量污泥脱水装置好坏的重要指标。王正宏介绍,我们的装置在设计时就考虑了适用范围问题,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市政污水厂、供水厂,钢铁、印染、食品、石化等各类工业废水处理厂,就算特殊的含油污泥只需额外的调质组件和药剂也可满足生产运营需求。对于处理量,王正宏表示,我们的装置比较适合干基污泥量每天5吨到50吨之间的污水处理厂。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污泥产量接近2200万吨,其中有80%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目前,我国“重水轻泥”的现状并没有改变,污泥处置也并未形成真正成熟的运作模式,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利好政策的不断发布,污泥处置的大市场也在悄然酝酿,《“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中指出,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将投资347亿元。污泥脱水作为污泥处置的重要中间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要抓住利好形势,借助政策的“东风”扩大规模、推广品牌。 

编辑:罗宇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