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福建首个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完成调试

时间:2013-10-28 14:53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中国水网讯 10月26日,第十届《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年会暨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水环境综合整治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参观了福州东南区水厂。该厂近期完成的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改造工程,是福建省首个自来水深度处理工程,目前已完成联动调试。该项工程的竣工,标志着福州饮用水净水工艺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有效提升了水厂应对原水水质波动和突发性变化带来的供水质量问题的能力。  

福州自来水厂参观图片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臭氧活性炭工艺

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出台和实施,饮用水检测指标从35项增加至106项,改变了我国供水水质标准长期落后于国际标准的局面,特别是对毒理学指标、有机物指标等关注度得到很大提高,对饮用水中隐性污染物及长期致病性污染物等得到更加重视,但需要消除水源水质对供水水质造成的突变性、无法预测性的影响,同时也不能仅仅局限于106项指标的控制,水体中尚有许多我们尚未认知或尚未引起重视的污染物如内分泌干扰素等影响着供水水质安全,因此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臭氧-生物活性炭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是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臭氧化学氧化、生物氧化降解和臭氧消毒杀菌等几种技术合为一体的工艺,即在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以臭氧氧化代替预氯化,在快滤池后设置生物活性炭滤池,具有可处理水量大,工艺成熟,可去除有害物质多等特点。该解决方案对氨氮、有机物,特别是敌敌畏、林丹、滴滴涕等有机污染物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国际饮用水给水行业的标准技术,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和建议采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

该工艺利用臭氧的氧化作用,初步氧化分解水中的一部分简单的有机物及其它还原性物质,以降低生物活性炭滤池的有机负荷。同时,臭氧氧化能使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如天然有机物断链、开环,氧化成短链的小分子物质或分子的某些基团被改变,从而使原来不能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成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减少大分子极性污染物,BOD浓度得到提高,所以提高了处理水的可生化性,同时使个别有机物转化为DOC,如腐殖酸等,分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极性和亲水性得到改善,更容易被活性炭吸附和附着在活性炭上的细菌生物降解;臭氧氧化能够改变有机物生色基团的结构,形成的中间氧化物更易于活性炭吸附,强化了活性炭的脱色效能。

新大陆臭氧发生器系统

此次改造工程中臭氧制造设备由新大陆环保公司承接。新大陆臭氧发生器具有鲜明的创新性,采用高频逆变电源,臭氧产率高,体积小,放电间隙小,放电效率高,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稳定性好等优点。设备臭氧产量完全达到此次工艺所需臭氧要求,且产生臭氧浓度、单位耗电量、设备稳定运行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先进水平。此次工程顺利进入联动调试期标志着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臭氧发生器系统已成功运用于自来水深度处理工艺上。这是继2011年新大陆成功研制与批量投产130公斤高性能大型臭氧发生器系统以来又一次重大突破。

附读:新大陆环保公司的自主创新之路

2006年,新大陆环保公司在世界上独创性地提出了大型臭氧发生器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在国内率先采用多层窄间隙高频玻璃放电技术,并申请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2008年,公司第一套玻璃管电极的10kg高效能大型臭氧发生器产品样机试制成功,通过了臭氧专家的成果鉴定,臭氧发生器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首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开始逐步应用到实践中。

2011年底,新大陆环保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套“130kg高性能大型臭氧发生器装备”正式面世,并通过住建部组织的专家的阶段成果鉴定,其所有技术指标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水平。目前新大陆环保NLO臭氧发生器采用国际先进的放电管设计方案,结合精密的机械加工工艺保证产品具有卓越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产品性能参数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新大陆NLO臭氧发生器的模块化集束式设计实现了从小型到大型化的组装生产,工业级臭氧发生器的额定产量从0.1kg/h到60kg/h,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要。新大陆NLO臭氧发生器采用先进的高频放电技术和高功率密度设计,臭氧发生器具有较小的外形尺寸,有效节省大型工业臭氧发生系统的占地面积。先进的工业控制系统保证新大陆NLO臭氧发生器具有优良的自动化性能,系统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实现。新大陆NLO臭氧系统采用国内或国际一流的配套设备,并且提供性能先进的臭氧辅助设备及技术,如臭氧尾气破坏器,臭氧浓度测量,臭氧曝气设备,臭氧高级氧化技术等。新大陆雄厚的研发实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解决方案,技术咨询,技术交流和委托试验。

编辑:刘永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