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的公司,为中央、地方政府或者流域机构提供面向效果的一级开发服务。环境产业链也将上移。未来5-10年将出现真正面向流域效果,不仅仅是科技效果的标杆项目,为流域管理提供示范。
(三)完善水资源价格定价制度
我国的水价格包括资源价格、工程价格与环境价格。其中,工程价格是基于工程成本而产生的;环境价格是基于修复的,如污水处理费等,不仅要涵盖现实的污水处理价格,还需要涵盖历史的环境修复价格。而资源价格是基于一个流域水资源的稀缺程度、珍贵程度而产生。随着我国水质型、水量型缺水的严重,水资源定价变得必不可少。水资源在一个流域进行统一配置、统一定价,通过资源价格来约束流域内各地方政府的取水、用水与水资源保护。同时,水资源费也是流域管理资金来源之一,通过改革与完善水资源费制度,将有效补充流域治理资金。
(四)流域治理进一步面向效果,需要系统化的设计
流域治理还不能有效实现由点到面的整体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流域问题还缺乏系统的梳理与分析,没有系统地面向效果地设计流域管理与治理问题。以我国污水处理为例,我国污水处理标准越来越高,但是却还有20%的污水直排。直排污水混入水体,造成水体依然黑臭,成为影响我国流域环境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于升级改造,直排污水没能受到应有的重视。促进流域的环境保护,需要环保治理、流域治理更多地面向科技效果、感知效果,需要对流域的治理问题做出系统的诊断分析。
(本文根据傅涛在2014年12月22日“水生态功能区管理应用暨生态流域模式建设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编辑:任萌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