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水务局共同组织有关单位整理出27项技术编制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17版)正式发布,鼓励应用推广。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雨水高效生态絮凝沉淀处理系统”和“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两项技术入选该目录。
附:雨水高效生态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一、基本原理
主要采用高效生态絮凝剂进行高效反应(1-2分钟)。该高效絮凝剂天然矿物质为主要原料,中性、无机、属于本质安全性絮凝剂,对自然环境没有危害。采用的天然矿物质具有多孔质,高吸着性,产生的絮凝物迅速结块结块并与清水分离。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雨水、初期雨水的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排放、河道原位深度等。
三、工艺流程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利用高效絮凝技术,用于不连续初期雨水过滤、应急河道原位水质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创新性的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控制工程雨水就地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初期雨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五、典型案例
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针对分流制区域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在源头治理暂时未实施,在排水分区的末端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水池,采用高效生态絮凝技术,就地处理初期雨水,排放标准为地表四类水标准。高效生态絮凝技术可适应雨水的不连续性,随时处理,随时排放,有效保证排入河道的雨水水质。
六、技术推广前景
雨水集成处理设备采用物理快速絮凝原理,对雨水中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标准接近地表IV类水标准。具有设备维护费用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并且吨水运行费用仅为0.25元/m3,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对于不连续水质过滤、应急河道原位修复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
一、基本原理
与传统的城区雨水直接排放不同,渗透排水一体化系统通过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渠等设施,经过特殊的设计计算,利用管道自身的储水能力,蓄积初期雨水,从源头控制雨水。可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排放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减轻现有排水管网的排水排水压力,减小排水管网投资费用,有效的降低雨水的面源污染;补充了地下水,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雨水排水系统源头排放、收集、入渗等。
三、工艺流程
系统由渗透雨水口、集雨渗透检查井、渗透管、渗透渠等组成,采用低进高出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管道本身的容积,储存、滞留雨水,延长雨水径流时间,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渗透系数,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渗排一体化排水系统可有效延长雨水在管道内径流时间,从而减小峰值排水量,并且对污染物削减效果非常好,小于滞留降雨量的降雨产生的径流雨水挟带的污染物全部去除,后期降雨污染物含量占总污染物量不超过20%,超过80%的雨水面源污染控制在区域内。
五、典型案例
1、北京昌平滨河森林公园,2013年建成,公园内所有的排水管网均采用渗排一体化收集、滞留、过滤,后期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池,收集后的雨水用于公园内绿化浇灌。经过前端滞留、过滤后的雨水,水质可达地表IV类标准,后端均不设置过滤设备,直接浇灌与绿化。共设置1600立方雨水收集池,全年可收集雨水30万立方。
2、北川新县城温泉片区,采用渗排一体化系统,自2010年建成,经过长时间对系统运行的监测,在降雨量小于25mm时,雨水不外排,全年区域内雨水外排量小于20%,超过80%的雨水滞留在建筑小区区域内。
六、技术推广前景
渗排一体化排水系统颠覆了传统排水快排的设计理念,利用管网的坡度设计,延长雨水径流时间,充分利用管网本身的容积储存、滞留雨水,变快排为慢排,减轻市政管网压力,同时滞留80%的初期雨水,去除初期雨水污染。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进行,渗排一体化系统作为典型的源头治理技术措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有效保证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开展。
编辑:徐冰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