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市水务国企——瀚蓝环境、南昌水业、中山公用的“破茧成蝶”之路

时间:2017-07-03 09:2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程云

评论(

blob.png

南昌水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钢

李钢深有体会,翻开南昌水业的整个发展史,也是受政策驱动、国企改革等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可谓是“被动”的发展史。2002年,整个供水行业面临发展的瓶颈、资金的短缺。我们也“深陷其中、难逃困境”,那个时候,集团果断将水业的主营业务水厂剥离出来,实现“厂网分离”并于2004年上市,上市的时候只有5个水厂。直到2009年取得全省的78家污水厂特许经营权,实现了企业的整体上市。

现如今环保正处于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方面,受政策资本的双轮驱动,造就一批批国际化的水务环保企业,最伟大的环保企业正要诞生,另一方面,在生存的竞争压力下,局部的整合重组越演越烈。

“创新之路,确实走得很难,作为上市企业,如何走得更好?除了体制机制创新,我想资本创新、商业模式合作创新上也尤为重要,转型变革是大势所趋,创新是根本出路,南昌水业正在积极践行,努力实现南水再次崛起。”李钢谈到。

借壳、重组、混改,中山公用赶上“好时代”

中山公用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SZ:000685),1999年借壳上市,2007年进行资产的重大重组(注入了供水公司、污水公司和广发证券资产等),2014年引进了优秀民企上海复兴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成为中山市第一家完成了混改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blob.png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雪涛

梳理中山公用的发展历程,自成立以来,通过借壳上市、资产重组、开发上下游产业链等重大举措,按照“产业经营+资本运营”的战略思路,围绕“成为全国领先的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的战略目标,聚焦“环保+水务”的核心主业,打造公用事业领域有影响力的上市公司。2016年度,中山公用实现营业收入约14.6亿元,净利润约9.6亿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山公用总资产约151亿元,净资产113亿余元。

刘雪涛表示,非常认可两位同行的观点,2007年公司重组上市后,破除传统行业的束缚非常艰难。但是中山公用通过不断的机制创新、激励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对内完成了管理整合、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对外,开启了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之路。在2009年,中山公用迈出了第一步,和山东水务进行项目的合作,成立了中山公用济宁水务公司,这也是公司向外发展、寻求突破的转折点。截止2016年,在产业拓展方面,中山公用陆续收购了垃圾发电、工程、污水处理PPP等项目,并委托运营了2家污水厂,同时也在积极拓展二次供水业务;在资本运营方面,通过基金公司利用广发证券这一平台,先后投资了多个项目,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资本市场投资收益。

供水行业已经遭遇“天花板”,如何突破?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刘雪涛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大命题。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上市公用事业企业,中山公用将聚焦主业,以环保水务为核心,坚持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战略发展思路,延伸环保相关的产业链,未来将着重在投资发展和股权激励方面做一些“文章”,继续发挥既有优势,借助金融平台的力量助力产业经营。

刘雪涛强调,我们赶上了比较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观念不断开放的时代。目前在中山市政府也希望中山公用借助上市平台做大做强,能真正“走出去”并积极参与到整个公用事业的的发展与变革大潮中。

  演讲结尾处,薛涛总结称,供水企业,创新是一个蓝海,管理也是一个蓝海,未来水务企业的发展,就是要吃透中央市场化的主基调,围绕着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管理上、资本上的不断创新和激励,依托政府但不依赖政府,大胆扩充商业化和环保治理的横向和纵向空间,借助资本手段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我们虽然脱胎于传统供水行业,但我相信未来的宏图越来越美好!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