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居住在茅洲河宝安段的黄先生来说,过去一年生活中的喜人变化,就是每天晚饭后与家人结伴,沿着茅洲河畔散步一小时。“相信随着整治深入推进,两岸景观会更美,水质也会越来越好!”
茅洲河整治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是2017年广东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全力打好治水攻坚战的一个缩影。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水质优良比例达80.3%,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全省新建成污水管网5949公里,为历年最长。
治差水 ↘
重点流域实施“系统治水、挂图作战”
流经深圳、东莞两市的茅洲河是省人大重点监督整治六条跨界重污染河流之一。茅洲河两岸企业众多,工业区和居民区混杂,污水排放量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污染负荷远超环境承载力,这样的“纳污渠”想要变清,消除恶臭,绝非易事。
2017年2月28日,省环境保护厅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全省重点流域综合整治挂图作战现场会。会议指出,“系统治水、挂图作战”是全面提升我省水污染防治水平的必要途径和创新举措,实行一张图干到底,明确时间表、完善责任链,强化“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工作倒逼机制。
在“系统治水、挂图作战”新理念指导下,深圳、东莞两市开启全盘规划流域治理工程。两市不仅在行政审批上加快推动重点治污工程上马,还将茅洲河治理项目、排污口分布、界河两岸工业产业布局等工作内容整合到“一张图”上,将每个工程的任务安排、进度、问题整合到“一张表”上,有效推进流域整治。
其中,深圳市按照“全流域系统治理、大兵团联合作战”思路,采取“央企+地方”EPC流域治水模式,对茅洲河流域进行综合整治。据统计,仅2017年深圳水污染治理投资就达190亿元。
在茅洲河干流示范段,记者看到,红色的路面与绿色的植被交相辉映,两岸景观建设初见成效。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底茅洲河(宝安段)共和村、燕川、洋涌河大桥三个断面的氨氮指标已达到不黑不臭标准,沙井河、新桥河、石岩河等茅洲河支流治理也初见成效。“随着各项截污工程竣工及投入使用,2018年茅洲河水质一定会有更大的改善。”茅洲河宝安段水污染治理的某公司负责人肯定地说。
流经揭阳、汕头的练江也是六条跨界重污染河流之一。自2016年练江整治曙光出现在汕头潮南后,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看到这条河“复活”的希望。
地处练江上游的揭阳普宁市以全面淘汰落后产能生产设备和全面封停超产能生产设备为主要抓手,整治练江沿岸印染工业企业,削减该行业总产能67%以上,直接减少排放练江的污染物,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1月至11月,青洋山桥跨市交界断面主要污染指标COD、氨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39.5mg/L、4.9mg/L、0.48mg/L,与2016年同比分别下降50.9%、7.7%和43.5%。
有堵也有疏,疏堵结合才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整改方案要求,普宁市要在2018年建成印染环保综合处理中心。“布匹服装产业是普宁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设集中印染园区,一方面解决了印染散乱污染、难监管的症结,另一方面能够保障该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为传统产业谋求出路。”普宁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人说。
保好水 ↘
清除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违法违章建筑
中山市长江水库附近的怡景假日酒店贵宾楼,原三层高的园林式建筑物从美丽的长江水库边消声匿迹,其旧址所在地也依据地形的特点,铺上了绿色的草坪及各种灌木植被。
违规建筑从有到无,地面钢筋水泥变遍地绿草……短短15天时间,彰显了中山市政府以治水为契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维护广大群众的环境权益的绿色发展大局思维。此外,中山市还专门投入约1000万元,对古镇新水厂等9个自来水厂的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物理隔离带,建成物理隔离网26公里,配套标志牌30个,监控设备23套,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部分地市还通过地方立法渠道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去年1月起实施的《清远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明确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和分散式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监督、监测、巡查、水质信息发布等管理职责,最大限度地发动社会各界加入到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中来。3月起实施的《潮州市韩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在韩江流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行为将被禁止,原已设置的排污口将被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违者将被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一年来,深圳市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59家已经依法关闭;揭阳市关停了引榕干渠河岸沿线12家排污企业和4个畜禽养殖场,关停顶溪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大尖山采石场;江门市按期完成了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畜禽养殖场清理整治工作……各地对饮用水源地内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均加大清理整顿力度,还饮用水源一个安全的环境,为饮用水源构筑了牢固防线。2017年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
补短板 ↘
加快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
与地上的污水处理厂相比,埋入地下、穿街入巷的管网、支网的建设更是水环境治理中的“硬骨头”,既是水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治污不是作秀’,黄江的做法让‘毛细管网’及时与工厂、小区对接,真正发挥出了管网的截污作用。”东莞市市委书记实地调考察黄江镇截污次支管网建设进展情况后,对黄江精心“编织”截污“毛细血管”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