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国治水需要大智慧 新理念 高科技 中荷生态环境技术高峰论坛举行

时间:2018-06-12 15:29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

作者:晨观

评论(

6.5世界环境日当天,2018中荷生态环境技术国际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10余位国内外水处理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企业家们,围绕“绿色基础设施与水环境改善”的主题,重点探讨我国治水格局中资源、环境、生态协调推进的新思路,污水处理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技术和实践探索等话题,上百位与会者也参与到这场深入的思考和交流中。

blob.png

与会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由中国水环境集团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绿色基础设施研究中心主办,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承办。来自论坛上的真知灼见,我们将“抢鲜”与您分享。

治水大智慧:师法自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要素

blob.png

张悦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长

关于雄安水资源管理,核心是抓供给满足还是讲需求管理?总书记强调空间均衡的治水原则,落实到雄安,就是水资源承载能力要和经济社会人口产业的发展基本上做到平衡,不要把区域外或者跨流域水资源调度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节水放在优先,把治污放在根本。

关于水生态建设,是以高投入和技术来再造一个生态系统,还是立足于生态恢复、生态优先或者保护?是追求大绿大蓝的视觉效果,还是真正把生态修复放在首位?要学习应用自然规律,科学建设蓝绿系统,关键要回归生态本底和生态特征,不是凭想象创造。

关于治理之道,我们要师法自然,从源头恢复、修复太行水脉,保留保护淀区遗存水系,能恢复的尽量恢复,疏通原有入海通道,加上节水、治污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人的智慧,最终实现人水和谐和环境协调。

blob.png

章林伟

住建部建设司 原副司长

海绵效应不是我们建设出来的,是自然固有的,失效是因为我们人为的建设过程当中的干扰。我们需要的是自然的状态,是修复和保护。

降雨跟径流之间的关系,是海绵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的因素。要通过径流的控制恢复海绵体本身的效果。在方法上,一方面借鉴国外LID理念,另一方面借鉴老祖宗治水思路,解决径流分配问题。比如我们的梯田就很好地解决了人地水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建立以渗、滞、蓄、净、用、排为特点的雨洪管理、控制、使用系统。

污水处理新理念:生态文明引领下的技术大繁荣

blob.png

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当前,世界水处理技术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围绕能源资源回收、节能降耗展开的,对此,欧美发达国家已经从理念、研究进展到工业化实施阶段。污水处理也不仅仅是处理厂,而是从收集到处理,再到能源回收、资源再生,是一个更大的系统。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在这一阶段我们是相对落后的。而在污水处理事业的下一阶段,生态文明阶段,则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如果我们能抓住机遇,沿此方向创新理念、技术突破,有可能会迎来污水处理中国创造和引领的一个阶段。

近年来一些国内实践表明,污水处理设施可以从城市的负资产站变为正资产,和社区建设甚至是商业开发相融合,重塑与周边居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建设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载体,通过设计、构建水处理科技、生态景观、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城市元素,打造集科技、生态、休闲、绿色于一体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blob.png

侯锋

中国水环境集团董事长

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也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应中国的水环境治理路线。其中,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将污水变资源,将邻避设施转变成邻利的一种方案。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老百姓是欢迎的,在两年多时间内,我们建成和在建的处理规模已经达到260万吨日。

目前,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能够发挥更多功能,但从技术到管理上还任重道远,有不少技术难题需要去攻关:如何使我们的工艺更加占地少,如何使工艺能够低碳运行;根据不同的城市和产业规划,要达到不同的出水要求,如何进一步的实现资源化利用;将来地下的改扩建怎么应对?还有防洪、消防安全等问题,都需要系统去解决。

还有哪些干货?

blob.png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对我国东部河流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工程实践展开深入分析,认为中国河湖水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几项指标的超标,是整个系统存在水力、冲淤、营养、生物四大失衡问题,需要全面系统考虑,尊重自然法则,将自然力量和人为力量结合起来。

来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两位教授Jules van Lier 、Robbert Kleerrbezem,带来了水科技领先国家在污水资源、能量回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进展;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