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E20上善若水文化沙龙:“一分为三”看世界

时间:2018-10-29 09:1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悦兮

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傅涛博士在《两山经济》著作中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关系,看似矛盾,总是顾此失彼,如何去实现他们的统一,其中就蕴含着“一分为三”理念。

blob.png

10月25日,以“三分法”为主题的E20环境平台(第二期)上善若水文化沙龙顺利召开,本期沙龙从“天人合一”到“人适天和”,围绕文化、哲学、医学、企业、生态、经济等视角探讨“三分论”的文化内涵与实际意义。

blob.png 

参会嘉宾合影

“一分为三”看世界,探寻“道”的本源

“三分法”存在周易、老子《道德经》、儒家“中庸”等传统文化中,其中《道德经》阐述的“三分法”广为流传,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北京绿创环保集团董事长、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会长,哲学博士姜鹏明从政党、国家、市场、企业面临的困惑切入,认为《老子》的三分论,即是本体论,也是方法论。他提出,一元论是神学逻辑,二元论是近代哲学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三元论是老子人学(含哲学)的全息逻辑。二分法和三分法具有本质区别,二分法也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存在偏至,总难持久平稳。三分法则讲究真善美,以真为起点,通过善,才能真正地达到美。

blob.png

姜鹏明阐述“三分法”逻辑构架

北京慈方中医馆馆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贾海忠也认为,我们应该“一分为三”看世界。如果我们只是“一分为二”看世界,看到的将会是一个矛盾和冲突的世界,但许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

blob.png

贾海忠讲述道的本源

道为何物?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因此道是真实存在,且分阴阳。

贾海忠用下图解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内在逻辑。他提到,古人说个体还未产生之前,是精,精混合在一起成混沌一气,混沌一气化生阴阳二气,也就是天地,阴阳二气,通过相互激荡,产生万物,因此一为道,二是阴阳二气。

blob.png

三是何物?在何处才有生万物的能力?贾海忠引用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阐述,三是冲气和,冲气是走向中间之气!只有走向中间之气才是生生不息之气、才是化生万物之气,这也是三生万物的本源。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达到生态文明的“和”

“一分为三”世界观如何指导实践?贾海忠指出,一言以蔽之,我们应该走“中庸之道、和谐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然要求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

然而,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总是有一颗好强的心在作祟,总想着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不节制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捕杀,对洁净的环境进行污染。一直困扰中国的雾霾天气、笼罩全世界的全球变暖、突如其来的地震海啸、不断减少的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我们对自然的过分索取所带来的后果,在这些自然灾难面前,人类不堪一击。

姜鹏明也深有体会,他指出,人们厌恶工业革命带来的恶果,却垂涎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向往生态文明的天国,却迷茫眼前的得失。

姜鹏明认为,只有自觉的生态文明才能引领循环经济,延续人类的生存发展。倡导“人适天和”,追求生命的超越;创造绿色明天,实现“天人合一”。

blob.png

现场讨论

“一分为三”的美

中医真气运行学术创始人李少波亲传弟子焦世袭先生从养生、修道的角度来解读“一分为三”。养生讲“气”,“道生一”就是最早提出的“混元一气”,冲和之后天地分开,有了“一分为二”,而“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世界必须要“阴阳合和,天地交泰”才有生命力,人体有“阴脉”—任脉和总督全身的“阳脉”—督脉,也要阴阳合和,所以真气运行体现了天人一体,人与自然息息相通的法则。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副主席、加拿大多伦多苏氏医馆馆长苏兴华提出“三分”之美:哲学中求真、求善、求美;诗词中的信、达、雅之美;音乐中三和旋的韵律之美,艺术中黄金分割法的构图之美,“一分为三”完全符合人性与天道,所以说“一分为三”很美。傅涛认为,天地间存在大道,人是天地之产物,人能感受到的美,也是天地之美,美与道是相通的。

北京京作榫卯艺术馆馆长刘岩松介绍,榫卯是中国传统木作行当之魂,这个魂可能就是今天所说的“三”,但是这个精神和文化我们一直没有明确找到。榫卯之间要是没有这个系统的结合方法,就不能形成四梁八柱。康熙、雍正皇帝喜欢做榫卯,可能也是想从其中找到阴和阳的道,然后找到协调他们的办法。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