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泥绿皮书:污泥的困境如何破?

时间:2018-12-21 11:0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杭世珺 傅涛 戴晓虎 王凯军 杨向平

评论(

1545361605154162.png

图2 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投资与实际投资对比图

处置污泥,到底需要多少钱?以2017年全国湿污泥产生量11.86万吨/日为标的,按成本相对较高的处理工艺焚烧方式进行测算(建设费用50万元/吨),也只需累计投入约593亿元,相对于国家每年对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投资,这并非是一个大的数目。若能保证规划内资金的全部到位,“十二五”末就能妥善解决全国的污泥问题。即使到2020年,日产13.90万吨湿污泥,按焚烧的技术路线计算成本,累计投资总额695亿元,三个“五年”计划的资金964亿如果能到位足以完成我国污泥的处理处置任务。

实际投入有多少呢?根据住建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显示(图2是污泥处理处置规划投资与实际投资对比图),“十二五”期间我国我污泥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10亿元,仅完成了31.7%的指标,这正好与我国“十二五”末31%-35%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相吻合。而在“十一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实际投资率更低,按25%的投资率估算,“十一五”期间我们估计约投资80亿元,所以“十一五”、“十二五”污泥处理处置的总投资不超过200亿元,仅不到计划规划投资的30%;预计“十三五”末投资额达到113亿元,仍然不能完成目标投资。

污泥处理处置的运行费用也未能得到有效落实。污泥处理处置运行费用占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的20-30%左右,由于长期以来“重水轻泥”,对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染危害认识不足,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运行费用也未能和污水处理费用同步落实。

3. 技术到底行不行?

算完资金账,我们再来看看处理处置路线的现状。十四年前的首份绿皮书我们理清了管理体制以及技术路线上的认知误区(绿皮书一: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十四年过去了,污泥处理处置早已形成了四条主流技术路线,即深度脱水+填埋技术(过渡性)、干化焚烧+填埋/再利用、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厌氧消化+干化+土地利用。

来看看这四条主流技术路线的发展现状:深度脱水+填埋技术,由于其存在二次污染、占地大等问题,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禁止;干化焚烧+填埋/再利用,我国污泥有机质低、含水率高,焚烧成本高,缺乏技术衔接标准,邻避效应严重,只能消纳一少部分污泥;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厌氧消化+干化+土地利用,均为土地利用路线,由于部门间没有切实可行的衔接标准,上下游配合不到位,最终符合土地利用标准的污泥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资源化利用。

无论是哪种技术,最终都没有走通,因为污泥没有融入到产业链中。所以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归根结底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技术路线没有走通,产业没有融通,政策缺乏贯通。

4. 系统设计陷入误区

既然我们不缺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政府也不是没有钱投资污泥基础设施建设,那技术路线为什么走不通?地方政府对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的投资为什么不落实?

我们看到,不管是污泥的规划投资,还是污泥技术路线的设定,污泥始终没有跳出市政的圈子,污泥的处理处置是污水处理产业链的末梢,没有价值,政府的职责就是使其无害化,所以污泥一直是市政领域的“成本中心”,是环境治理的负担,虽然政府有大量的资金支持城市基础建设、支持生态环境建设,但是政府要先把钱投在政府认为重要的领域,对污泥处理处置的投资只是九牛一毛,污泥没有被重视。

所以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没有解决是系统设计出了问题。污泥被当成废物,无害化当成污泥处理处置的最终目标,资源化只是政府鼓励发展方向之一。

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化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污泥堆肥就是资源化,污泥由废物变成广义上的资源就是实现了资源化,资源化后还要变成商品,跟市场衔接,要由“成本中心”走向“利润中心”,转化成经济效益,融入到生态系统中,形成新的经济循环体系。所以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仅仅实现无害化是不够的。

5. 解决污泥问题的核心:跳出市政看待污泥,系统问题系统化解决

在我国生态环境被极度重视的今天,污泥处理处置作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要融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融入到城市的绿色发展之中。污泥系统化循环不是现有的市政体系所能全面容纳的,在现有的管理和技术体系内,污泥难以实现自身的系统闭合。所以要跳出市政系统来处理处置污泥,系统化解决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

如何系统化解决好污泥处理处置问题,还在于政府层面的推动。政府作为城市环境的主要责任主体,需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两山理念做顶层设计

目前我国进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产业不断平衡、充分的发展,未来产业间将形成新的产业链闭合循环,产业链将没有末端,整个生态循环将趋于均等。垃圾、污泥无处可堆,要资源化“变废为宝”参与到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中,融入生态系统中,产生新的价值流,从“绿水青山”中获得“金山银山”,这就是两山经济。

在这个闭合循环之中有些环节仅仅靠市场不能畅通,就需要政府的助力。所以,政府在做系统设计时必须要超出市政部门做规划,要做整个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的产业发展规划,要用两山思维进行系统设计,跳出市政看待污泥,污泥是生态循环链中的价值奇点,是“中转站”,下一站将是农业、能源(沼气)、建材等领域,整个产业链将是一个闭环。污泥作为价值奇点,也是整个产业链上价值最大的接驳站。

地方政府还要充分考虑污泥处置模式的经济适用性问题,污泥处置的出路问题。如果经济上不通,需要政府补助;经济上可行了,才能将系统整体拉动。其最基本的方法是要由末端反推前端,根据城市现有自然条件、环境容量、产业现状、经济水平等条件确定污泥的消纳去向,确定接驳站的接驳方式,从而确定污泥的处置方式,处置方式再反推处理方式,由处理方式影响污水处理方式和收集方式,做到整个链条的融通,整个生态系统的最优化。从而找到适合城市发展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路线。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