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应围绕两大核心目标:一是水质监测,即监测自来水生产的原料及产品,包括:饮用水水源是否达标、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是否达标;二是精益运营,通过对制水工艺过程中水质监测所测到的数据,对水厂制水工艺进行过程中的精细运营管理,实现水质全面达标及安全供水,同时提升药剂使用效率。
为实现以上两大核心目标,供水企业可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快水质监测人员能力建设,选择合适的水质监测管理模式,明确水质监测中心、厂部化验室及班组化验人员三级监测机构的定位与核心职责;二是统筹安排水质监测设备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减少装备竞赛带来的不必要浪费。
水质监测人员能力建设
总结而言,水质监测人员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工作:
明确能力建设目标。在企业各级员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能力建设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管理,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一般而言,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主要包括8大模块18个子项[1](见图)。主管部门应根据制水工艺特点,确定各工艺环节内控目标,以此建立各部门、个人目标,并确定为完成目标所需资源,制定配套考核及奖惩机制。
设计能力提升路径。实践经验表明,提升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不可一蹴而就,需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水质管理目标以及所处政策环境,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般情况下,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的建设将经历单一目标结果管理、粗放型过程管理、精细化过程管理、系统化应急管理等四个阶段(见图)。
选择合理管理模式。从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出发,选择合理的水质监测管理模式(见图)。比较而言,模式一强调检管分离,有利于维护水质监测体系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但对水厂的运营支持有限,内部沟通效率较低;模式二注重水质监测与水厂生产运营的融合,履行水质监测职能的同时可以指导水厂精益运营,但需加强公司层面的水质抽查与监管,避免风险失控;模式三属于两级管理,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单司单厂。
吸引培养专业人才。可采取外招和内部选拔两条腿走路。选拔水质监测人员应从企业和专业需要的特质出发,设计合理有效的选拔考核制度。内部选拔可按业绩和能力来考量,可与前文2.1提到的水厂员工结构调整工作同步进行。
统筹水质监测设施建设
除软件以外,要构建全过程水质监测能力,一定的硬件设施投入(包括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是必要的。以广州自来水公司为例,其水质监测站过去20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拥有实验室面积5000m2、设备250台,总价值近3000万元,覆盖理化、生物、放射三大检测领域,检测能力增加到水质参数202项,净水剂等水处理物质参数44项(见图)。
需要提醒的是,实验室、检测设备的投入建设应充分考虑必要性与经济性。对于大部分中小型供水企业而言,可充分利用外部第三方监测机构等社会资源,将投入高、频率低、难度大的检测项目实行外包;而对于地区型或全国型水务集团而言,应站在公司全局视野,统筹规划水质监测设施投入,通过建立区域级水质监测中心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装备竞赛:我们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全国型水务集团客户,通过在徐州建立区域级水质监测中心,为江苏、安徽、浙江三省8家供水企业提供非常规水质检测服务,既满足了水质监测要求,也减少了资源浪费。
2.4.双管齐下,提升工程能力与减少工程依赖并举
国内城镇供水价格总体偏低,水价调整周期长,导致供水价格与成本倒挂,大多数供水企业不得不面临主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困境(见图)。主业以外的工程建设、设备安装等成为供水企业维持一定盈利水平的重要渠道。
然而近几年由于违反反垄断法而频频遭受经济重罚给供水企业带来了不小压力:例如,江苏某供水企业由于在提供自来水供水服务时,限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小区居民供水工程设计、施工和供水材料设备的自主选择,被处以当年销售收入7%的罚款,合计2100余万元;新疆某供水企业由于在新、改、扩建供水接装业务中,要求用户单位必须选用其确定的厂家水表,必须与其下属子公司签订水表采购合同,否则不予向用户通水,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当年销售收入1%的罚款,合计149万元。
如何合法合规合理地获取工程利润反哺主业成为供水企业面临的棘手问题。
领先实践表明,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供水企业可双管齐下,从提升工程能力与减少工程依赖两方面着手:
提升工程能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供水企业工程招投标被诟病甚至遭受经济重罚的主要原因是:招标不透明、收费价格高且服务水平一般,背后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垄断地位下,供水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不足,工程建设管理能力较弱,动力机制不健全。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