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从打破垄断到领跑,深圳清泉的技术突围之路

时间:2020-12-25 10:1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近几年来,在环保督察趋于常态化,排放标准趋于严苛的大背景下,我国环境产业进入到注重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时代”。在行业开始真正关心排放效果和运行成本的同时,一些以技术积累为核心,提供技术服务的环保企业迎来了风口。如何保持技术创新,真正为客户解决难题并创造更多价值,成为这些企业发展道路上最为关键的问题。

  近日,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清泉”)自主研发的高效生物污水处理工艺(上向流生物滤池组合脱氮除磷工艺)及模块化装备等三项关键技术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技术。在技术鉴定会上,作为公司创始人与研发带头人,深圳清泉董事长叶昌明先生接受中国水网专访,对水处理行业技术、市场、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1608862307705392.png

  叶昌明

  保持技术领先,紧跟水业“脉搏”

  深圳清泉创立于90年代,那时我国的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刚刚开始产业化探索。叶昌明表示,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是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在我国的垄断。1999年,深圳清泉与众多国外企业共同参与湖南湘潭市水厂新建工程招标,并以“技术得分第一”夺标,打破了国外公司在气水冲洗滤池领域的技术垄断。

  2001年起,深圳清泉凭借自主创新的无堵塞曝气生物滤池技术,进入到污水处理领域。并在短短两三年间,先后完成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甘肃酒泉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山东胜利油田沙营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等成功案例。

  2005年,深圳清泉自主研发的上向流滤池,以滤速高、过滤周期长,同时冲洗彻底、冲洗水量省及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逐渐受到我国水处理领域的认可和推广。叶昌明介绍,上向流滤池是以反粒度过滤理论为基础,吸收V型滤池、翻板滤池等工艺的优点,并有针对性地发明了其布水布气系统、气水冲洗方式和池型结构,同时开发了关键工艺设备和自控系统。

  在叶昌明看来,技术的创新与积累,是公司向前发展最为关键的动力,以“客户的需求、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自身核心技术优势”这三个研发方向为主导,深圳清泉每年都坚持投入收入的6%以上,作为深入研发的成本。叶昌明表示,在近些年,持续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逐渐让清泉“尝到了甜头”。

  在污水处理领域,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不断提升,城镇污水的提标改造成为了行业的增长点,而水质提标改造过程中面临的“水质不达标、改造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等问题,则成为了行业普遍关注的难点。对此,深圳清泉紧抓行业热点,以上向流滤池为基础,将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进行组合,形成了清泉独特的“ABM组合工艺”。

  ABM组合工艺使用的是深圳清泉的一项核心技术——非膜技术。叶昌明介绍,对比传统的膜技术,非膜技术功能更加齐全,强化了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的效果。同时,非膜技术还具有“天然无公害”的优势,在非膜技术支持下,滤池中的滤料10年不需要更换,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也不会发生额外的成本,管理过程也更加简便。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市场中,真正为业主达到了节约占地,以及改造、运维成本低等实际效果。

  “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清泉来解决”,公司从提标改造项目开始,一步步延伸至新建项目,ABM组合工艺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打开了污水处理市场,拥有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叶昌明表示,市政污水处理领域门槛较高,新技术的应用具有“羊群效应”,需要从量变到质变,同时品牌建设需要时间去积累沉淀,加以持之以恒,才能成功。2017年,由深圳清泉与中南市政院联合主编的国家城市给水排水《上向流滤池设计规程》正式施行,清泉的上向流滤池工艺成为了行业的标杆产品。

  随着我国工业水处理市场的火热,深圳清泉又深钻工业废水深度处理解决方案,相继打造出包括甘肃省金川集团“含重金属水处理扩能改造”项目、酒钢集团综合废水处理项目、广东东莞电镀废水处理工程项目、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综合废水治理利用工程等多个成功案例。正是清泉对于水处理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能紧跟水业“脉搏”,在污水处理市场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显优势

  随着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化,除了对于出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外,项目对占地面积,施工周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几年,深圳清泉在多年系统集成的实践基础上,为克服传统的钢混结构施工建设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升级困难的缺点,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探索,成功研发了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

  深圳清泉的模块化水处理装备搭载了上向流反硝化滤池、无堵塞曝气生物滤池等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工艺,同时兼备了可移动、施工周期短、升级容易等优势。

  叶昌明表示,在环保领域,大家都把水处理技术当成一个工程看。其实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再到工程化应用和产品化。只有产品化才能更好的市场化,才能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在环保项目越来越追求服务价值的趋势下,模块化装备还可以与互联网结合,形成智能化的特性,用户可以在手机终端上看到污水处理厂设备的运行情况,公司也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和维护,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技术服务。

  深圳清泉的“高效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上向流生物滤池组合脱氮除磷工艺)及模块化装备”、“上向流反硝化滤池及模块化装备”、“无堵塞曝气生物滤池及模块化装备”3项核心技术,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排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向平、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原总工李成江等8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团,最终评估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是对公司创新性成果的高度认可及充分肯定。

1608862353899688.png

深圳清泉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

  凭借核心技术装备,目前,深圳清泉业务范围也从最初的给水领域,拓展到城镇污水处理提标改造、黑臭水体及初期雨水分散式处理、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等多领域,业务遍布了全国范围内30余个省市,实施项目500余个,并成功将项目地区拓展到海外市场。

  2018年11月,深圳清泉院士工作站成立,公司成为了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之一。院士工作站的正式成立,极大的促进了深圳清泉大型水处理装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技术的开发进程,也标志着智能模块化水处理装备将实现更加省地、省时、省力、省钱的行业运营解决方案。

  三个机会值得关注 未来向IPO冲刺

  作为一名环保“老兵”,叶昌明经历了深圳清泉25年的发展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我国水业发展历史,他表示,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环境产业市场粗放、资本狂野,水处理领域基本没有什么技术可言。

  叶昌明认为,不少企业市值高、发展速度快,但没有经历真正技术积累和产品打磨的过程,实际是“高处不胜寒”,不进则退。“只有搞技术创新,搞技术积累,做出稳定可靠、节能降耗的产品,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环保企业的‘正道’所在”。

  对于市场,随着多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水务新项目增量确实放缓,但是与此同时,其他项目机会也在逐渐增加,叶昌明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资源化。叶昌明表示,在市政领域,目前我国部分的极度缺水地区,如新疆、甘肃等地区,绿化、环卫等市政用水,仍然使用的是自来水。作为纾解水资源不足的一种根本方式,中水回用领域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在工业领域,水的循环利用、资源化,也是需要行业重点关注的方向。基于以上对市场的判断,清泉已经做了很多技术储备。

  二是感知化。新时代下,对于污水处理厂这类可能影响环境质量但又是城市生活必备设施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应对“邻避效应”,是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正如E20环境平台董事长、《两山经济》作者傅涛表示,未来无论是供水、污水还是河道治理,水务企业都需要百姓感知到服务的存在,感知到服务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对此,清泉创新提出了“公园化嵌入式污水处理厂”,以高效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为基础,采用半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模式,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等要求均低于全地下污水处理厂,完美解决了传统污水厂普遍存在的不美观、臭味大等问题。同时,投资是全地下污水处理厂成本的一半,兼具了投资效益以及景观效果。目前,“嵌入式污水处理厂”技术全流程应用,已经在山西、广东等地项目中得到了实践和验证,景观式的嵌入式污水厂也正在试点建设中。

1608862406207777.png

  公园化嵌入式污水处理厂

  三是智能化。叶昌明表示,在“工业4.0时代”,技术企业需要智能化的发展,深圳清泉已经充分意识到了科技、管理、智慧化等在未来竞争中的作用。2018年,公司成立的院士工作站,邀请中科院院士薛永祺为技术顾问,为设备的智能化进一步谋划布局。

  谈及企业未来,叶昌明表示,环境产业有公共服务的属性,投入大、回报慢,只有借助资本才能实现更快速的发展。2020年,深圳清泉获得了拥有国家引导基金背景的环保基金以及广东华迪投资集团旗下基金的组合投资,完成了A轮融资。下一步,公司将在3至5年之内,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以及人才团队等管理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最终向IPO进军。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善终比善始更加的重要”,叶昌明表示,作为环保技术型企业,环保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应始终坚持创新和积累,使我国污水处理技术从打破垄断到领跑,最终为客户、为产业创造更多价值!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