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聚光、天瑞首现亏损VS赛默飞盈利超77亿美元!国产如何突围

时间:2022-02-16 09:19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简乾

评论(

伴随环境产业的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近日,多家环境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环境监测领域企业业绩首度亏损的情况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行业火热发展的同时,为何一些从业企业却表现不理想?

伴随环境产业的发展,环境监测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近日,多家环境企业发布业绩预告,其中聚光科技、天瑞仪器等环境监测领域企业业绩首度亏损的情况引起了行业的关注——行业火热发展的同时,为何一些从业企业却表现不理想?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环境监测领域的翘楚企业聚光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2021年公司取得营业收入35亿-38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1000 万元-17000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35500万元-31500万元。回顾其往年业绩可以发现,聚光科技历年未有亏损情况,2020年更是取得了营业收入41亿,盈利4.89亿的好成绩。可以说,2021年业绩是聚光科技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微信图片_20220216092333.jpg

聚光科技历年营业收入业绩图

 聚光科技表示,业绩下降的原因包括:1,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期营业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无锡中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影响;2,报告期,公司持续增加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临床及生命科学领域仪器投入,引进高端人才,扩大研发与销售队伍。剔除安谱实验、无锡中科出表因素影响,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6亿元,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亿元;3,本报告期,经公司管理层讨论,公司集中资源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分析仪器、科学仪器及相关配套产品业务,逐步退出工业水处理工程业务,经初步评估和测算,预计 2021 年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金额约 8000 万元。

 2021年,聚光科技曾多次被曝光在环境监测项目中作假的新闻,包括轰动一时的杞麓湖一案(详情点击:被部长抓现行的造假企业主,判了!案情涉聚光科技、晓天环保!几亿投资治污,竟还斥巨资造假,有哪些企业参与其中?)。今年1月5日,聚光科技因涉及5宗违规,其时任董事长叶华俊、时任董事长丁建萍、总经理孙越、董事会秘书田昆仑、财务总监虞辉还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措施。

去年以来的多次负面消息的曝光可看出,聚光科技的经营出现了问题,也为其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暗示了其外部面临的竞争压力。

此外,另有一家环境监测领域的企业——天瑞仪器也于近日发布业绩预告,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600万元-79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6250万元-8550万元。从其过往业绩表现来看,2021年业绩也是天瑞仪器的首次亏损。

 微信图片_20220216092518.jpg

天瑞仪器历年净利润业绩图

 在国内部分环境监测企业业绩呈现亏损的同时,外来的和尚发挥了自己的优势——赛默飞世尔财报显示,公司2021财年年报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77.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18%;营业收入为392.11亿美元,同比上涨21.71%。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也有部分国内本土企业表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如力合科技的业绩呈逐年增长趋势。据其三季报显示,力合科技2021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11.34%,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1.04%。

问题在哪儿?

两家环境监测领域企业的首次亏损揭示了监测仪器市场的“内卷”的不断加剧。中国水网曾报道过,截止2021年8月,我国现存“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共25.5万家。2020年是近十年注册量的高峰期,全年共注册7.2万家环境监测类企业,同比增长100.3%;仅2021年上半年,环境监测类企业共注册5.0万家,同比增长72.4%。山林中的狼越来越多,但是食物在一段时间内却是恒定的,导致供需不匹配,这时候看的就是谁技术硬?谁服务好?

市场竞争压力加剧的同时,传统的水质监测和空气监测设备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教授级高工肖建军曾在接受中国环境报采访时指出,“十四五”时期,面向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以“减污降碳”为总要求,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生态环境监测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到监测网络建设,总的考虑是:常规监测要“高质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摆脱同质化扩张的路径依赖。

近年来,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问题层出不断,部分排污单位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问题屡禁不止,甚至一些排污企业的环境违法方式从“偷排”转为“偷数字”,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干扰,甚至出现拔采样管、设置嵌套软件直接篡改监测数据的严重现象。

面对庞大的环境监测市场,行业还存在一些其它挑战。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曾表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相对低端,极易在价格战中陷入低端循环;数据准确性还有待提升,数据整合和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环境决策支持力不够等。

日子怎么过?

先看环境的硬性需求。

未来,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从简单出具数据向提出切实管用的综合管理决策建议转变。“十四五”时期的生态环境监测需求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监测指标更加具有针对性,从常规理化指标向有毒有害物质和生物、生态指标拓展,从浓度监测、通量监测向成因机理解析拓展;

其次,监测点位从均质化、规模化扩张向差异化、综合化布局转变;

第三,监测领域不断拓展,从陆地向海洋、从地上向地下、从水里向岸上、从城镇向农村(监测市场下沉)、从全国向全球拓展;

第四,监测手段日益多元化,从传统手工监测向天地一体、自动智能、科学精细、集成联动的方向发展;

 第五,监测业务从现状监测向预测预报和风险评估拓展、从环境质量评价向生态健康评价拓展。

 把握以上几个需求,可以帮助环境监测领域企业迅速找到定位,把握市场。

 在上述背景下,真正具有技术实力的,能够解决客户痛点问题的环境监测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优势。

 一方面,环境监测企业的目光可以向外看。在看到类似赛默飞这样的外企业绩表现 “霸道”,与国内企业形成竞争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品牌影响力、先进的技术服务,乃至对核心业务的前瞻性布局未尝不是国内环境监测企业学习的对象。

 另一方面,本土企业也应意识到低价竞争不是长远之道,技术实力才是硬通货。以力合科技为例,其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的环境监测系统及运营服务,多年来业绩持续增长,表现亮眼。尤其是力合科技在地表水在线监测设备领域拥有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和市场垄断,使其居于行业领先地位。2022年1月17日,力合科技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共同完成的“水质自动监测成套仪器装备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

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前的蛋糕固然诱人,但找到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长久生存并发展的关键。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