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傅涛: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主张

时间:2022-09-20 09: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整理

评论(

image.png

  发现供水行业价值,并重新定义价值

  如何发现供水行业蕴藏的价值?如何去定义这种价值?

  傅涛提到,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满足衣食住行是最基本的服务,所体现的是“小康”。2021年7月1日,我国已经宣布进入了全面小康,全面小康之后要实现的是全面现代化,而全面现代化社会的需求和矛盾,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傅涛提出,美好是一种感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美好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那么如何去定义美好?

  目前中国社会文化、体制、几千年的传统已经将美好生活重新定义。而“美好”恰恰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傅涛认为,如果不去定义美好,只去定义衣食住行,供水行业将永远停留在基础上,“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供水行业能带给用户带来的美好,并围绕此去进行产业和服务的升级,才能真正称之为高质量的服务。”

  衣食无忧的温饱是美好的基础而不是全部,基础供水恰恰是温饱中的温饱,因此,定义高质量供水服务产品的着力点,应该在公共服务之后,在强制性国标之上

  水务行业高质量最核心的表征是服务的产品化

  基于此,傅涛指出,供水行业的服务应该成为产品。如酒店的服务、餐饮的服务,都形成了迪士尼或知名餐饮品牌等产品。如果将服务归为劳务,那就成为了成本加持的体系,很难产生附加价值,因此,对水务产业而言,高质量最核心的表征是服务的产品化

  优异的服务,是实现供水行业优质优价的主要路径。傅涛指出,供水行业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先实现“美好”,还是先实现“优价”。区别于商品的先付费后使用,服务需要完成才能实现付费,即“先看见美好,才会为美好付费”。因此,产品化的特点就是要实现“所见即所得”,服务产品也可以预发布,可以实现先收费。而如果将服务定义为产品,就应该具有严格统一质量标准,然而遗憾的是,供水行业目前的产业化程度还处于很低的水平,每一个工程都存在很大差异,远远没有达到产品化,导致用户先付费的意愿很低。

  那么,如何去定义高质量的产品?傅涛认为,应该在特定用户的特定场景中,去发现价值

  特定用户指某个用户群体,在服务中可以形成标准。供水行业高质量服务产品的场景有很多,傅涛举例,如住在别墅的群体对于泳池、园艺、养鱼等用水存在困惑,别墅服务套餐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如在北方的一些小区,经常发生停水,高保障服务套餐能够提供自备水,让用户远离停水的困扰;如人们对于更健康用水、茶艺水的需求,可以提供分质分区用水套餐;尤其对于工业用水硬度、用水指标的不同需求,特定工业用水套餐可以很好的满足工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

  由此傅涛指出,只按照水质定义场景是大宗工业品思维,只能导致低质低价及恶性竞争,如果按照场景去定义,会发现有一千个服务场景。这就如同我们的手机,尽管硬件只有一个,因为使用软件的不同,母亲用的时候手机是电话,孩子用的时候手机可能成为游戏机,在工作场景手机又成为了电脑——同样一个硬件,在不同的场景下,成为了不同的产品,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在供水行业,同样的水质、同样的水压作为基本的硬件,在不同的场景下也能创造差异化的优质服务。因此傅涛表示,一千个场景下,就有一千个服务产品品类,就会形成一千个单项冠军,而只有成为冠军才拥有定价权,才能实现供水行业的规模化和收益率的统一。

image.png

  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高标准定义高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为了具体的落实,傅涛提出要“用高标准定义高价值”。当价值产品被划分后,需要重新的去定义,如何去定义呢?

  傅涛认为有两点,第一是服务分级与服务标准供水服务的标准绝不仅仅是水质水压标准,一定是在强制标准之上的场景性的价值锁定。按照产品价值付费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服务产品标准就无法标识差异价值,就失去了定价权。因此,缺乏服务标准的行业就只有劳务加成本的叠加,应将实施供水提质增效,释放为价值增量。因为这个初衷,供水促进联盟定制了供水服务评级(详情点击:1.4版《供水服务评级指标体系》发布),为行业树立了一把产业服务的标尺。

  第二是“领跑者”团体标准。为了推动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标准化工作,E20环境平台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分院联合成立了两山标准化研究中心,用团体标准将不同场景下的产品用户价值进行定义。

  傅涛表示,供水促进联盟正在将“领跑者”团体标准引入到供水行业。未来,供水行业会围绕节能、省心、纯水、安全、专业、优先、保障等不同的维度,制定不同类型的服务标准,通过领跑者的标准,构成不同场景下不同的价值主张。而这些不同的场景会形成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赛道,并用标准去判断赛道的领先,共同构成了供水服务的差异化、多样化。

  供水服务的四个高质量发展路径

  路径一:以感知为基础的社会化

  新时代下,一切行动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傅涛指出,实际上,党的书记、市长对供水的理解跟人民群众一样,可能达不到非常专业——如果供水行业的工作不能让人民理解,就意味着不能让领导理解,就很难对行业形成共振和共鸣。

  所以我们说,只有人民的,才是真实的。傅涛表示,供水企业的决策应以人民群众的最真实的感知作为基础

  “供水行业要敢于有组织的营销,”傅涛指出,供水行业具备自然垄断性质,这不该成为行业的某种限制,供水行业应该更多的将自身的情怀、担当、服务特征,并用更为恰当专业的科普语言向社会持续的传递,这也是供水联盟成立的第二个初衷即主动沟通,让人民真切感受到供水服务的价值,供水服务的进步和差异,并在选择间实现对价值的支付。供水行业要“近民”,要让客户感受到行业每一次关心、甚至职责和投诉,都成为价值的来源。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