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两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时间:2022-10-14 14:25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评论(

(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1.推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落实国家自主贡献要求,研究开展实施减污降碳机制。准确测算碳排放需求,科学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符合战略定位、发展阶段、产业特征、能源结构和资源禀赋的区域低碳转型路径,夯实全国碳达峰西部战略支撑点。发挥都市圈引领作用,建设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推动火电、钢铁、焦炭、水泥、化工、石化等重点行业、企业制定碳达峰目标和行动方案,实现差异化达峰。鼓励已经或提前实现碳达峰的地区和重点行业制定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或降碳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稳中有降。

2.实施重点行业降碳行动

推进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建设,全面提升川渝电网优化配置资源和安全运行能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优质绿电留存川渝,提高跨省调入电力中绿电占比。调控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煤炭、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产能,开展低碳化改造,引导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发展,鼓励利用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试点工程。制定交通领域低碳行动方案,推行智慧低碳交通,提高绿色出行比例和资源环境效益。积极推广人工湿地、河湖生态缓冲带等低能耗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实施天然气(页岩气)、煤炭开采甲烷减排和回收利用。实施大型活动碳中和,在城市群生态廊道建设碳中和林。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促进林草碳汇项目化开发。积极开展低碳城市建设。

3.有序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川西高原、盆周山区、嘉陵江流域等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加强高温热浪、持续干旱、极端暴雨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诱发灾害的监测预警。统筹提升城乡极端事件防灾减灾综合评估和风险管控能力,制定应对和防范措施,探索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适应气候变化,提升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增加耐火、耐旱(湿)、抗病虫、抗极温等树种造林比例,提高乡土树种和混交林比例。调整优化作物品种布局,培育和推广高光效、耐高温、耐旱和抗逆作物品种。完善重点地区抗旱应急备用水源,提升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积极应对热岛效应和城市内涝,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深化气候适应性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4.提升温室气体控制能力

开展温室气体监测、统计和核算工作,加快编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探索编制市、县级温室气体清单。开展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与排污许可管理相关试点研究,完善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等相关制度。推进地方自愿减排工作,将自愿减排交易制度体系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鼓励参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交易。推动川渝共建区域性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先进储能、氢能炼钢、碳捕集等低碳技术研发。探索开展低碳、近零碳、零碳及碳中和试点,打造升级版低碳城市。支持泸州、达州等城市争创空气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

(五)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1.倡导绿色生活

组织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推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入基层、社区、企业、校园和家庭,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倡导建立生态环境村规民约,提升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绿色化水平,推动人民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创造高品质生活。

2.推行绿色消费

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引导消费者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实施政府绿色采购,共同推动节能、低碳、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优先。推行绿色办公,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鼓励家庭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产品。加快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引导新建和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要求。

3.鼓励绿色出行

推动区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实施旅客联程联运。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共享交通、智能交通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绿色出行,鼓励公众降低私家车使用强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加强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交车辆中新能源车比例,在出租汽车、分时租赁和物流配送、垃圾清运、环卫清扫等城市运行保障车辆领域形成规模化应用。

(六)塑造美丽巴蜀宜居风貌

1.打造蓝绿交织城市形态

优化优质共享、绿色智慧的公共服务供给。合理设计通风廊道,优化城市街道、水系和开敞空间布局。规划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城市风貌,营造开放舒适丰富多元的生活街区。塑造城市景观,营造标志鲜明的城市天际线,推进老旧公园提质改造,提升存量绿地品质和功能。挖掘城市人文价值,营造城市的人文生活品质。以绿道为载体组织优化城乡空间形态,沿市郊自然水系及山脊线,打造区域级绿道,加强“自行车道+步行道+慢行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建设,加快推进区域绿道与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成片成网成景。构建望山见水、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营造丰富的游憩体验。

2.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乡高品质建设、高水平融合,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要素良性循环流动,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的产城互动基础,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结合“百镇千村”建设和“百村容貌”整治工程,提升农村景观水平。以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推进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助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通过农田规模化、景观化改造提升农田的经济和景观价值,积极打造“特色镇+田园综合体”模式。推进乡村“形业文生”四态同步提升,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多功能型聚落体系。结合竹林基地、竹景区(点)、竹林盘建设,打造最美竹林风景线。

3.增强“两山”转化动能

1234567...13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