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傅涛:产业化是环境产业的自我救赎

时间:2023-04-10 09: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整理

评论(

  二是更为重要的必须有产业生态。如今产业生态成为热词,而在傅涛看来,没有产业基础就没有产业生态,真正的产业生态存在于产品之间。产品公司是把产品做好等用户来买,有清晰的边界,才能是产业生态的“链主”。

  如果没有产品全靠定制,其实构不成产业生态。比如定制型公司往往准备好人才、技术、资金等待买家召唤,没有很清晰的产业界限,产业生态容易异化成某种模糊不清的产业合作,很难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出路四、“高”:进阶高端。

  产业进阶高端,做高端产品。以前环境产业的标准都是强制性国标,市场竞争的是性价比,“如果我们做高标准产品,在国标基础上服务进阶,或许可以作为环境产业的一条出路。”

  傅涛用大学食堂举例。曾经大学食堂不充足,国家招聘社会力量来进行市场化改革,在短时间内让大学食堂普及,让所有学生吃得起饭,因此要限价竞争性价比。现在国家进入到小康社会,大学食堂都建满了,企业要把利润做大,需要在大锅饭的基础上到二楼做精品小炒。环境产业要进入高阶发展,也是要大胆的从一楼起步,向二楼、三楼业务发展,伴随着的就是行业的产品服务都要有高标准。

  出路五、“深”:把产业作深。

  污水、垃圾焚烧产业存在巨大的效率空间,把产业作深能释放产业的效率因素,去形成一种高阶的“内卷”。傅涛指出,如果环境产业必须要卷,也要产品基础上的卷,因为只有基于产品的卷,才能按照价值付费,避免支付缩水。

  出路六、“远”:远赴海外。

  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中,走出去风险与机遇同在,不确定性很大。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是在疫情的封闭中,在服务、投资都终止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很大,中欧班列繁忙火热。傅涛指出,中欧班列运送的都是产品,是标准化的产物,因此产品是“走出去”的前提,只有产品才能走得稳、走的远,是未来动荡的国际贸易中,最为理想的载体。

  “系、延、高、深、远”这五条出路,都聚焦在一个主题上,就是环境产业第三次浪潮——产业化浪潮。如果不进行产品化进阶,“系、延、高、深、远”就走不通,是伪命题。

  为什么只有产品化才有出路?产品化具备三个要素:

  首先,生产具备连续性。产品化保持了生产的连续性,是产品做出来等着卖,可以将企业产能发挥到极致。而做项目是工程化的生产过程,中标一个订单就要“白加黑、五加二”的加班,没订单期间就无事可做,生产、考核都无法连续,成本也就无法分摊。

  其次,产品是标准化产物。产品是与用户交互的载体,产品标准是要让产品卖出去的标准,没有产品标准不可能实现产业化。而目前行业上的标准往往是工程设施的标准。

  第三,生产过程集约化工程建设是现场加工,没有预设生产,就没法实现精心打磨,也没法实现达到一定的采购量去降低成本,产业化的本质就是将生产过程从在“用户家里”干,变成在“自己家里”干。

  傅涛认为,2023年是中国环境产业的产业化元年,也是第三次浪潮的起点。与前两次由政府改革拉动、资本市场推动下所形成的浪潮不同,产业化浪潮是自强不息的产业行动,也是环境产业的自我救赎。

  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一体两翼”

  在第三次浪潮中,E20环境平台将引导和推动产业化发展作为使命,同时以此作为与产业同行最核心的工作方向,因此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导向下的“一体两翼”的产业核心战略。

  一体:服务、技术、装备产品化

  “一体”是环境产业要把服务、技术、装备做成产品,并不断开发属于环境产业的产品,建立产品的品牌而不仅仅是企业品牌,将产品作为客户特定价值的系统模块。

  服务产品化是“第一棒”,要靠AB方阵去完成

  在过去二十年产业发展中,E20环境平台将环境企业划分为ABCD四个方阵企业(投资运营商、属地性公司、技术公司、设备公司),四个方阵各具不同的产业化之路,其中服务产品化首当其冲。

  傅涛指出,服务是环境企业与政府交接的第一棒,如果这个阶段受到挤压,后面的产业化就无从谈起。“如今环境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效率空间、容量空间,能否撑住这‘第一棒’,应该靠产品化来完成。”

  而环境产业价值传承的第一棒来自于AB方阵企业,傅涛指出,在后BOT时代,如果服务缺乏品牌,没能实现产品化,既挡不住逆市场化的潮流,也挡不住资本的回流。因此,服务产品化就是实现从劳务对价转变为价值对价,这是产业自强的基础,而价值对价的基础,就是服务产品的标准与品牌。

  基于这样的理念,两年前E20环境平台携手18家行业领跑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初心就是将污水处理做成服务品牌,用高质量引领水务行业未来。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的支持下,标杆联盟制定了1(六项全能)+6(精细化、低碳化、智能化、社会化、生态化、资源化)的污水服务领跑者标准,成为服务分级的基础。

  技术产品化要靠智能机组去固化

  技术公司是环境产业数量最多、也是过得最“苦”的公司,垫资多、生意难。傅涛指出,技术产品化难度很大,而企业对于工艺技术的研究不应该仅仅依靠专利和工艺包去固化,更要和装备、智能化的系统进行联动,工艺技术、装备、智能系统三合一体,成为 “智能机组”。智能机组是工艺技术形成的产品新物种的统称,“机组”是很多设备的组合,“智能”是具备智慧的大脑。

  智能机组能大大提高行业的零整比,傅涛指出,产业化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零整比,比如汽车行业的零整比高达3.5,也就是说单独购买汽车零件去组装一辆汽车,比整车购买贵3.5倍的价格。对比环境产业零整比目前最高达到1.1,远远没有达到高度集约的生产逻辑。

  零整比过低就会轻易的被甲方拆解,失去定价权。造成了AB方阵被政府拆解,CD方阵被AB方阵拆解,整个行业失去了产业化空间,无法释放效率空间。而产品化就是用集约的生产去锁住效率空间,甲方发现将服务拆开后成本更高,因此,要提高智能机组的零整比,做出环境产业的“华龙一号”。

编辑:王媛媛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